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病术后偏盲1例

2016-01-27 16:19刘程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枕叶右眼脑病

刘程程 杨 光

针刺治疗脑病术后偏盲1例

刘程程1杨 光2

针刺;脑病;偏盲;视神经萎缩

同侧偏盲为视野缺损的一类,临床并不少见,多因视觉中枢区枕叶等部位损害所致。表现为双眼视野同一方向的对称缺损,视力可正常或不同程度下降,属于中医“脑病青盲”〔1〕范畴。引起偏盲的原因有很多,如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影响到脑部视觉传导通路,造成视觉神经损害的疾病均可引起。患者经神经科相应的系统治疗后,肢体语言等异常多可恢复,而视觉损害较难恢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遇1例患者针刺治疗后视野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患者,男,年龄53岁,1年半前曾因脑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前MRI显示患者右脑顶叶、颞叶、枕叶血肿,透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图1)。术后复查MRI:术后改变、并发颅内积气(图2)。术后轻度上下肢体运动障碍,经针刺治疗6个月基本痊愈。来诊时主诉,双眼视物不清,左侧视野缺损。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6,均无法矫正。眼前节检查:双眼睑无红肿、球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双眼视盘色略淡,边界清晰,视网膜动脉反光增强,静脉充盈,黄斑中心反光未见。视野检查(图3~图4):双眼视野呈左同侧偏盲,右侧视敏度明显下降;视敏度,右眼2.28 dB,左眼3.44 dB;缺损异度,右眼8.37 dB,左眼10.47 dB。西医诊断:脑出血后偏盲。中医诊断:脑病青盲。继续予口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复方血栓通胶囊,4粒,2次/d);针刺治疗选穴:睛明、上睛明(与睛明交替应用)、攒竹、太阳、承泣、四白、球后(与承泣交替应用);百会、头维、神庭、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3穴交替应用;合谷、足三里。头面五官穴位多以斜刺和平刺进针,不进行针刺手法。合谷、风池、完骨、天柱等穴直刺或斜刺,捻转、平补平泻,得气为度。患者每次治疗留针30~40 min,每日针刺1次,12 d为1个疗程。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视力,右眼0.8,左眼0.6;眼前节检查及眼底检查无变化。视野检查:双眼视野明显改善,相对性视野缺损区恢复正常,视敏度明显提高;视敏度,右眼11.47 dB,左眼11.64 dB;缺损异度,右眼68.89 dB,左眼83.73 dB(图5~图6)。

讨论

视觉的形成是由光感受器接受光照刺激后,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视网膜神经纤维经视神经、视路、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传导到大脑枕叶皮质层,经过中枢的融合处理形成视觉。此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会影响到人眼的视觉功能,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野不同程度的缺损,即不同视觉传导通路上的损伤会造成不同形态的视野缺损和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根据本例患者视野表现为左侧偏盲的特点,考虑其受损部位为右侧视束。

针刺疗法常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治疗神经眼科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脑病术后等疾病引起的视野不同程度的缺损、图1发病后MRI示右侧顶、颞、枕部血肿;图2MRI示术后改变、并脑积气。图3~图4针刺治疗前视野(左眼/右眼):双眼左侧同侧偏盲,右侧视野相对性缺损,视敏度明显下降。图5~图6(左眼/右眼)针刺后视野:双眼左侧同侧偏盲,较针刺前明显改善,相对性视野缺损区恢复正常,视敏度明显提高眼外肌麻痹、眼部缺血性疾病等。临床对于针刺治疗眼病的作用机理也有一定研究,汤健等〔3〕探讨针刺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发现针灸可以明显缩短P100波的潜伏期并提高波幅,说明针刺能提高视觉传导通路神经的兴奋性,也能提高视觉传导通路上电信号的传导速度。邓振生等〔4〕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观察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响应来研究针刺视觉相关穴位在大脑皮质层产生的影响,发现针刺膀胱经上的相关穴位不仅引起大脑枕区的激活与去活化,而且也引起额叶、顶叶、颞叶、扣回和小脑的兴奋,说明针刺的作用能传导到中枢,影响大脑皮层。而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等大脑皮层对眼的视觉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通过针刺某些穴位可以改善视觉功能;同时针刺还能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眼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以缓解眼部血管的痉挛;使光感受器细胞、视神经细胞等视网膜细胞所生存的微环境得到改善,从而达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本例患者因脑部病变造成右脑多部位损害,脑部手术、全身针灸治疗后,枕叶等组织的损害得到控制和缓解,肢体症状消失,但双眼视野偏盲并无改善。通过眼科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视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机理可能为针刺治疗刺激眼区、颈部、四肢部的腧穴,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眼部和脑部的血液供应及其微循环,使受损伤视束的功能部分恢复,同时改善了视束的微环境,提高了受损视束的生存率;另一方面,通过针刺刺激提高了患者受损视觉相关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激发了受损伤神经细胞的代偿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视觉传导通路的兴奋性,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视功能。

[1]朱黛芸,杨光.脑病青盲概念辨识[J].四川中医,2015,33(2):44-45.

[2]杨永青,陈汉平,王于.针灸作用原理的机泵规律、特征与优势[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39):1-4.

[3]汤健,徐怡,张跃,等.针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功能及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6):973-975.

[4]邓振生,丘茂林,Fitch-Sohn C,等.针灸刺激与视觉相关的穴位引起大脑功能区响应的fMRI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2):1240-1242.

[5]孙河,张慧.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视神经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52-55.

[6]刘文舟,段俊国.针灸对视觉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9,9(3):180-182.

R774.7

B

1002-4379(2016)02-0111-02

10.13444/j.cnki.zgzyykzz.2016.02.013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光,E-mail:yangguangtj2005@126.com

猜你喜欢
枕叶右眼脑病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①
掩其右眼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成人枕叶体积
左眼右眼
左右眼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3例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