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2016-02-01 02:37范德宝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能力提高兴趣素养

范德宝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对语文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强调语文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进一步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关键词】农村语文;能力提高;兴趣;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教师也由以前的演讲师,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提倡素质教育以来,语文教学方法指导日渐得到重视,本人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一不可:

一、树立正确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语文学法指导的关键。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什么学法的指导,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动力。因此,首先要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要经过长期的、自觉主动的积累。课外学习、阅读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针对语文学习的这一特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经常渗透些自学成才的名人事例。如欧阳修4岁父亲去世,母亲为了节俭开支,用芦苇、木炭做笔,在沙地写字,叫他写字,6岁已认字上千,10岁写诗,长大后对中国的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童第周,曾在校几次考试不及格,差点被开除。后来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晚上在路灯下读书,练英语口语,最终成了我国著名科学家。所以说对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对语文及其他一切科目的学习都将是一个促进。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学没有轻车熟路,我们要常教常新,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会学、能学好的学习主体。这样就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我要学”的境界。

二、结合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放教学空间: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更多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把课堂搬到外面去,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在一堂课的后半段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管不住自己的情况,这时,如果对他们说:“走,到外面去吧。”学生会很乐意,他们拾树枝,采树种——立刻有了精神,这时就可以让他们用自己采集的东西来摆、画在课堂上学习的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在游戏中就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三、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创新

汉语比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情绪高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给他们自信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品味,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统一的标准。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上《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文,文中讲了在危急关头司马光用砸缸的方法救了孩子。课上师生讨论:当时,除了砸缸救人,有没有其他方法了?有同学认为可以去喊大人;可以用一根棍子或绳子给落水的孩子;可以把缸推倒等等办法。这时,教师如果统一答案,势必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这些办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是可行的,老师只要肯定一下,司马光当时砸缸救人的办法的确得当就可以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开拓思路,大胆的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四、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有扎实的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上好语文课,重要的、突出的、关键的就是要备好课。离开了备课,这堂课讲什么,怎么讲都无从知道,无从下手,无从开头,也无从结尾,还谈什么上课呢?首先,只有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刻苦钻研,认真备课,才能把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把准教学内容的实质、重点、难点,才讲得准、讲得透。另外如何上好一堂课,除了备好课以外,还要讲好课。这就如同有好茶叶还要有开水,如果用不开的水或冷水来泡茶,多好的茶叶也泡不出好茶来,是一样的道理。

五、教师要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培养欣赏的品质

常言道:“爱屋及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他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的内容,那他无论如何也上不好语文课。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品质。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选文,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和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别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此通力合作,努力创造新教法。树立献身教育终身的理念,为实现教育兴国的伟大意义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文石山.《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1.03

[3]《中国农村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能力提高兴趣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