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2016-02-03 07:40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舞蹈高校

曹 争

(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河北 唐山 064100)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曹 争

(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河北 唐山 064100)

摘 要: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舞蹈教学作为实现美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舞蹈审美教育的价值出发,论述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实施途径,以期为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审美教育;研究

舞蹈集合了多元的艺术审美,舞者通过肢体的动作、形体、表情,将舞台的设计、音乐的运用等相结合,充分表现出舞蹈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魅力。近年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学校的舞蹈教学开展,并紧随时代潮流、拓展教学内容,将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学逐渐纳入日常教学范围当中来。彰显了高校舞蹈教学独特的审美价值,突显了舞蹈教学在高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价值

舞蹈是人体运用丰富肢体语言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了多元的审美特征。舞蹈展现了形象美。通常舞蹈演员都是身着特定的舞台服装,以鲜明的、生动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舞蹈演员利用自身的肢体、表情,配合舞台的灯光和背景音乐,向观众呈现舞蹈作品的内涵美,带给观众美的感受。形象美是观众在观赏过程中首先感受到的,也是最直观的审美效果。如,《雀之灵》中孔雀少女的抬头、转身、开屏、低头等一系列的肢体动态,空灵的动作带给观众美的体现。舞蹈展现了力量美。舞蹈表演者的动作、姿势等体现出舞蹈的力量美,尤其是一些以男性为主的舞蹈,需要表现出男性强悍有力的感觉。舞蹈演员通过有力、一致的动作,协调的肢体动态以及粗犷的舞蹈风格,充分的体现出了舞蹈美的力量,展现舞蹈的独特魅力。舞蹈展现了神韵美。舞蹈需要表演者用肢体抒发内心的情感,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各种情感的融合和爆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分的体现了舞蹈的神韵美。观众需要通过欣赏品鉴,才能体会到舞蹈的神韵和内涵。神韵是舞蹈的内涵、精髓,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舞蹈教学的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打造人才资源强国”的教育目标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树立了更远大的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日渐重视。高校教育中德育、智育、美育缺一不可,尤其是对学生美的教育非常重要。美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促进智育和德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领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对舞蹈课程的普及,舞蹈教学的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舞蹈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化创作。学生通过对舞蹈学的习,能够从中领悟到生活的内涵和美好,领悟到人生的真、善、美,实现对学生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情操的美化,进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基础后,也逐渐学会将自身的美好情感在舞蹈中展现出来,实现学生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舞蹈、演绎舞蹈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

首先,舞蹈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接受美育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肢体、表情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学会体会蕴含的审美要素,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舞蹈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舞蹈演员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诠释作品的丰富内涵,观众结合自身的想象和情感产生不同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会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结合自身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去完美的诠释作品。这个过程对于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开启学生的艺术智慧有重要作用。比如,如在学习芭蕾舞时,芭蕾舞的表演大部分不采用再现生活的具体动作,而更注重它的表现力,用芭蕾舞独有的舞姿去表现内心状态。芭蕾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可以从中产生不同的思维意向,进行不同的审美创造,进而促进了艺术想象力。第三,培养学生的气质。学习舞蹈是提升一个人气质的最佳途径,当代大学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除了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素质、知识和体魄外,也要求学生具有端庄的气质。气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和精神状态,也是舞蹈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显著的功能。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舞蹈审美教育时,从欣赏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直观的。通过对优秀、经典舞蹈的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存,在欣赏过程中激活大脑丰富的想象力,了解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感受舞蹈的内在美。随着多媒体手段在高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学习舞蹈时,有了更好地设备依托,能够更好的观察和欣赏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理解舞蹈的内涵,合理运用正确的舞蹈技术,从而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二)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对于大学生的舞蹈教学,目的在于对他们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情操的美化,最终实现舞蹈的审美教育。如果能够联系生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无痕化教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尝试让学生学习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舞蹈,就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生活题材中提取出来的舞蹈中得到美的陶冶,进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总的来说,对舞蹈艺术之美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的舞蹈实践中得到提升。舞蹈作为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不仅是舞蹈技能的拓展,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教学作为实现美育的手段,使学生在感受舞蹈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同时,实现从形体到心灵追求高层次美的提升意义。■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舞蹈高校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