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两翼

2016-02-01 02:37丁慧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紧密联系策略思考阅读写作

丁慧

【摘 要】阅读与习作紧密相联是人们有目共睹的,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阅读的延伸和升华。作为教师应努力探求阅读与写作相联系的问题,思考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两翼的途径实施策略。

【关键词】阅读写作;紧密联系;策略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内容可谓一字一世界,一字一天地,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阅读教学不仅应让学生去阅读、感悟,还应依托教材文本,为学生的习作奠实基础。笔者任教四年级语文,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及阅读与写作不可忽视的相关话题。

一、让学生自主发现教材文本语言表达特色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发现作者隽永的文笔和字里行间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也完全可以发现作品结构安排的独运匠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发现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写作是有益无害的,因此,在平时的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多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作品在用词上的隽永。章廷华的《天鹅的故事》对天鹅描叙是那样的细腻和真实具体,不仅仅表明其具有高超的文笔功底,同时也表明其注重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笔者让学生直接介入文本,整体游离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当给予学生高度自主权后,学生便从细致的情节描写中,品味到文章所表达的动物儿女情也是那样的深沉,那是因为先生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天鹅,流露的是对天鹅的真情和实感;学生还从朴实无华的语言的品读中,悟出这样的道理:写事,不在于事的惊天动地,其关键是要看所写的对象能否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写事也不见得就需要为其“穿金戴银”,那样会给人以不合实际的感觉。即使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事,只要我们所写出来的是活生生的,那同样可以起到因小见大的表达效果;在语言的表达上,可以运用形象性的语言,但也无需矫揉造作,朴实无华的语言也有一种特别的美。入选于小学语文教材篇目的语言可以说丰富多彩,由于大家的字斟句酌,所炼出的词可以给学生以深刻意义的启迪。

二、让学生创新模仿大家之表达艺术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文本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方式都是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范本,尤其是我们苏教版语文教材上的篇篇目目,可以说都是文学长河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利于学生通过模仿去提高写作能力。但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联姻的诸多写作训练中,我们过多看到的是比较机械性的模仿,实际上这样的模仿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机械模仿、生吞活剥不是学生理想的写作去处和追求,必须让学生去创造性地模仿,必须让学生能够在模仿中凸显出创新创造。大家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作品也被我们苏教版教材所入选,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描写的是谁?是一个四岁的萨沙。也许大家感到相当奇怪,四岁的萨沙怎么就说自己就不是最弱小的?事实上作者笔下的萨沙果然就是一个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发现滂沱大雨下的蔷薇花才是最弱小的。和学生一起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时,笔者感到必须让学生去模仿这作品去进行写作,怎样让学生去模仿呢?思考再三,感到必须让学生有一定创新意义上的模仿。首先是组织学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笔触进行揣摩,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好这萨沙的,学生们经过合作探究,抓住作者描写的主要手段,既有对萨沙的语言描写,又有对萨沙的行为描写。既有对萨沙父母的行为描写,更有对萨沙的行为描写。写人必须要有事,事情是人去做的,人在做事时必然要相互发表语言。写人必须抓住人物的言行,那所写出的人才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其次,是让学生围绕作品中萨沙的语言和父母亲所传递着的爱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交流时,挖掘出自己心灵最深处的东西。每个人都需要关心最弱小的,自己在关心最弱小上做到……最后才让学生进行写作,并要求学生以简短的文字叙述出自己见到的事情,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三、让学生经常实践获取更为丰富的效益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多进行写作方面的练习实践,可以促使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写作成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先生的话语给我们的启迪意义是,依托教材文本可以让学生知道选取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常识,但这只能是理性方面的知识,而真正运用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写作还有一定的难处。没有实践训练,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毫无用处的。应当看到,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方面的专题,这有助于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写作训练。而笔者在此所说的实践主要是一些小练笔,这样的实践具有多重方面的意义,从选材角度,可以凭借文本内容,如一些作家的作品多以语言和行为描写,那就可以让学生插入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又如一些作品的景物描写比较细腻,那也就可以让学生去在服务于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腻景物描写的语句或者段落;如一些作品利用比较特殊的事物(植物)进行描叙,从具体的植物生长中揭示一些人生的哲理,那同样可以由学生去寻找相似的事物,经过自己的加工后,把人生的哲理揭示出来;另外也有不少的作品,其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都存有争议,让学生运用小练笔的实践机会去言说,既是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想渠道,又是让学生涉猎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鉴赏的首选策略。

【参考文献】

[1]曹津源.曹津源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紧密联系策略思考阅读写作
浅谈戏曲与中国舞蹈的紧密联系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石油化工检修项目中施工方案的描述与工程造价的紧密联系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与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紧密联系
宜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民间禅宗音乐的作用初探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表达的思考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