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子草的研究进展

2016-01-30 07:05潘年松刘英波周德权谭怀美莫应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药理活性质量分析化学成分

刘 亮 潘年松 刘英波* 冯 华 周德权 谭怀美 莫应明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2;2.遵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贵州 遵义 563002;

3.遵义绿普森农业有限公司,贵州 遵义 563000



文献综述

蓼子草的研究进展

刘亮1潘年松1刘英波1*冯华2周德权3谭怀美1莫应明1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63002;2.遵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贵州遵义563002;

3.遵义绿普森农业有限公司,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蓼子草又名水蓼,为蓼科蓼属植物。对近20年来蓼子草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活性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蓼子草;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蓼子草polygonumhydropiper,又名水蓼、辣蓼,为蓼科蓼属植物。蓼子草在遵义长期多被用于治疗酒精性胃炎、外伤出血、子宫出血、扁桃体炎、痢疾等。作为食品原料,董酒生产中将其作为酒曲的重要原料,江南一带生产黄酒也用其做酒曲。近年来,国内对蓼子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对其有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

1.1黄酮类刘洪升等[1]采取甲醇浸取、乙酸乙酯分离并经过鉴别确定蓼子草中含有黄酮或黄酮醇化合物;张国英[2]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从蓼子草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芦丁、斛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

1.2挥发油类林聪明等研究鉴定蓼子草中挥发油有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正癸醇、十二醛、红没药烯、补身树醇、α-葎草烯、香柠檬醇、玉米黄素、a-咕巴烯、反式-石竹烯、芴、蒎烯、金合欢烯、丙酮香叶酯、2-甲基-6-甲苯基-2庚烯、姜烯、γ-松油烯等[3-6]。

1.3脂肪酸类刘瑜新等[7]从蓼子草中分离鉴定了16个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1.4萜类黄健等[8]从蓼子草中分离得到5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酮、木栓烷醇、乌索酸、齐墩果酸、3β,13β-二羟基-11-烯-28-乌索酸。

2质量分析

2.1工艺研究蔡玲等[9-10]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法及微波法提取蓼子草总黄酮的工艺 。常瑛等[11]考察了蓼子草颗粒不同辅料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并评价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等,杨家楷[12]对匀浆法提取辣蓼茎中总黄酮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

2.2含量测定高雅等[13]应用HPLC测定了不同产地蓼子草中槲皮素的含量;罗杰等[14]应用HPLC法测定蓼子草中芦丁的含量;何立美等[15]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蓼子草中6种黄酮成分的含量;张宏武等[16]对蓼子草中槲皮素、槲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赖伟勇等[17]对蓼子草中铅、镉、砷、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上述5篇文献均进行了方法学考察。

2.3金属元素分析蓼子草是锰超积累植物,并对其吸收及代谢影响、生理与分子机制、锰污染土壤和蓼子草修复、锰毒的生理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22]。钱建平等[23]报道不同浓度的汞对蓼子草生长与生理表现没有影响。叶代桦等[24]研究表明蓼子草对磷具有较强的吸收和积累能力。

2.4种植研究赵明斋等[25]对蓼子草栽培种引进试验进行了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温光反应、抗旱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特征特性。马玉梅[26]研究了蓼子草的丰产栽培技术。周元清等[27]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SDS处理对蓼子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操国兴等[28]探讨了一年生蓼子草花大小在花序上和个体上的变化及花大小与花数量的权衡关系。熊莉丽等[29]对峨眉山保护区不同海拔的蓼子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杨春生等[30]对蓼子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

2.5鉴别研究田怡涛等[31]对陕西产蓼子草药材的品质进行了鉴定。常瑛等[32]对蓼子草分别进行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为其开发新药及其相关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3药理活性

3.1杀虫活性徐昌棠[33]研究发现蓼子草联合茶菜饼可有效防止雷竹林地虫害。陈建芝等[34]以蓼子草粗提物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进行研究。李强等[35]研究报道蓼子草挥发油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曾维爱等研究了蓼子草提取物对烟蚜、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论述了蓼子草的分布、毒性、药用性、化学成分及其对昆虫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在植物源农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些探讨[36-39]。顾地周等[40]研究表明蓼子草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联合使用对一字纹稻苞虫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最好。

3.2抗炎活性李明等[41]研究表明蓼子草醇提液具有体外抗HBV的作用,同时有一定毒性。杨卫丽等[42]研究发现蓼子草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解痉及抗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作用,对胃肠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朱显[43]以雄性大白鼠为动物模型,对蓼子草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

3.3酿酒活性李新社等[44-46]研究蓼子草等在小曲制作过程中的最佳添加量,研究表明蓼子草等的添加对小曲的质量有促进作用。高永强等[47]研究了蓼子草不同添加量对机械化黄酒酵母菌株的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蓼子草对后者发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4抑菌活性陈春林等[48]研究表明复方蓼子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尤其是对K99效果更为明显。

3.5抗氧化活性杨新周等[49]研究报道蓼子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的效果因体系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

4小结

综上所述,蓼子草在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及药理活性方面均有研究,其中质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其次为药理活性研究。质量分析文献中种植及金属元素分析的文献较多,而在鉴别方面较少。蓼子草作为遵义董酒酒曲的重要原料,对董酒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董酒公司均需要大量的蓼子草,但由于蓼子草未能实行规范化种植,所收集的蓼子草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同属其它植物用作蓼子草,严重影响了酒曲的质量。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对蓼子草的基原及鉴别研究,同时GAP种植基地的建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洪升,范云,王秀兰.海南辣蓼中黄酮体的提取与鉴别 [J].热带农业科学,2011,21(4):42-43.

[2]张国英,曾韬.辣蓼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3):21-24.

[3]林聪明,王道平,崔范洙,等.贵州产辣蓼挥发性成分分析[J].广西植物,2012,32(3):410-414.

[4]吴莉宇,李强,苍涛.辣蓼挥发油的提取及其 GC/MS 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7,43(9):72-74.

[5]蔡玲,李爱阳.水蓼挥发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J].中成药,2009,31(6):918-921.

[6]姚祖凤,刘家欣,周亮成.湘西辣蓼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1(2):37-40.

[7]刘瑜新,秦俊锋,张贝贝,等.GC-MS法分析辣蓼脂肪酸成分[J].河南大学学报,2009,28(1):32-34.

[8]黄健,侯朋艺,吴立军,等.水蓼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29(1):22-25.

[9]蔡玲,李爱阳.超声法提取水蓼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8,30(10):5-7.

[10]蔡玲,陈晓青,余俊,等.微波法提取水蓼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广州化学,2007,32(4):25-29.

[11]常瑛,王四旺,涂剑波,等.辣蓼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6):436-438.

[12]杨家楷,杨新周,李学娇.高速匀浆法提取辣蓼茎中总黄酮[J].云南化工,2014,41(6):23-25.

[13]高雅,张可锋,朱华.HPLC测定不同产地辣蓼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89-91.

[14]罗杰,陆霞.HPLC法测定水辣蓼中芦丁的含量[J].中草药,2004,35(3):285-286.

[15]何立美,陈玉婷,刘洪梅,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辣蓼提取物中6种黄酮成分的含量[J].广东农业科学,2014,50(13):94-99.

[16]张宏武,任恒春,丁刚,等.水辣蓼中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5):378-340.

[17]赖伟勇,杨卫丽,刘明生,等.辣蓼等四种黎药药材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5):579-581.

[18]于方明,李燕,刘可慧,等.Mn对超富集植物短毛蓼和水蓼生长、Mn吸收及氮素代谢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8):1783-1789.

[19]王华,唐树梅,廖香俊,等.超积累植物水蓼吸收锰的生理与分子机制[J].云南植物研究,2008,30(4):489-495.

[20]王华,唐树梅,廖香俊,等.锰超积累植物-水蓼[J].生态环境,2007,16(3):830-834.

[21]任立民,刘鹏,蔡妙珍,等.水蓼、小飞蓬、杠板归和美洲商陆对锰毒的生理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81-85.

[22]刘华,刘可慧,周振明,等.Mn、Zn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蓼氮素代谢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3):517-521.

[23]钱建平,江文莹,张力.水蓼对汞积累与分布的水培实验[J].生态学杂志,2012,31(8):2119-2124.

[24]叶代桦,李廷轩,张锡洲,等.高磷对矿山生态型水蓼磷富集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1):186-194.

[25]赵明斋,毕美光,王同基,等.“水蓼栽培种”引进试验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1995,11(5):21-23.

[26]马玉梅.水蓼丰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08,23(6):14.

[27]周元清,李淑英,段漳波.表面活性剂SDS对水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22-25.

[28]操国兴,李燕,刘欣.水蓼花大小在花序和个体上的变化及其与数量权衡关系研究[J].广西植物,2008,28(3):307-310.

[29]熊莉丽,王万军,谭睿,等.峨眉山车前草﹑水辣蓼及天名精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6):31-33.

[30]杨春生,郭学福,丁文杰,等.水蓼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J].杂草科学,1994,12(4):33-35.

[31]田怡涛,高扬,陈千良,等.陕西产辣蓼的品质鉴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4):73-77.

[32]常瑛,王四旺,张超,等.辣蓼中芦丁的薄层及紫外光谱鉴别[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0):46-48.

[33]徐昌棠.茶籽饼辣蓼防止雷竹林地虫害[J].新农村,2002,20(11):15.

[34]陈建芝,谭济才,李先文,等.辣蓼粗提物对茶尺蠖的生物活性[J].茶叶通讯,2007,34(1):7-9.

[35]李强,吴莉宇.辣蓼挥发油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J].广西热带农业,2006,19(4):17-18.

[36]曾维爱,周国生,邓正平,等.辣蓼提取物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J].湖南烟草,2009,24(S1):234-238.

[37]曾维爱,谭济才,谭 琳,等.辣蓼粗提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76-78.

[38]曾维爱,谭济才,张春艳,等.水蓼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活性[J].植物保护,2007,33(1):59-61.

[39]曾维爱,周国生,邓正平,等.蓼科杀虫植物—辣蓼[J].植物保护科学,2008,24(10):450-452.

[40]顾地周,车喜全,赵玉敏,等.水蓼不同提取液对一字纹稻苞虫的生物活性筛选[J].昆虫知识,2009,46(4):574-578.

[41]李明,刘笑甫,张可锋.辣蓼醇提液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3):2-3.

[42]杨卫丽,曾祥周,张俊清,等.牛耳枫与辣蓼提取物药效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229-2231.

[43]朱显.水蓼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88,31(2):43.

[44]李新社,陆步诗,何红梅,等.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质量的影响性研究[J].中国酿造,2009,28(10):108-110.

[45]李新社,陆步诗,唐美艳,等.辣蓼草、桑叶及何首乌对小曲质量的影响[J].酿酒科技,2008,29(1):65-68.

[46]陆步诗,李新社.辣蓼草对小曲质量的影响研究[J].酿酒科技,2006,27(11):42-43.

[47]高永强,徐大新.辣蓼草对机械化黄酒酵母菌的影响研究[J].酿酒,2009,36(6):67-68.

[48]陈春林,郑华,曹国文,等.复方辣蓼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的试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57(3):52.

[49]杨新周,郝志云,朱以常,等.辣蓼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284-285.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27-02

作者简介:刘亮(1981-),男,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E-mail:jikman1@163.com通信作者:刘英波(1979-),男,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新剂型及新制剂研究,E-mail:gzliuyb@126.com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遵义市科技局、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专项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580号)。

猜你喜欢
药理活性质量分析化学成分
康复新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半枫荷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