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2016-01-25 03:21刘丽红田宇慧郑博兰
河北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

刘丽红 田宇慧 郑博兰

存放应放在4℃冰箱内,使用前应复温后再输注,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在输注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应注意观察患者对肠外营养液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在无法配制全合一混合营养液时,多瓶营养液应通过“三通”或Y型输液接管混合串输。输注脂肪乳剂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此集束干预策略以授课方式全院普及,并且定期考核、检查。需要强调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持续的、完整的执行此集束干预策略中的每一条措施,否则就违背了集束干预策略的核心精神,成效也就会有一定欠缺。

参考文献

10黄锦芳,唐秋兰.定时脉冲式冲管维护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研究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 115-116.

9张美兰.“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临床效果分析.综合医学,2013,10: 148-150.

8罗洪,陈宏基,姜海平,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物的实验室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7,42: 549-550.

7余春华,李俊英,符琰,等.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3873-3875.

6谢碧占.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全科护理,2010,8: 310-311.

5朱桔.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与护理进展.上海护理,2007,7: 68-70.

4周欣,王秀荣,翟所迪.“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与胶体溶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中南药学,2008,6: 711-714.

3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中华护理杂志,2010,45: 197-199.

2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7,22: 554-555.

1张敏,周希环,李明娥,等.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调查分析.当代护士,2014,11: 151-15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3年11月14日发布.2014年5 月1日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

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刘丽红田宇慧郑博兰

【摘要】目的比较气管切开后患者使用简易喷雾器和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的不同效果。方法201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采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101例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2组痰液黏稠度、湿化程度、痰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率。结果2组痰液黏稠度和湿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痰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在痰液黏稠度和湿化程度方面效果优于人工鼻,但人工鼻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和肺部感染率方面优于简易喷雾器。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简易喷雾器;人工鼻

收稿日期:( 2015-03-11)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7-2702-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7.051

作者单位: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治疗手段[1]。气管切开后,吸入气体通过气管切开进入肺内,未经过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干燥的气体容易造成下呼吸道黏膜脱水干燥、分泌物黏稠及痰液不易排出,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2]。而充分的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与排出,减少或避免痰痂的形成[3],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率。气道湿化的方法很多,如气道间断或持续滴液、气道冲洗等因容易造成气道的逆行感染,已不被临床采用。目前认为使用人工鼻加湿是较好的气道湿化方法。人工鼻湿化方法由于对吸入气体加湿均匀,并有过滤和加温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能有效减少痰痂形成、湿化过度、高气道反应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痰液分泌量和吸痰次数,降低了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概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但人工鼻价格昂贵,在临床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加湿效果又经济的加湿方法,我们对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并与人工鼻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因病情危重行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201例,其中颅脑损伤81例,脑出血83例,大面积脑梗死37例。入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48 h,均未发生

肺部感染,均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1.2±2.6)岁; GCS评分(8.9±2.2)分;对照组101例,其中男61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8±2.2)岁; GCS评分(9.1±3.0)分。2组在性别比、年龄、昏迷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死亡的患者,已经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取得家属的同意。

1.2方法简易喷雾器由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研究组将简易喷雾器通过导管与氧气表连接,并根据病情调节好氧流量,然后将简易喷雾器与气管导管连接。简易喷雾器24 h更换1次,有痰液污染时随时更换。人工鼻由Teleflex Medical Sdn.Bhd生产。对照组使用人工鼻与气管导管连接,将氧气根据病情调节好流量后连接到人工鼻的侧孔上,人工鼻每24小时更换1次,有痰液污染时及时更换。2组患者每日均留取痰标本送检。2组基础护理相同,翻身扣背每2小时1次,氨溴索用5 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后雾化吸入每4小时1次,肺部有痰鸣音或有咳嗽时吸痰,连续观察7 d后进行效果评价。

1.3效果评价

1.3.1痰液黏稠度: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状,吸痰后导管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导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导管内壁常滞有大量痰液而不易用水冲净[4]。

1.3.2湿化程度:湿化不足:痰液黏稠,量少,不易吸除,肺部呼吸音粗或干;湿化良好:痰液稀薄,量适中,易吸除,肺部呼吸音清晰;湿化过度:痰液呈泡沫状,量多,吸之不尽,肺部大量粗音,或短期内明显增多[5]。1.3.3痰培养阳性率:多次检出同一种细菌或痰培养菌量≥107 cfu/cm2可判定痰培养阳性(+)[4]。

1.3.4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是指痰液呈脓性,可有发热(≥37.5℃),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或片状阴影等体征[6]。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痰液黏稠度比较2组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痰液黏稠度比较 例(%)

2.2 2组湿化程度比较2组湿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2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2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 例(%)

2.4 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2组肺部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重要性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使上呼吸道自身的加温、湿化功能丧失,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其发生率为30%~60%[7]。呼吸道干燥,呼吸道分泌物脱水变的黏稠,甚至变成痰痂或痰栓而不易咳出,而痰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细菌迅速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造成肺部感染。因此吸入气体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8]。

3.2使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在痰液黏稠度和湿化程度方面效果优于人工鼻本研究发现2组痰液黏稠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气道湿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可以认为使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在痰液黏稠度和湿化程度方面效果优于人工鼻。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它能模拟人鼻腔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分收集并保留下来,当吸气时,保留在人工鼻内的热量和水分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以保证气道获得适当的湿化。简易喷雾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应用深部吸痰法干预的效果分析
可调节输液器在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1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重症脑卒中患者肺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早期气管切开疗效的研究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