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成母牛饲养管理措施

2016-02-04 00:37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农场畜牧科
中国乳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

文/邵 广(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农场畜牧科)



规模化奶牛场成母牛饲养管理措施

文/邵 广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农场畜牧科)

摘 要:本研究以规模化奶牛场的干奶牛、新产牛和泌乳牛的饲养管理措施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成母牛各个阶段的管理措施和关键控制点,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精细化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奶牛;新产牛;高产牛;饲养管理

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每个奶牛场都十分重视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成母牛按阶段可以分为干奶期、盛乳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其中干奶期包括干奶前期、干奶后期。牧场应根据奶牛的生产水平和营养需要给奶牛饲喂切合实际的饲料,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1 干奶牛饲养管理

干奶期是奶牛休息和调整期。干奶期目标:干奶期结束的体况评分3.25~3.75。干奶期长短根据奶牛体况评分进行,体况分数小于3.25的奶牛,干奶期必须达到70天;体况评分大于3.25的奶牛干奶期为60 天。干奶前要进行妊娠检查和修整牛蹄,确定怀孕后干奶。

1.1 干奶前期

干奶前期指干奶开始后前30~40 天。日粮要求:粗蛋白12%,能量1.35~1.40 Mcal,脂肪4%~6%,钙0.5%,食盐0.2%。精粗比25∶75,干物质采食量12 kg。限制性饲喂青贮饲料、适当提供填充性粗饲料,如稻草、秸秆等。保持维生素E和硒的适当水平,提高免疫系统,减少胎衣不下。

1.2 围产前期

围产前期指干奶最后15~21 天。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满足自身和胎儿需要,提高初乳质量。与干奶前期日粮相比,精饲料含量增加,使瘤胃乳头充分发育,调整瘤胃功能,适应产后高精料日粮。日粮粗蛋白14%,能量1.55~1.6 Mcal,脂肪4%~6%,钙0.5%。精粗比40∶60,干物质采食量:9~10 kg。要有正确的饲槽管理,使干物质采食量最大化。提供充足的饮水,关注奶牛舒适度,为母牛提供舒适生产环境。

科学的围产期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各种代谢性疾病,比如产褥热、胎衣不下、子宫炎、酮病、脂肪肝、真胃移位、乳房水肿等。

1.3 围产期疾病预防

1.3.1 产褥热的预防

设计低钙日粮,提高肠道的钙吸收,促进骨钙动员。

1.3.2 胎衣不下的预防

采用正确的干奶期饲养管理方案,日粮中补充硒源和维生素E。

1.3.3 酮病和脂肪肝的预防

保持适宜体况,泌乳期及时配种,减少空怀天数。避免突然改变日粮,保持最佳干物质摄入量,保持适当日粮能量密度,添加适量钴元素、烟酸和过瘤胃胆碱。

1.3.4 真胃变位的预防

提供适口性较好的优质粗饲料。饲草长度适宜,促进反刍、避免过食精料引起的瘤胃酸中毒,预防产褥热,防止饲料霉变。

2 泌乳牛饲养管理

2.1 新产牛护理

新产牛是指产后21 天以内的泌乳牛。

2.1.1 产前

①给母牛提供舒适的产间:产间独立、干净、光线充足、宽敞舒适,且能看见其它牛只,防止待产母牛恐惧。②要给母牛提供适口性好的日粮,保证母牛营养充足,食欲良好,并保证足够的饮水。③提前预备好接产工具。

2.1.2 分娩后

①分娩后30 min内驱赶奶牛站立,尽快让母牛喝25 L温水,必要时强制灌服,足量饮水可以降低真胃变位发生。②产后向瘤胃内投放磁笼和缓释钙制品(如博威钙),产后肌注止疼药物(如美达加),缓解产犊带来的痛苦。③提供适口性好的日粮,尽快恢复食欲和体质。

2.1.3 产后第二天作体况评分

结合体况评分,有针对性地做好产后护理。

2.1.4 做好子宫产后监护工作

包括胎衣不下和子宫复旧。如果24 h内胎衣不下,每隔2 天子宫投药,第6天肌注24 mg雌二醇。产后第7天检查子宫复旧情况,如果排出有异味、无黏性液体,每隔3 天冲洗子宫,投放消炎药物。

2.1.5 做好常规检查

包括检查母牛体温、瘤胃蠕动、采食情况、泌乳情况、乳房水肿等。

2.1.6 净奶

净奶是指挤净初乳。视母牛产后状况采用产后一次性净奶,或者2 次净奶。

2.1.7 日粮要求

提供优质粗饲料和蛋白含量高的日粮,尽快让奶牛达到泌乳峰值。粗蛋白18%,能量1.77 Mcal,精粗比65∶35。脂肪6%~7%,钙0.9%,磷0.45%,食盐0.45%。干物质采食量18~20 kg。

2.1.8 挤奶

如果母牛产后状况良好,尽早到奶厅机械挤奶,有助于乳房炎等疾病的预防。

2.1.9 做好酮病等预防和监测工作

产后第7天、第14天监测酮病,及时补充生糖物质,如丙二醇等。

2.1.10 适时调群

泌乳21 天时,适时调出新产群,进入高产群。因为新产群日粮蛋白含量高,长期采食高蛋白日粮,对母牛繁殖方面有负面影响。

2.2 高产牛饲养管理

高产牛是指产后21~200 天的泌乳牛。

2.2.1 高产牛日粮设计

日粮粗蛋白16.6%~16.8%,能量1.74 Mcal。脂肪4%~6%,钙0.9%,磷0.45%,食盐0.45%,精粗比60∶40。干物质采食量23 kg,自由采食,最大化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确保奶牛维持高产。

2.2.2 体况评分与修蹄

泌乳60 天和200 天进行体况评分,及时监控能量状况。泌乳120 天修整牛蹄。

2.2.3 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

头胎牛为产后70 天,成母牛为产后60 天,并做好同期发情。配种后45~60 天进行妊娠检查。空腹天数控制在100 天以内。

2.2.4 体温情况等

每天监测奶牛瘤胃、乳房、体温等情况。

2.3 低产牛饲养管理

根据牧场实际设计低产牛群,按照泌乳天数>200 天,奶量<20 kg,体况评分(BCS)>3.5为标准设计低产牛群。饲喂蛋白和能量稍微低于高产牛群的日粮,以降低成本,同时维持合理体况,为干奶期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2.4 泌乳牛分群原则

根据奶产量、泌乳天数、胎次、体况、繁殖状态等各项指数分群。坚持稳定原则,减少应激。必要的转群要多头牛一起转群,而不是一头牛单独转群。建议通过胎次分群,尤其头胎牛应该单独分群。因为头胎牛体型小,处于弱势,可以减少与多胎牛之间的争斗,而且头胎牛的乳房更健康。避免交叉感染。

2.5 饲槽管理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是指将所有饲料原料均匀混合,按特定的营养浓度配比,且使奶牛自由采食的日粮。

2.5.1 饲喂TMR日粮的优点

饲喂TMR日粮的优点:

(1)可以增加奶牛采食次数,为瘤胃微生物提供更加稳定的营养成分,且能够维持瘤胃pH值的稳定。

(2)可使干物质采食量更大,且改善饲喂效率。

(3)能够确保日粮满足固定的精粗比。

(4)降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5)可使配方、饲喂、管理和库管更加精准。

2.5.2 正确的饲槽管理

正确的饲槽管理包括以下几点:

(1)每天投放的TMR日粮必须是新鲜的、无霉变的。

(2)投放时必须均匀,确保每头牛都能采食到食物。

(3)每天检查TMR均匀度。可以用滨州筛检查均匀度。滨州筛由2 个叠加式的筛子和底盘组成。上面筛子的孔径是1.9 cm,下面的筛子的孔径是0.79 cm,最下面是底盘。具体使用步骤是:奶牛未采食前,从日粮中随机取样,放在上部的筛子上,然后水平摇动2 min,直到只有长的颗粒留在上面的筛子上,再也没有颗粒通过筛子。这样,日粮被筛分成粗、中、细三部分,分别对这三部分称重,计算它们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泌乳牛TMR日粮:第一层15%,第二层60%,第三层25%;干奶牛TMR日粮:第一层50%,第二层30%,第三层20%;后备牛TMR日粮:第一层40%,第二层35%,第三层25%。滨州筛可用来检查TMR搅拌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搅拌时间、上料次序等操作是否科学等问题,从而制定正确的全混日粮调制程序,提高奶牛饲喂效率。另外,还要观察奶牛的采食行为:成母牛每天应该采食7~12 次,每次采食时间45 min,每天总的采食时间6~8 h。青年牛的采食更频繁,但每次的采食量少。每头奶牛每天应该反刍8~10 h,每次反刍持续30 min或更久,每个食团通常要反刍50~70 次。总体上,每头奶牛每天咀嚼16 h,包括采食和反刍。奶牛的反刍时间可以反映饲料中纤维含量的信息。

(4)每天检查剩料量,合理的剩料量为总量的3%~5%,否则检查饲料投放量和采食情况。

(5)每头牛的采食位约70 cm宽,卧床要设计合理(满足奶牛舒适性),饲槽底面要光滑,使奶牛采食量最大化。

3 挤奶操作

正确的挤奶操作能够多产奶和减少乳房炎等乳房疾病的发生。正确对待奶牛,让奶牛在挤奶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减少应激。确保环境和衣物干净,并缩短其等待挤奶的时间。正确的挤奶程序是:挤奶前药浴乳头,弃掉头三把奶,30 s后纸巾擦拭奶头,快速套杯挤奶,挤后药浴。从接触奶牛乳房开始到挤奶开始,刺激时间为60~90 s,给奶牛正确的刺激,诱导泌乳,缩短挤奶时间,减少对乳房的损伤。

4 成母牛繁殖管理

俗话说得好“产不产奶靠配,产多产少靠喂”,可见成母牛繁殖管理的重要性。成母牛繁殖管理的目标是缩短空怀天数和胎间距。其中一个关键监测指标是21 天妊娠率,即21 天怀孕率(PR)=配种率(SR)×情期受胎率(CR),其中配种率即每隔21 天配种牛只占总准配牛只的比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发情鉴定率;情期受胎率是指在21 天中妊娠牛只占所配牛只的比例。21 天妊娠率同时兼顾了配种率和情期受胎率2 个繁殖指标。情期受胎率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当前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及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而配种率直接反映了21 天中配种员的发情鉴定能力,反映了配种人员的工作状态及责任心。要完成成母牛的繁殖指标,就要做好新产牛的子宫监护、成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5 小结

成母牛的饲养管理归纳起来要围绕以下五大要素展开,把握了这五大要素就是把握住了牧场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就是把握住了奶牛场的未来。(1)饲养及营养,奶牛生命和生产的物质基础;(2)繁殖,生命的延续、品种改良、维持理想的泌乳周期的关键;(3)环境,动物福利、奶牛舒适度、奶牛健康、延长奶牛生命周期的保障;(4)疫病,关系到牛场的存亡;(5)挤奶,奶牛场的日常、核心工作。

作者简介:

邵广(1981-),男,河南南阳人,畜牧师,主要从事奶牛饲养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6-02-23)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