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

2016-02-02 19:18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日照2768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礼乐白居易儒家

王 莹(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白居易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

王 莹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不胜枚举,就其音乐教育思想而言,其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都与儒家生态智慧紧密相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美学观。在历史发展的今天,生态世界观已不再把彼此孤立的伦理价值简单的集合、生硬的堆砌,而是将所属的不同文化思想相互融合、相互依赖,进而构成一个富有生命的、彼此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儒家文化生态智慧和白居易音乐教育彼此交织融合,随着白居易的音乐思想的不断变化去寻求自身价值的平衡。

白居易;礼乐;音乐教育思想;生态美学

一、何为生态美学

近年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突显出的次生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人们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对美好生存环境的向往日益强烈。传统的生态学,以“人类中心论”为立足点,致力于解决目前棘手的环境问题。但是,我们仅从现在社会上所凸显出的问题来看,首先这些问题早已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多种问题的相互交叉,例如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科技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等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其次,传统的生态学以“人类中心论”为核心。在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上、在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都片面的从人类自身的立场出发,以至于生态问题依旧存在甚至逐步加深。“只有当人们从根本上放弃了‘人类中心论’的伦理价值立场,以平等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全部自然,才可能走出生产和生活中的种种误区[1]。

在此基础上,生态美学孕育而出。大家对生态美学的定义不尽相同:《生态美学导论》一书,由曾繁仁先生所著,是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形态,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汲取古今中外的价值内核,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生态美学这一多元化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读本》一书,由刘彦顺主编,是一部从中外生态智慧、生态美学的角度为论述起点,延伸至美学与科学、美学与生态批评、美学与环境美学等多个领域,提炼具有代表性的论点,进而正确的把握生态美学兴起、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生态美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主要范畴、基本命题等等多种前言理论成果。

笔者认为对生态美学的概念界定最具哲学美学高度的当数陈炎在其著作《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的阐释:“与以往的种种生态学不同,生态美学既不是想从技术手段上解决生态问题,也不是想从经济策略、政治制度、伦理观念上解决生态问题,而是想从人类的审美情感上介入生态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的改变基于经济策略的改变,经济策略的改变基于政治制度的改变,政治制度的改变基于伦理观念的改变,而伦理观念的改变则基于审美情感的改变。生态美学不同于以往的美学,他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2]。”

陈炎对于生态美学的这段介绍把审美情感立于意识形而上之巅,强调审美情感的主导性作用。 它与传统生态观不同,传统生态观的“人类中心论”一直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以至于其思考方式、上层建筑都具有人之为人的优越性和专断性。这种片面的想法使得人们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一味寻求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现存的自然生态问题。而生态美学则是倡导用生态办法来解决生态问题,用美学思辨的高度去剖析生态问题,用教育的手段去唤起人们在自身意识层面、精神层面、伦理价值观层面的觉醒,从而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的重要性,并以此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才是生态美学的最终目的。

从思想文化底蕴而言,生态美学融合了儒家之“仁爱”思想、道家之“自然”思想、佛家之“平等”思想,逐步成为相与为一的哲学思想形态。从音乐艺术方面而言,生态美学的审美情感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在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中、在音乐创作的尽善尽美中无时无刻不得到充分地体现。生态美学正以它多元化的脚步去拓宽自身理论发展的新空间。

二、音乐与生态美学

音乐与生态美学,不论是从其理论意义抑或从实践意义上而言,都不是把二者思想理论简单相加,也不是从某一方的思想中去寻觅有关另一方思想的字眼,而是在深入研究二者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两者均体现出的具有共同属性的伦理价值观,如所涵养的文化底蕴、所遗留的社会发展印记、所具有的人文环境等。在潜移默化之中,音乐与生态美学早已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在音乐的文化底蕴中汲取生态美学智慧

音乐依托于社会形态、文化思想、自然环境而生,在其生长过程中不仅包含音乐的发展方向、发展形态,还包括促成其发展的文化背景、艺术思潮、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思想体系。而生态美学智慧就存在于这一系列的思想体系中。例如《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这种美、善的评价标准正是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美学评价尺度。“只有官能美与境界美两相兼顾、相得益彰,艺术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理想境界[3]。”这种境界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正是生态美学所倡导的和谐世界。换句话说,生态美学智慧,尤其是社会美学观念中的“和谐”生态理念已然成了艺术审美情感的追求目标。

(二)在生态美学的价值观中凝聚音乐的有生力量

生态美学倡导从个体的价值观念上导入生态问题。在这些价值观念中不仅包含审美情感、审美文化、审美精神,还包括这些情感、文化、精神所激发给个体的情感力量、创作力量、体验力量。能够使人体验到、或者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甚至人与整个宇宙的生态和谐。例如儒家先哲提出“乐以调风”的思想,通过“乐”去达到风调雨顺的目的。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生态和谐正是依靠“乐”这一综合“语言”形式进行与天地交流、与宇宙沟通。在社会生态调节机制中,音乐逐渐成为实现生态和谐的有生力量,而音乐教育正使这股有生力量的不断强化。

三、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天赋过人,善于从儒、释、道三家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核中去构建自身创作的艺术“母题”。

在音乐文化方面,白居易善弹古琴、精于赏析,我们多次从他上百篇咏琴、咏歌、咏舞、咏乐的文章中感受到白居易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生动描写以及精辟品鉴。此外白居易还著有多篇文章论及音乐,对所听、所看、所赏之音乐、歌舞、器乐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所想、所感,并系统且全面的阐述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乐评论家。

在音乐教育方面,白居易所处的时期为唐朝中期。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统治者竭力恢复集权统治,但是李唐王朝内部中央集权与地方藩镇割据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在文化思想上早已不再是“独尊儒术”“秉承一家之言”的单一文化环境,而是儒、释、道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融合。“面对唐朝中期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文化上的儒学复古运动以及文学上的古文运动,便在这一时期产生[4]。” 白居易深受其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六十:救学者之失礼乐诗书》、《六十二:议礼乐》、《六十三:沿革礼乐》、《六十四:复乐古器古曲》等文章中。概括说来白居易的音乐教育便是:礼乐相济、学实重教。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慨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乐·八佾》)。可见“仁”不仅是儒学之核心、人之为人的原则,亦是实施“礼乐”之基础。白居易就是在儒家“仁”的理论基础之上、周公“制礼作乐”的实践之中,全力建构复兴儒学、积极倡导礼乐教育,实现“礼乐相济”的音乐教育。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二·议礼乐》中对此观点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序人伦、安国家,莫先于礼;和人神、移风俗,莫尚于乐。二者所以并天地,参阴阳,废一不可也。何则?礼者纳人与别而不能和也;乐者,致人于和而不能别也[5]。”

在白居易看来,“礼”、“乐”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形式或文化形式,而是还一种可以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言行举止得以礼化、人之思想得以升华的教化形式。在这种文化内涵下白居易认为音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只要音乐内容“善其政,和其情”即可。因此白居易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并主张礼乐教育是治国之本,并且要从“学”这一教育行为做起,强调“学实重教”、“温柔敦厚之教”。

四、白居易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

笔者用一种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去重新解读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白居易所遵从的儒家哲学思想“仁”为切入点,结合其自身的音乐伦理价值,将两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看待的生态智慧;另一方面从礼乐这一音乐教育形式入手,结合其不断变化且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构建出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具有生态美学的高度。

(一)以“仁”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论

“每一种成熟的世界观都会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信念,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6]”察今知古,在儒家思想世界里,“仁”就是儒学最核心的范畴,亦是儒学的世界观、生态观的根基,儒家圣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赋予“仁”以新的生命意义。

白居易所处文化上的儒学复古运动以及文学上的古文运动这一时代思想浪潮之中,加之他从蒙童之始就读儒家经典,因此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而他所创作出的诗歌以儒家世界观为主,并且以儒家“仁”的思想核心要求自己。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根本就在于修仁。白居易把儒家教义时刻铭记于心,因此造就了一位仁德善良、造福百姓的清廉之官,并且积极入世、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白居易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白居易以仁爱为核心,以纲常伦理为准则,以音乐教育为育人的手段,以现实主义为其诗歌创作的最高标准,并力求使社会规则保持其平衡而有序发展的调节机制。他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去揭示当时所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具有浓烈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如此种种使我们不难看出,在以儒家思想为底蕴和白居易自身生活经历的双重指引下,在不知不觉中使得白居易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以现实社会为范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诗的作用不仅是文人雅士的意到笔随,而是被赋予了“礼”一般的社会精神调节功能;音乐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艺人们的引吭高歌,而是被赋予了社会平衡功能。

(二)以“礼乐”为首的动态生成论

通过研读儒家经典,笔者认为儒家的自然观是一种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螺旋式循环上升、彼此推动的动态生成智慧。

如果把社会整体比作一个圆,那它的圆心就是儒家之“仁”,所有的社会人文形态便构成了一圈圈以“仁”为准则并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而这不断向外扩展的推动力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礼乐”教育。换句话说,正是在“礼乐”教育的推动下,作为个体的“人”才完成了对伦理、政治、宗教的有机整体体验过程。也正是在“礼乐”教育的规范下,才能实现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生态智慧的逻辑推理模式。由此可见,“仁”亦是“礼乐”之基础。以“仁”为核心、以“礼乐”为动力的生态观在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实体论”,而是一种“关系论”。

实际上白居易所主张的音乐教育——“礼乐”教育,是要将教育重心保持在“育人”的教育体系之中。这也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以“仁”为出发点,以“礼乐”为推动力,努力培养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共同构建动态平衡的和谐社会。

五、结语

笔者将白居易的音乐教育思想从生态美学观的高度进行剖析,原因有二:一方面笔者认为音乐来源于生活。它与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我们有责任在丰富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同时,去从意识上认识到和谐生态的重要性,并有义务去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另一方面,生态问题是我们不可规避的问题,生态美学就是想让人们以文化道德为约束,以美的角度来审视,以善的良知去对待。我们从自然中来,自当回去。

[1]陈炎等著.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5.

[2]陈炎等著.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5.

[3]陈炎等著.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98.

[4]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138.

[5]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5.

[6]陈炎等著.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民文学出版社,47-48.

王莹(1990—),女,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礼乐白居易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ART IN THE FIELD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早冬
早春(节选)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