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2016-02-01 00:30宋淑珍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设计

宋淑珍

【摘 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多,并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收获很大,也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都有很大提高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呢?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细致的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做到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有效的使教学任务得到适时地完成。文章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具体说明这一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有效教学

为了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有更大提高,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让各个教学环节尽量达到完美无缺,并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努力为学生打造使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发展、提高、创新思维的构建的全方位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一、努力打造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才能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活动。如:有关数学教材内容的智力故事、谜语、有趣的图片等,再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清楚明白,也非常容易让学生理解。如: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先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丰富多彩的画面,即很多小鸡和小兔子在绿绿的、青青的草地上在来回奔跑,有的在不停的啼鸣,有的在慢慢的吃着青草,有时候画面展示了许许多多的小鸡头和小兔头,有时候出现满草地的小脚,学生认真的看着画面,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这时,我适时地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草地上的小鸡和小兔总共有六十只,可是它们的脚却有一百三十八只,问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马上愣住了,然后纷纷进入思考之中。就是由于有了这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学生兴致非常高涨,也为他们很快进入教学活动之中奠定了基础。

二、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认真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自于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严密的组织和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

1.图像演示,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复习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很容易的回顾起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首先使用割补法让它变成长方形。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图像显示,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做高然后剪下来补到另一边,学生通过图像演示观察,很容易的看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自己动手,合作交流,轻松自如。

通过的上面的图像演示,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既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都能够通过割补法移动一定的位置来计算,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转换,计算出圆的面积。于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讨论,接着让学生把早就准备好的圆形纸张开始裁剪,先让学生均分出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以后,看看他们最接近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图形?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有些小组均分成八份时,拼成的图形和以前学的平行四边形最为相似,而把圆形纸片分成十六份的小组,拼成的图形和三角形很相似,而分成三十二份的小组,拼成的图形和梯形极为相似。通过各个图形的比较,学生很容易的从多媒体上的图形可以看出,尤其是如果圆形纸片继续均分,最和什么图形相接近,从而圆面积的公式就不难推断出。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下列几个问题:一是在均分圆再拼成长方形的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没变?二是拼成的长方形和这个均分的圆的面积有关系吗,什么关系?三是均分后的圆的周长和半径与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何关系?通过对上面几个问题的深入探究,圆的面积公式就很容易的推断出来。在这节课上,学生们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剪切、拼凑等活动,不但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三、认真设计好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对实施有效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必须加强各种类型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触类旁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时,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前提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座号,根据老师的要求的规则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像座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起立,是质数的,合数的,既是奇数还是合数的,是质数还是偶数的,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等等,学生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进一步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及范围,更让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机动灵活的学习精神,也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设计教案,深入细致的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有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静华.兴趣——学习的挚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倪红梅.有效: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3]李志润.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教研),2011年08期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