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探讨

2016-01-27 02:14孙晓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孙晓华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探讨

孙晓华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12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别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及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比较三种检验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血常规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63.33%)与全血C反应蛋白诊断准确率(65.8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92.50%)明显高于上述两种检验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采纳。

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与支原体、细菌及病毒等有关。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常规进行诊断,但是由于血常规易受温度、药物、日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诊断误差,使其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受到限制[1]。行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机体内感染源的存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本文为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将病毒性感染患儿、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患儿排除。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最大年龄10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6.25±2.21)岁,男、女占比为51.67%(62/120)、48.33% (58/120)。其中,肺炎患儿38例,肠炎患儿29例,脑膜炎患儿2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28例。

1.2 诊断方法 所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入院前均进行尿液、脑脊液及痰液等常规检查。患儿均取2ml静脉血,并将血液标本放于含有EDTA-K2的试管中,摇匀,冷藏。血常规检验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进行,记录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及类型,同时对全血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使用的试剂及质控剂均为设备中配套的试剂。检测方法与试剂盒配套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及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全血C反应蛋白诊断准确率为65.83%(79/120),其中,肺炎患儿25例,肠炎患儿16例,脑膜炎患儿19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19例。②血常规检验诊断准确率为63.33%(76/120),其中,肺炎患儿26例,肠炎患儿15例,脑膜炎患儿1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17例。③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2.50%(111/120),其中,肺炎患儿36例,肠炎患儿25例,脑膜炎患儿2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26例。血常规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全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上述两种检验(P<0.05)。

3 讨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脑膜炎、肺炎、肠炎、泌尿系统疾病是其常见的疾病类型。在生物研究中发现,细菌性感染患儿的血清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成分,其可与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临床上将其称为C反应蛋白。经过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可知,C反应蛋白在炎性物质的作用下水平会不断增高,能够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2]。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为灵敏的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其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低,当机体出现炎症时,体内的C反应蛋白的运作会失控,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使C反应蛋白大量合成,在合成6~8 h后,会刺激肝脏中的C反应蛋白合成,直至24~48 h后达到峰值[3]。C反应蛋白可作为一种炎性标志,可为临床检验细菌性感染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全血C反应蛋白具有简便、灵敏及快捷等优点,可在床旁即时检验,并且,其不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利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4]。而血常规检验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检验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感染性疾病常使用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指标。血常规检验主要利用白细胞的数量及分裂判断人体中炎症的程度。而经过多项研究发现,血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较低,易受饮食、运动量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诊断已成为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又一趋势[5]。在本次研究中,血常规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63.33%)与全血C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65.8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92.50%)明显高于上述两种检验(P<0.05)。从上述结果中可知,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而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总之,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采纳。

[1]焦宗志.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6204.

[2]陈锐,张丙宏.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炎性标志物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91-1893.

[3]李丰尧.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36-137.

[4]张波,范德胜,庄楠,等.全程C-反应蛋白在儿科疾病的临床应用(附7例报告).临床医学,2013,33(9):108-111.

[5]樊成.C-反应蛋白与儿科肺部感染相关性分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30(5):22-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25

2016-03-28]

124010 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全血细菌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