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例论感冒后咳嗽的辨证论治

2016-02-01 10:05苏峻浩冷向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伤小柴胡宣肺

苏峻浩,冷向阳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73;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117)

从病例论感冒后咳嗽的辨证论治

苏峻浩1,冷向阳2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73;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117)

结合2例病例分析论述对咳嗽辨证论治的学习体会,提出对咳嗽的辨证外感内伤不宜拘泥于时间,久咳难愈仍为外感;论治方药要注重疏解表邪,不宜拘泥于单纯止咳,表解有助于肺气宣降;用药还要重视病机变化,重视现代医学的认识和用药禁忌。

咳嗽;辨证论治;病例

咳嗽是秋冬季临床常见病症,虽然是肺系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但是临床门诊咳嗽常常因感冒引起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而就诊。笔者通过临床规培和对老专家2例咳嗽病例的学习,结合教材知识,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1 临床病例的辨证论治

案1:陈某,女,47岁,2012年 1月9日就诊。患者自述平素体健,但工作压力较大,1个半月前偶感风寒,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医嘱服用感冒清热冲剂3 d恶寒减轻,仍头痛鼻塞,并出现咳嗽咽痛,加服抗生素3 d头痛咽痛均减轻,时有鼻塞、咳嗽明显,始白天咳嗽,1周后在某医院进行气管雾化吸入治疗,用药有抗生素与激素。2周后咳嗽转入夜间明显,咳而无痰,咳声剧烈,咽痒即咳,稍咽痛,咳嗽至半夜痛苦难眠,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法以清金降火,开郁润燥,疏风解表。处方以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去陈皮、白前加当归,患者复诊自述2剂而安,5剂而愈。

体会:本例咳嗽虽病至月余,夜间咳嗽明显,但阴虚不显,病由感冒而引起,老专家仍遵解表开郁、清金降火之法,以小柴胡汤清金降火开郁,合止嗽散解表宣肺。表解火降,肺气自宣,气逆自降,所谓不治咳而咳自愈,亦乃“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应用。正是《医学入门·咳嗽》所谓:“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1]”

案2:周某,男,51岁,2012年元旦感冒渐出现咳嗽。1月31日就诊,咳嗽呈阵发性,咽痒作咳,痰黏难咳,咳嗽无昼夜差异,咳甚胸闷胸痛,每因风寒、冷风咳嗽剧烈,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老专家处方:三拗汤合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防风、蝉蜕、干姜。1周后患者复诊,自述3剂咳止。

体会:本例咳嗽因感冒而起,阵发性咳嗽遇风寒加重,虽病至月余,老师处方仍以散寒解表,开郁宣肺,和解表邪,肺气舒降,咳嗽即止。本例咳嗽关键在于表不和、风寒郁表、肺失宣降、气逆而咳,是三拗汤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最佳适应证,配合小柴胡汤既助和解表里又能降逆止咳,亦是《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治咳之法。

2 对咳嗽辨证论治的认识

咳嗽在《中医内科学》教材辨证论治中区分为外感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一般辨证分风寒、风热、风燥3型,内伤咳嗽分痰湿、痰热、肝火、肺阴4型。但是咳嗽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在临床门诊以咳嗽来就诊的患者,主要是以感冒后引起的咳嗽居多,往往由于感冒治疗不得法,遗留咳嗽反复不愈,或咳嗽用药不对证甚至月余难愈,从而导致临床辨证论治的复杂性。因此,临床根据咳嗽的发病史、咳嗽症状特征、患者的体征进行辨证论治,能够较好地把握咳嗽的治疗效果。

外感与内伤咳嗽是根据发病特点划分的,内伤咳嗽病位又分五藏咳嗽,五藏咳是根据咳嗽的原发病及其症状特点划分的。老师常常强调临床对咳嗽的辨证论治,需要注意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把握病证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特点,辨咳而治,以咳为要点,根据咳嗽的表现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注意“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二者常相互影响致证情复杂或加重”[2],随证治之才能解决患者最为痛苦的咳嗽症状。

通过病例的分析总结,结合教材和随诊专家讲解,笔者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有了如下体会。

2.1 辨证既考虑发病时间也不拘泥时间

对咳嗽时间的辨证并不能随咳的难愈而忘记在表,更不能简单地认为病已入里,病程病变部位的辨证不完全是以发病天数计算,咳嗽半个月、1个月可能仍然在表、在肺,而未转为内伤咳嗽,应注重临床症状表现。上述2例病例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从表论治依然是正法。

2.2 处方用药既考虑发病部位也不可拘泥部位

“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其基本病机主要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2]。但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如感冒引起的咳嗽,病位虽在肺,但其处方用药并不能完全“因肺用药”,而单纯应用宣肺止咳的药物,还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如病例中疏风散寒、开郁解表、和解表里、调理气机等法的配合,应该是中医治疗咳嗽用药的治法特点。

2.3 重视病机变化

辨证注意因时而咳的变化特点,咳嗽白天明显,夜间明显或者昼夜均咳,反映了不同的病机变化,既守机又随机。中医有久病入络的认识,肺为娇脏,案1使用当归应取其和血通络、久病入络之意。2个病例老专家均应用小柴胡汤,一则助其和表降逆,二则病久病机防变,防其邪从表入里的考虑,或是专家临床经验的考虑,值得学习体会。

2.4 宣肺止咳重视解表

治咳虽重在宣肺降气,但不可忘记肺主表、主皮毛,解表也有利于宣降肺气,咳嗽的辨证论治需要重视解表、重视外邪的治疗。《素问·咳论》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咳嗽病机是由外邪导致的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因此治疗咳嗽解表用药是值得重视的,也可以说表解更有助于肺气宣降。

2.5 注意结合现代医学认识

随着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空气质量的下降,空气中粉尘颗粒含量增高,过敏源增多,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组织的敏感度提高,气管黏膜的高敏反应导致咳嗽的反复发作。从文献和老专家病例用药看,使用一些具有抗过敏的中药是治疗咳嗽的用药特点,如病例中对蝉蜕、牛子、防风等疏风解表中药的应用,现代研究也认为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3]。

2.6 注意服药禁忌

咳嗽治疗用药,一般西医临床很少看到有特别的医嘱,但在中医学看来,肺既然属于娇脏,治疗用药就需要注意禁忌,如辛辣之品、寒凉之品、油腻食物。门诊曾有因过食油条、肉食而咳嗽加重的病人,因此对于咳嗽患者服用中药一定嘱其服药忌口。同时治疗咳嗽要在宣发肺气的同时,皮毛腠理不可郁闭,患者服药后应嘱其注意避风寒、防寒保暖,以有利于咳嗽的康复。

总之,对临床病例的学习使笔者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处方用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咳嗽与外邪、皮毛、肺气间的关系是辨咳论治的着眼点,临床咳嗽的症状特点、症状表现及处方用药与教材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有通过对临床病例、老专家经验的学习总结,才能提高对咳嗽辨证论治的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因此,多临证、多跟师是学习中医、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和过程。

[1]田德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

[2]田德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

[3]高学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8.

R256.11

:A

:1006-3250(2016)04-0424-02

2015-08-13

猜你喜欢
内伤小柴胡宣肺
内伤内服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憋出内伤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自拟理中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