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6-01-30 07:05苏志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郑 华 苏志恒

1.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广西 南宁 530021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郑华1苏志恒2*

1.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当归四逆汤传统用于营血亏虚、寒邪凝敛、阻滞脉络、血行不畅、手足厥寒、四肢麻木、冷痛、脉微细或沉细而涩。该方虽年代久远,但现代临床仍应用不衰,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应用。笔者查阅文献,从当归四逆汤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新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当归12g,桂枝9g,白芍9g,细辛3g,通草6g,甘草6g,大枣12g配伍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该方虽属传统方剂,但由于其组方严谨、配伍精良和疗效明确,经后人不断探讨与实践,本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今在内科、外科、妇科及皮肤科等疾病上都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现将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药理作用

1.1抗凝及抗血栓形成、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末梢循环障碍除了与血管本质情况、心肌功能等有关外,还与血液性质状态密切相关。血小板聚集、高凝及血栓形成等异常状态均为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主要因素。当归、芍药、细辛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因此,当归四逆汤及其组成药物的增强心肌收缩功能、抑制血凝、改善循环、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栓溶解及降低血液粘滞度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是本方“温经散寒”功效的药理基础之一。黄芳[1]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鼠口服当归四逆汤后,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表明该方具有抗凝作用;并通过血小板聚集试验及血栓形成试验证明当归四逆汤能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以及大鼠动-静脉旁路的血栓形成。高雪岩等[2]报道了当归四逆汤中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是植物性的凝血酶抑制剂,体内可具有抗凝血活性。游国雄[3]等证实家兔口服当归四逆汤后,两耳小血管扩张充血,且维持时间较长,表明该方的确能够扩张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1.2镇痛、抗炎作用阮叶萍等[4]通过对当归四逆汤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对热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所诱发的动物疼痛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现一定时效-量效关系。袁晓琴等[5]报道了细辛可通过阻滞神经细胞膜内侧Na+通道产生局麻作用而达到镇痛效果,且对组胺和蛋清所致家兔关节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组胺所致炎症效果更强。

1.3解痉作用阮叶萍等[4]实验研究还发现:小鼠注射醋酸后,腹膜肌痉挛疼痛,当归四逆汤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降低作用且高剂量组的扭体抑制率达到53%,表明当归四逆汤在镇痛的同时具有解痉作用。齐峰等[6]对当归四逆汤干预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对原发性痛经大鼠具有提高大鼠脾脏NK细胞活性、降低大鼠子宫内膜中使子宫张力增高的PGF2α含量和增加使子宫松弛的PGE2含量的作用。

2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2.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 DPN) 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90%,以感觉神经受累较早、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特点[7]。在中医中DPN属于“消渴”、“血痹”范畴。徐严菊[8]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30例患者,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的临床疗效。高友安[9]发现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和胰岛素组(P<0.05)。张英泽[10]用当归四逆汤加地龙、水蛭、鸡血藤、桃仁、红花治验糖尿病手1例,临床也获得满意疗效。

2.2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曲淑荣[11]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8.3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当归四逆汤加减配以西医常规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张玉焕[12]选择35例冠心病患者用当归四逆汤和瓜蒌薤白白酒汤煎服,加用心脑康,治疗后总有效率88.6%。全部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

2.3消化性溃疡赵远虹[13]治疗消化道溃疡138例,用当归四逆汤加良姜、香附、白芷、生姜,水煎服,对照组102例口服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果胶铋胶囊。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P<0.05)。

2.4类风湿性关节炎王晓男[14]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白清林[15]选择类风湿关节炎80例,予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50例,对照组予消炎痛治疗30例。结果显示,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对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与消炎痛相同的疗效,而对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的疗效均明显优于消炎痛。

3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3.1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有“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之称。罗新玲[16]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治愈率18%,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卓廉佳等[17]采用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肩周炎36例,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1.1%,对照组为36.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又称膝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邓伟[18]采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樊效鸿等[19]采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52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风歧[20]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0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3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病理改变压迫神经根所致,属中医学痹证项痹范畴。容弟生等[21]采用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132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40例,好转5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3.2%,由此得出结论,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3.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obliterans,TAO)简称脉管炎,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浅表静脉和伴行静脉,属中医学的“脉痹”、“脱疽”范畴。邵静[22]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老年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疗效显著。苏润泽[23]以当归四逆汤加减合丹红注射液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有效率及总显效率,结果1期治疗有效率90.90%,2期治疗有效率84.61%,120例总显效率30%,有效率82.50%。王昕冉[24]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血检闭塞性脉管炎31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雷诺氏病雷诺氏病是一组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阵发性末梢动脉痉挛性疾病,属中医厥证中“寒厥、血痹”的范畴。孙国香[25]认为本病的基本治则应为散寒补气活血通经,遂用当归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新亚[26]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方治疗56例雷诺氏病,对照组32例应用硝苯地平片治疗,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明显。

4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4.1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陈红九等[27]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47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俏[28]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48例,观察组治愈30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4.2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因病期日久,正气日损,邪气渐生,久之而成血虚血瘀寒凝证。卢丽芳[29]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盆腔痛4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9.6%,证实了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盆腔痛有温经通络、补益养荣、缓急止痛之效。

4.3子宫内膜异位症薛莉[30]把78名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口服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38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立群[31]观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或半保守手术后患者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结果5mg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组、10mg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组、5mg米非司酮组、10mg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疗效显著,各组患者疼痛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与术后不追加药物治疗组比较,完全缓解率显著增高,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结语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当归四逆汤有抗凝及抗血栓、扩张末梢血管,镇痛、抗炎、解痉作用,符合中医对本方“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认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只要寒凝经脉引起的病变,无论男女老少,病变在脏、在腑,或在经脉之间,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一些疑难杂症如硬皮病[32]、荨麻疹[33]、痹症[34]、失眠[35]等也有显著疗效,显示出传统医学“异病同治”和“古方新用”的巨大潜力,值得推广应用。虽然该方剂组方严谨、配伍精良、疗效明确,在临床应用不衰,但其作用分子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还不清晰,因此要大力加强其实验研究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重点是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和提高我国在国际医药知识领域中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芳,黄罗生,成俊,等. 当归四逆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5):31-33.

[2]高雪岩,王文全,魏胜利,等.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 (21):2695-700.

[3]游国雄,罗树明.当归四逆汤防治偏头痛52例的疗效和机理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81(1):57.

[4]阮叶萍,金铭. 当归四逆汤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 (10):1108-1111.

[5]袁晓琴,孙连芬.细辛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43 ( 5):72-75.

[6]齐峰,赵舒,崔健美,等. 当归四逆汤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J]. 江西中医,2012,43 (355):63-65.

[7]梁家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 5):54 -56.

[8]徐严菊. 当归四逆汤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4):55-56.

[9]高友安. 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16-17.

[10]张英泽.当归四逆汤加味治验糖尿病手1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3:170.

[11]曲淑荣.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 3 (9):46-48.

[12]张玉焕.当归四逆汤和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脑康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 , 2003, 18 ( 5 ) : 29-30 .

[13]赵远红.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 , 2002 , 5 ( 5) : 399-401.

[14]王晓男.当归四逆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J].河南中医,2015,35(6):1348-1350.

[15]白清林,冯喜如.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中医正骨, 2005, 17 ( 10) : 23-24.

[16]罗新玲. 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0,16(5):89-90.

[17]卓廉佳,潘长青,王琦. 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2):78-79.

[18]邓伟,丁明辉.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药材,2010,33(5):840-841.

[19]樊效鸿,余洋,黄勇,等.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184-2186.

[20]赵风歧. 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76-77.

[21]容弟生,黄芳群,黄梅铃,等. 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132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45(12):159-160.

[22]邵静,曹淑丽. 当归四逆汤治疗老年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J]. 河南中医,2011,31(3):223.

[23]苏润泽,王智深,赵玉群,等. 当归四逆汤加减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0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1,26(5):923-925.

[24]王听冉.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1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9):67-68.

[25]孙国香. 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雷诺病31 例[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 4):532.

[26]关新亚,周小垒. 浅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雷诺氏病[J]. 中医中药,2012:161-162.

[27]陈红九,范明. 当归四逆汤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分析[J]. 光明中医,2014,29(5):992-993.

[28]王俏.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33-34.

[29]卢丽芳. 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盆腔痛48例[J]. 陕西中医,2011,32(3):274-275.

[30]薛莉.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592-593.

[31]刘立群,何善阳,游泽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6):962-965.

[32]李兴.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寒湿阳虚型硬皮病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3):488-490.

[33]赵坤,李婧,郭彦荣.小儿顽固性荨麻疹中医治疗辨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1):15-16.

[34]曾艳红.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尪痹68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3,2:98.

[35]黄宇新,郭绵乐,李强.当归四逆汤治疗失眠验案1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9:129.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40-02

作者简介:郑华(1980-),女,汉族,医学博士,现主要从事糖尿病天然药物代谢科学研究。通信作者:苏志恒(1981-),男,汉族,生药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代谢组学研究。E-mail:suzhiheng1981@126.com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