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资源向动漫产业资本的创造性转化

2016-02-04 08:36徐金龙黄永林
民俗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

徐金龙 黄永林



民间文学资源向动漫产业资本的创造性转化

徐金龙黄永林

摘要:民间文学是千百年来老百姓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智慧结晶,作为文化资源宝库,是现代动漫产业资本的源头活水。然而国产动漫既失忆又失语,处在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产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动漫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机遇面前,国产动漫应以内容为主,重塑民间文学传统,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中国文化品牌,达到文化创意制胜,实现民间文学资源向现代动漫产业资本的创造性转化,从而自立于世界动漫艺术之林。

关键词:民间文学资源;国产动漫资本;创造性转化

动漫产业依靠创意人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深厚文化根底为基础,以现代高新科技为手段,以丰厚经济利益为旨归,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把艺术、科技、传媒、出版、商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知识和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它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和创新,因其个性化的奇思妙想和创新体验为产品或服务提供了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体现了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动漫产业“不仅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也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①厉无畏:《总序》,彭玲:《动画创意产业》,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发展动漫产业,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繁荣兴盛来说,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一、困境:国产动漫在内忧外患之中处境尴尬

当下,国产动漫经受着失忆症和失语症的双重困扰,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隔膜得太久太深了。要么抛弃许多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徒然失忆;要么不知道如何将残存的记忆童话式地传达出来,哑然失语。目前,国产动漫还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特色,还没有一部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处在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

(一)内忧:民族化传统的疏离与迷失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国产动漫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国产动漫产业呈现出令人咋舌的增长态势,确实激动人心。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光谷创意产业基地60%都是动漫企业,湖北省绝大部分动漫企业聚集在此。武汉市现有20多所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拥有150多家动漫、游戏企业及相关业务企业,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企业总产值达26.8亿元,动画片年制作能力达2.5万分钟。*张学荣:《武汉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培育3000亿元收入》,《长江商报》,2012-11-29。新华网中部崛起网http://www.ah.xinhuanet.com/2012-10/29/c_113525594.htm。2010年,武汉有4部动画作品在央视播出,如江通动画推出的《福星八戒》,盛泰传媒制作的湖北省首部三维高清动画连续剧《阿特的奇幻之旅》等。2012年,武汉新增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2家、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10家动漫游戏企业入选武汉市首批文化科技融合试点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武汉动漫产值已攀至40亿元,年增速达30%。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表示,按照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6年,武汉动漫企业数量将达到300家,年产值目标300亿元。*刘晓杰:《汉产动漫再登央视去年产值攀至40亿》,《楚天金报》,2013-2-2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whcys/whcys_dmyxzt/201302/t20130220_271234.html。另见:《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武汉打造动漫产业之都》,中国动漫产业网http://www.cccnews.com.cn/2013/0616/31486.shtml。

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派欣欣向荣、红红火火的景象,但实际上却是有些虚火旺盛、内虚外弱。稍加审视可以看到,国产动漫并未完全进入产业化良性发展轨道,依然在迷茫之途徘徊,摇摆在民族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特别是在美、日等动漫强国的挤压冲击下,处境尴尬,饱受诟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派”创作已经式微没落,缺乏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底蕴的创意品牌,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漫制作机构,缺乏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产业化营销网络,缺乏艺术和技术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在发展道路上,国产动漫暴露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即:受众定位偏颇、文化创意不足、产业链条断裂、专业人才匮乏、市场资金短缺、版权保护不力。

特别是在文化创意方面,绝大多数动漫作品往往囿于传统观念,将之定位为小孩子的玩意儿,缺乏想象,创意不足。(1)选题、编剧缺乏创意。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和商业观念,面对丰厚富饶的传统文化资源宝库,动漫创作者们的眼光只是盯着那些他们自认为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而将大量很有童趣的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内容视为糟粕而弃之不顾。选题单调和偏狭,老剧重翻、剩饭再炒,拍来拍去却总是那么几个人物和故事,还加上刻意灌输的教育意味,在内容上就显得呆滞刻板,对受众缺乏吸引力。而且“讲故事”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编写剧本时往往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节奏、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和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缺乏对原有题材的必要改造和现代转化而少了时尚生活气息,以至于受众没有兴趣和耐心继续看下去。(2)动漫形象缺乏创意。动漫角色的外在形象往往不够可爱,同质化倾向严重。而且,动漫角色的性格过于模式化,个性不够鲜明突出,缺乏幽默气质。只有体现出动漫角色性格的立体性和复杂性,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有亲和力。

(二)外患:外来洋动漫的冲击和挑战

与美、日、韩等国动漫相比,国产动漫黯然神伤。高质量的动漫作品并不多见,漫画市场尚未发展起来,衍生产品的开发刚刚起步;而且动漫消费市场长期以来被美、日等发达国家挤占,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外国动漫在攫取巨大的经济利润的同时,破坏了国内动漫播放价格体系,严重冲击和扰乱了国内动漫市场。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青少年在迷恋外国动漫的同时,已经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日美等国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长此以往,如果听任外国动漫的喧嚣肆虐,我们的青年一代就很有可能面临被文化殖民、被同化的危险。外国动漫对青年们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这种来自民众的心理愿望在被输入国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产生自下而上的冲击力,乃至于造成该国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危机。”*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笔者曾做过动漫受众问卷调查*该项抽样调查主要针对武汉市中心城区10-35岁的青少年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兼及研究生,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层次。其中,大学涉及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育、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同时,通过互联网也进一步征集到一些客观数据。,该问卷投放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武汉“妙笔作文”教育培训机构总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情智中学、华中师范大学本部等单位,并通过互联网广泛征集意见。从调查情况来看,动漫受众市场向美、日等国动漫一边倒。最喜欢的动漫,第一位是日本、占54%,第二位是美国、占19%。仅美国和日本占了70%以上,足见外国动漫在青少年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喜欢的原因,第一位是“情节内容更吸引人”。动漫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首推“故事情节”。调查显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动漫相比的优势,最明显的是“丰富的文化底蕴”;阻碍国产动漫发展的,首要的是“题材来源单一(过于传统)”,其次是“故事内容单薄”;国产动漫还存在的问题是“人物脸谱化,教育特征明显”和“太幼稚了”;最适合动漫发展道路的,首推“先漫后动的(偏日)”,其次是“结合中国民族传统元素”。*徐金龙、叶继平:《回归民间文学传统:国产动漫困境中的突围之策》,《文化遗产》2012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J8《影视艺术》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二、机遇:动漫产业扶持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近些年,动漫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进入了“黄金时代”:党和政府正在大兴动漫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以动漫创意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方兴未艾,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动漫产业扶持政策

2004年被视为国产动漫的元年,此后,党和国家在扶持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公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产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创作方向、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同年,文化部成立“支持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发展专项工作小组”,决定实施“民族动漫和游戏精品工程”。2005年7月12日,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中国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0个部委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提出了促进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财政还以专项发展基金予以财力支持。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列为未来五年中国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之一。2009年,国务院出台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亮点之一就是将动漫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2012年2月底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提出:“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民族品牌。”短短几年时间,党和国家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吹响了国产动漫产业大踏步前进的号角,放眼全球,这种力度和决心实属罕见。

国产动漫想要将可能的愿景变成美好的现实,根本在于自身,要勤练苦功,提升内力,走民族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之路,才有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尊重,获得话语权,否则的话永远只是“扶不大的阿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享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正视的一项重大课题。

2002年2月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在京召开,吹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的冲锋号。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组织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8月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了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固然是由我国政府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订的相关国际公约而来,实际上也是我们多年实施的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艺这一文化事业的继续和新拓展。”*刘守华:《推进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两项工程》,《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一项捍卫国家文化根基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向前迈进的一个大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数字化动漫形式进行抢救保护和发掘。同时,动漫以其技术和艺术兼具的特点,适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创新,转化为动漫创意文化产品。近些年来,“保护工程”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已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确定了40个“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评选出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372项,其中民间文学155项、民俗159项,占22.89%;三批扩展项目名录共464项,其中民间文学20项、民俗60项,占17.24%。*国发〔2006〕18号文件公布第一批名录518项,国发〔2008〕19号文件公布第二批名录510项、第一批扩展项目名录147项,国发〔2011〕14号文件公布第三批名录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国发〔2014〕59号文件公布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扩展项目名录153项。参见百度百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plrAmZZKY1WZ0jk-ntVgRV-vVc6ZajW-o0xR0SDEOCUgxNQYPARNQ0NEhnLWx8ZmL1iP7hwuhI5ItOMUHQaa。可见,民间文学、民俗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策:民间文学资源与动漫文化产业的整合创新

动漫艺术从一诞生起,就与民间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动漫艺术莫不是从对民间文学的改编创造中起步的。美国迪斯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于1937年制作的世界第一部动漫长片《白雪公主》改编自德国民间文学的杰作《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开创了世界动漫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文学孕育、成就了动漫艺术。动漫艺术成熟壮大之后,依然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文学资源宝库中汲取养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中国动漫也不例外,早期国产动漫一度形成了声名显赫的“中国学派”,誉满全球,辉煌一时,这不得不归功于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哺育和滋养。民间文学资源不愧为动漫艺术的源头活水,二者有着不解之缘。*黄永林、徐金龙:《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不解之缘》,《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是一个区域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的记载:“与其说它是文学的,不如说它是生活的;与其说它是审美的,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民间文学作为一笔现成的丰厚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厚独特的资源宝库,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娱乐等多重价值和功能,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财富、创造价值。单从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来看,它作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学,具有浓郁的日常生活属性,从无文字的原始社会开始就已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一直是民众表达爱憎情感、理想愿望,评说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最重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有着难解难分的亲密关系,往往水乳交融、合为一体。民间文学作为文化资源,具有资本属性,可以经过社会的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以转化的形式即文化产品来满足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从而由资源转化为资本,产生价值增量效应,乃至开发为文化产业。

对于动漫文化产业来说,在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民间文学是可持创造性转化的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本,具有强大的文化力和生产力,这就是动漫艺术为什么如此青睐民间文学的首要因素。同时,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有着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品质和特性,特别是在大众化、幻想性、喜剧性等方面最为显著,充满着想象、夸张、幻想、狂欢和游戏色彩,符合普罗大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欣赏习惯、精神需要和审美心理,能够赢得最广大的受众市场。世界动漫大师华特·迪斯尼(Walter Disney)深深感受到了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对动画艺术家的重大意义,他说:“将世界伟大的童话故事、令人心动的传说、动人的民间神话变成栩栩如生的戏剧表演……对我来说,已成为一种超越一切价值的体验和人生满足。”*铁剑仙:《经典动漫理念(迪斯尼名句摘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9e91010008qh.html。这句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指出了包含童话故事、传说、民间神话在内的民间文学所独具的魅力和活力及其对动漫艺术创作的重要价值。

每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动漫角色造型,每一部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动漫艺术作品,几乎毫无例外有着一个共同的成功因素,那就是运用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的民俗视听符号、彰显一个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传统、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动漫的文化特质和民族特性主要取决于内容题材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品格的深度与广度,能够真实表现本民族广大普通民众的工作、生活等社会现实或者反映出深刻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振兴国产动漫,务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在动漫语言日趋国际化、通行化以及观众视听感觉日益趋同化的情况下,如何“化”它国的创作经验为我所用,将国产动漫做得好看、耐看、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同时又能在风俗习惯、地域色彩、审美理想、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风采神韵和文化品格。这才是当前国产动漫“后民族化”的真正内涵。在后民族化过程中,国产动漫寻求本土文化资源为其内涵,首当其冲地应将富有民族文化特质的民间文学资源纳入整合创新的视野,应将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挖掘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上,以此打造核心文化竞争力,制定自己的“资源—产品—品牌”战略。首先,吸引精通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创意人才,通过充分整理、深入挖掘民间文学资源来夯实编剧创作的根基。其次,制作出真正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产品去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最后,通过对动漫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积累影响力,最终树立起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韵味、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动漫品牌,在动漫民族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四、前景: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动漫产业资本

国产动漫在对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创新的同时,实现民族特色与全球视野兼顾、情感艺术与科技理性交融、经济利益与文化效应并重,达到内外兼修,将民间文学资源变为文化资本,在本土化、情感化、人文化的民族化基础上,迈向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市场化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了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为国家为社会尽到了它作为一门现代显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和责任,彰显了它的政治、文化、经济、艺术、教育、娱乐的多重价值,展露了它作为文化资本的现实文化创造力。

二者深度融合,互利双赢,艺术上有利于创意制胜,打造动漫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教育上有利于寓教于乐,培育民族精神,激发民众尤其是少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化上有利于文化强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走出去;社会上有利于文化安全,塑造国家形象,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上有利于产业发展,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引领带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此,后民族化的国产动漫在全球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可观的产业利润,重新赢回受众、市场,影响全国乃至于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赵彦民]

作者简介:徐金龙,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讲师(湖北武汉430079);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文化厅委托项目“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民间文学资源与国产动漫资本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CNU14A0300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
文化转型视野下当代中国文化重建途径探究
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
平等价值观念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