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灵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2016-01-29 08:10柴同海张匀华王淑平李会霞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县054700河北省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威县054700黑龙江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防效稻瘟病杀菌剂

李 桃, 柴同海, 张匀华, 王淑平*, 李会霞 (1.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县 054700;2.河北省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威县 054700;.黑龙江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一滴灵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李 桃1,2, 柴同海1,2, 张匀华3, 王淑平1,2*, 李会霞1,2(1.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县 054700;2.河北省生物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威县 054700;3.黑龙江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Cook)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2]。该病害在水稻的各个时期及各部位都会发生,四叶期至分蘖期和抽穗期最易感染该病。稻瘟病流行年份,该病会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3-4]。1975~1990年由稻瘟病引起的全球粮食损失高达1.57亿t[5],年平均超过0.10亿t[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千克[7]。1993年为我国稻瘟病特大发生年,发病面积达543.2万hm2[8],损失稻谷高达数十亿千克。其中,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病面积为12.83万hm2,约占种植面积的20%,尤以穗茎瘟危害严重,全省稻谷损失达4.30万t[5]。因此,防治稻瘟病十分必要。

防治稻瘟病的措施包括化学防治、抗性品种选育、生物防治和栽培管理[9]。化学防治是病害流行期间最主要、有效的防治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及耐药性[10],同时会对害虫及其天敌、水生生物及土壤造成危害,也会对生活水源造成污染。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之化学防治成本相对较高,化学药剂防治不再是首推的防治措施[2]。抗性品种的选育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措施,但抗性品种的选育存在着育种周期长、抗性品种的持久性差等问题[11]。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产生的代谢活性成分防治植物病原体、虫害和杂草及调节植物生长。其优点包括药害比化学农药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生产原料广泛、环境兼容性好、选择性强、使用安全等[12]。虽然生物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物防治研究起步较晚,多数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田间和小区试验较少[13]。目前,利用化学防治和使用抗水稻稻瘟病品种仍然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普遍措施。未来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将成为作物病害防治的必然趋势,同时生物防治在综合治理治污病害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愈加重要[14]。放线菌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到生产中的生防微生物,李昆太等[15]以棉花黄萎病为靶目标,分离筛选得到1株能够抑制包括9种霉菌、4种酵母在内的13种真菌的放线菌。0.1%一滴灵水剂便是以放线菌发酵液为主体的一种生物肥料。目前报道的防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主要有肟菌·戊唑醇、三环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咪鲜胺、嘧菌酯等[16-18]。笔者以春雷霉素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一滴灵水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以期为该产品在水稻产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试验田设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一农场,年积温平均为2 750 ℃,无霜期平均为135 d。土壤为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为28 g/kg,插秧规格为30 cm×18 cm,即18.528万株/hm2,肥水等管理采用生产上常规措施。

1.2材料

1.2.1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

1.2.2供试品种。供试水稻品种为“松粳9号”。

1.2.3供试药剂。0.1%一滴灵水剂由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为对照药剂,由山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4施药器械。没得比超绿16型背负式喷雾器由澳洲新农业化学公司生产。

1.3试验设计设置5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小区长6 m,宽4 m,随机区组排列。施药2次,施药间隔时间为15 d。

表1 药剂用量及试验处理 g/hm2

1.4施药方法第1次施药于水稻孕穗期(7月10日)进行,施药当天晴,风向风力SW0.8,温度为20.6 ℃,相对湿度为84%;7月25日进行第2次施药,施药当天阴,风力风向SW0.6,气温为20.2 ℃,相对湿度为86%。施药器械为没得比超绿16型背负式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315 MPa。用量按各处理药量计算小区用药量,并按600 kg/hm2药液量对水均匀喷施在植株上,每小区药液用量为1.44 kg,施药当天晴天。

1.5调查方法

1.5.1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不定期观察药物对水稻的安全性。

1.5.2病害调查。病害调查分别于第1次施药前、水稻乳熟期(8月9日)进行,水稻成熟后(9月30日),每小区取2 m2水稻测产。叶瘟调查:每小区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1穴的总叶数和病叶数;穗颈瘟调查:每小区随机取5点(约200穗)调查。

叶瘟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0级,无病;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 cm;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 cm;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10%~25%;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穗瘟分级标准(以穗为单位):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1.6药效计算方法采用DMRT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校正防效=[1-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安全性评价试验期间经观察和调查,0.1%一滴灵水剂施药后,各处理与对照的水稻生长基本一致,既未发现供试药剂对水稻植株生长结实有不良影响,也未发现对其他生物有伤害性。

2.2不同处理对叶瘟病的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在空白对照水稻叶瘟病的病情指数为3.62的情况下,一滴灵3个处理药前叶瘟病情指数分别为0.40、0.16、0.31,药后15 d叶瘟病情指数分别为0.92、0.26、0.38,防效分别为71.2%、78.3%、84.4%,随着一滴灵用量的增加,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各药剂处理植株叶瘟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表明一滴灵对水稻叶瘟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药前病情指数为0.43,药后15 d病情指数为0.85,防效为72.4%。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滴灵3个处理与2%春雷霉素WP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处理对叶瘟病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

2.3不同处理对穗瘟病的防治效果由表3可知,在空白对照水稻穗瘟病的平均病情指数为5.14的情况下,一滴灵3个处理穗瘟病情指数分别为1.33、0.78、0.69,防效分别为74.1%、84.9%、86.6%,随着一滴灵用量的增加,对水稻穗瘟的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各药剂处理植株穗瘟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表明一滴灵对水稻穗瘟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的病情指数为1.41,防效为72.6%。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滴灵3个处理与2%春雷霉素WP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处理对穗瘟病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

2.4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于水稻成熟后(9月30日)各处理小区抽样调查,空白对照的理论产量为6 078.1 kg/hm2,一滴灵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 128.6、7 378.7、7 553.8 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7.3%、21.4%、24.3%;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WP的产量为7 078.6 kg/hm2,增产率为16.5%(表4)。

表4 不同处理水稻产量

3结论与讨论

0.1%一滴灵水剂在9 000~27 000 g/hm2用量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都是安全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并未出现药害。试验中各药剂处理植株叶瘟的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所有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表明一滴灵对水稻叶瘟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滴灵对水稻稻瘟病叶瘟的防治效果为71.2%~84.4%,对穗瘟的防治效果为74.1%~86.6%,增产率为17.3%~24.3%。随着一滴灵用量的增加,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其中,27 000 g/hm2用量处理结果无论是在叶瘟、穗瘟防治上还是产量增加上都优于18 000 g/hm2的用量,但两者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考虑到生产成本,推荐用量为18 000 g/hm2。

该研究以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相对较好的2%春雷霉素WP作为对照药剂,更加客观地衡量了0.1%一滴灵水剂的防治效果。1 500 g/hm2的2%春雷霉素对水稻叶瘟病和穗瘟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和72.6%,与韦雪琼等[19]的研究结果“2%春雷霉素WP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达73.95%~83.56%”基本一致。0.1%一滴灵水剂18 000 g/hm2的用量与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对水稻叶瘟、穗瘟及产量的影响相当。最终得出一滴灵的推荐用量定为:于水稻孕穗期按照18 000 g/hm2的用量,对水600 kg/hm2均匀喷施于水稻植株上,间隔10~15 d第2次施药。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吴军.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7):145-146,154.

[3] VALENT B,CHUMLEY F G.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rice blast fungus,Maganaporthegrisea[J].Annu Rev Phytopathol,1991,29:443-467.

[4] BONMAN J M,DE DIOS T I V,KHIN M M.Physiologic specialization ofPyriculariaoryzaein the Philippines[J].Plant Dis,1986,70:767-769.

[5] 裴华,凌中专.辽宁丹东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6,16(4):197-203.

[6] BAKER B,ZAMBRYSKI P,STAKAWICZ B,et al.Dinesh-Kumar SP(1997) Signaling in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J].Science,1997,276:726-733.

[7] 周光召.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

[8] 孙漱元,孙国昌.我国稻瘟病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3):39-40.

[9] 张传清,周明国,朱国念.稻瘟病化学防治药剂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J].农药学学报,2009,11(1):72-80.

[10] 李永刚,宋兴舜,马凤鸣,等.水稻稻瘟病拮抗菌L1鉴定及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898-902.

[11] 雷财林,凌忠专,王久林,等.北方稻区稻瘟病菌种生理小种变化与抗病育种策略[J].作物杂志,2000(3):14-16.

[12] 邵杰.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5):10-14.

[13] 温小红,谢明杰,姜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90-195.

[14] 石皎,任大明,李秀娜,等.水稻稻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4):489-491.

[15] 李昆太,黎循航,刘姝,等.702生物防腐剂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类抑菌效果的初步测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5):599-602.

[16] 付久才,韩玉军.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54-56.

[17] 覃振新,林韦加,李春元,等.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穗瘟、纹枯病、稻曲病试验结果初报[J].广西植保,2011,24(1):8-10.

[18] 刘佳,李易初.45%咪鲜胺水乳及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报告[J].北方水稻,2011,41(4):64-65.

[19] 韦雪琼,黄汉能,贾雄兵,等.2%春雷霉素WP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06,19(4):15-16.

摘要[目的]探究一滴灵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方法。[方法]以水稻“松粳9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雷霉素和清水为对照,研究0.1%一滴灵水剂喷施浓度9、18、27 kg/hm23个不同剂量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所有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对供试作物安全。随着0.1%一滴灵水剂用量的增加,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呈现上升趋势,喷施一滴灵27 kg/hm2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4.4%和86.6%;与对照春雷霉素相比,喷施一滴灵9 kg/hm2对水稻叶瘟和穗瘟的防治效果与喷施春雷霉素30 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结论]一滴灵的最佳使用方法为:以18 kg/hm2的用量于水稻孕穗期第1次施药,间隔10~15 d第2次施药。

关键词一滴灵;稻瘟病;杀菌剂;防效;产量

The Control Effects of ‘Yi Diling’ to Rice Blast

LI Tao1,2, CHAI Tong-hai1,2, ZHANG Yun-hua3, WANG Shu-ping1,2*et al(1.Genlido Bio-tech Co.Ltd, Weixian, Hebei 054700; 2. Hebei Provinc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iological Fertilizer, Weixian, Hebei 054700; 3.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Abstract[Objective] Control efficacy of ‘Yi Diling’ to rice blast in the field and its security were analyzed, the suitable amount of ‘Yi Diling’ were selected to determine its optimum application method. [Method] Using Songjing 9 as the material, 0.1% ‘Yi Diling’ with the dosage of 9, 18, 27 kg/hm2were sprayed to the plant, water and kasugamycin (JMAF) were also sprayed as contro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Yi Diling’ on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rice blast and its yield were researched by experiment of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Result] All the treatment agents had obvious effect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blast, were safe to the selected crops. With the dosage of 0.1% ‘Yi Diling’ increasing, the control effect of ‘Yi Diling’ on rice leaf blast and panicle blast tend to ris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Yi Diling’ solu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27 kg/hm2on the rice for leaf blast and panicle blast were 84.4% and 86.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JMAF which was the CK in the experiment, ‘Yi Diling’ agent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9 kg/hm2had the similar control efficacy with JMAF solution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30 g/hm2. [Conclusion] The optimum application method of ‘Yi Diling’ is spraying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8 kg/hm2at rice booting stag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n spray for the second time 10-15 days later.

Key words‘Yi Diling’; Rice blast; Fungicide; Control effect; Yield

收稿日期2015-10-16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李桃(1989-),女,河南荥阳人,硕士,从事微生物肥料研发应用研究。*,高级农艺师,从事微生物肥料应用推广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现代农业科技奖励性后补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S 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2-268-03

猜你喜欢
防效稻瘟病杀菌剂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