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6-01-25 03:21付雪飞宗彩霞张呈贾丽亚李楠
河北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治疗结果个性化护理急诊

付雪飞 宗彩霞 张呈 贾丽亚 李楠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付雪飞宗彩霞张呈贾丽亚李楠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缺陷发生率、抢救物品完好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心理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缺陷与护理抢救物品完好两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并发症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急诊护理风险发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诊;风险;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7-2719-02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7.059

收稿日期:( 2015-02-23)

作者单位: 05000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验需求逐渐增多,患者除了要求解决疾病,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其医疗护理面临的患者往往病情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1],具有超高的风险性,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个性化护理是急诊护理的必然趋势[2],要求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让患者感受尊严与关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为此,本文对我院急诊科收住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急诊科抢救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8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2±5)岁;个性化护理组(观察组)60例,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41±3)岁。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种、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监护方法,包括心血管监测、呼吸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情绪状态、接受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包括:(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护士长根据急诊科科室特点及下发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风险管理措施。护土要将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可降低纠纷的发生;同时,要制定突发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2)个性化临床护理:护理人员迅速的对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摆放不同的体位,如患者出现休克,则需要将头胸部抬高,取中凹卧位;如患者恶心呕吐,则需要保持侧卧位,方便呕吐,对于昏迷患者需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患者有心力衰竭症状,则可选择半坐卧位。定时为患者翻身、擦身、更换被褥,做好清洁工作,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患者受压部位的按摩,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家属传授按摩手法。部分急诊患者因疼痛或者是神志不清会存在躁动不安的情绪,容易发生坠床、导管滑脱等情况,必要时可用束带约束患者,且将导管固定好。(3)个性化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发病,患者可能还被惊慌恐惧所笼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准确评估,寻找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等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首先强调心理对疾病治疗的关系,之后向患者说明其发病的原因和相关的治疗措施,让患者熟悉一系列的治疗程序,同时传授一些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4)个性化健康教育针对急症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疾病诱因,同时要叮嘱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全部患者在急性期不能急性剧烈活动,治愈后才能自由活动。

1.3评价指标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评估并记录2组急诊护理缺陷发生的情况、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护理合格情况、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患者对护理满

意度。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3],其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越重。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包括四个方面,即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和心理护理,每项满分为10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VAS评分系统[4],由患者家属评分,专人记录。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s

表1 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s

组别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 治疗性护理 服务态度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对照组(n =58)58.28±9.1357.51±8.34 7.14±0.31 8.33±0.33 6.12±0.12 7.24±0.35观察组(n =60)46.15±8.2148.42±7.36 9.52±0.04 9.82±0.03 9.21±0.06 9.84±0.06 t值8.32  7.35  8.26  8.63  8.36  9.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2组护理缺陷发生数、抢救物品完好数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在护理缺陷与护理抢救物品完好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并发症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缺陷发生数、抢救物品完好数及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也是窗口科室,其面临的患者病情多较复杂,且大多是在紧急情况下送至医院救治,家属和患者的情绪易于激动,他们在希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对护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容易随时产生不确定的护患纠纷[5]。并且部分危重患者,尽管接受积极的抢救措施,但生命依然无法挽回,此时家属无法面对现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医护人员不恰当、不及时的处理导致的,这也会产生护患纠纷[6]。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急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细致地了解急诊科患者的个人情况,根据其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给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其疾病康复的环境,已成为急诊科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7]。个性化护理逐渐成为急诊护理的必然趋势,它要求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注重人文关怀,规范就诊流程,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加强护士的急诊理论学习,规范其技术、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转变传统护理观念,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医生的医嘱,时时刻刻以患者为中心,在对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急诊患者往往病情严重,患者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安抚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充分为患者服务,使患者满意[8]。

本研究中,我们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因人因病而异,尽力的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更佳的状态接受医疗救治及护理服务。通过我院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明显得到好转,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对我院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缺陷与护理抢救物品完好两方面的情况也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患者的急诊护理中施行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常银环,窦艳玲.急诊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特点.内蒙古中医药,2011,29: 180-180.

2张文锦,孟凡文.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的应用.河北医药,2014,36: 2386-2388.

3王秀梅,邹玉敏,朱劲松,等.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3,10: 136-137,140.

4钟珊,刘晓华,覃鼎文,等.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临床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 40-43.

5王炳莲,甘宜芹.急诊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 10-12.

6于建慧.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15: 483-484.

7黄六华,陈燕芬.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2014,19: 2729-2730.

8张丽华,刘义兰,阮满真,等.急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13,28: 48-50.

猜你喜欢
治疗结果个性化护理急诊
侧柱稳定性对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