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心脏超声应用效果

2016-01-27 02:14王荣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丙组乙组甲组

王荣华

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心脏超声应用效果

王荣华

目的探究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77例AMI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甲组(50~60岁)、乙组(60~70岁)、丙组(70~80岁),分别为41例、60例、76例。均应用心脏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三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结果甲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乙组及丙组(P<0.05),乙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丙组(P<0.05);甲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及乙组(P<0.05),乙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P<0.05)。结论AMI患者年龄越大,其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且预后效果较差,心脏超声可有效显示患者心脏状态,有利于判定预后。

心肌梗死;心脏超声;不同年龄

AMI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急症,该病发病急、病死率较高,如未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且病死率升高,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对AMI疾病临床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需采取科学合理诊断方式,提高诊断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此,本研究对177例不同年龄段AMI患者实施心脏超声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7例AMI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甲组(50~60岁)41例,男女比例27∶14,平均年龄(65.1±0.4)岁;乙组(60~70岁)60例,男女比例32∶28,平均年龄(74.3±0.9)岁;丙组(70~80岁)76例,男女比例43∶33,平均年龄(73.1±1.0)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177例AMI患者采用心脏超声的诊断方式,在行临床检查前记录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是否伴有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症状。三组均在诊断后的1~3 d行心脏超声检测。使用仪器的型号为PhilipsIE33,其探头频率1~5 MHz。三组均经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对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随访患者1~2年,平均时间(1.0±0.5)年,当发生AMI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则记为终点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预后情况,主要包括再发首次AMI死亡、再发AMI死亡及心源性死亡;观察三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甲组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例数分别为15、9、7、5例;乙组分别为:17、12、13、9例;丙组分别为23、18、15、13例。甲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乙组及丙组(P<0.05),乙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丙组(P<0.05)。②甲组再发AMI、首次AMI死亡、再发AMI死亡及心源性死亡例数分别为2、3、1、0例;乙组分别为3、4、2、3例;丙组分别为5、6、4、5例。甲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及乙组(P<0.05),乙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P<0.05)。

3 讨论

AMI属于心血管常见的一种疾病,AMI患者多数伴有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严重影响预后情况发展。其发病常有剧烈且持久等特点,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心悸、血压降低、脉搏微弱,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2]。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及乙组,乙组预后情况优于丙组,提示AMI患者年龄越大,其预后效果越差。心脏彩超应用于临床AMI患者检测的优点:①超声影像清晰,医生可通过分析超声影像,依据AMI疾病反映在超声影像的特点,准确判断其是否患有AMI疾病。②超声诊断时间较短,可为患者获得更多治疗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③在操作方面,心脏超声检测操作过程较简单,减少复杂操作导致误诊情况,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率。④心脏超声检查的费用较低,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虽然超声技术优势明显,但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在超声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其规范性与正确性,若操作错误则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3]。②当知晓诊断结果,应由3名资深专业人士对结果严密分析,对疑点部位再行检查,至少3名专家统一意见为止,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乙组及丙组,乙组并发症情况优于丙组,提示AMI患者年龄越大,并发症越多,本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4],应引起临床重视。

综上所述,AMI患者年龄越大,其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且预后效果较差,心脏超声可有效显示患者心脏状态,有利于判定预后。

[1]张少衡,赵岚,苏枫,等.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6):436-440.

[2]杨桂枝.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21-122.

[3]熊秀芳.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142-144.

[4]刘芳.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36

2016-03-31]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丙组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