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经济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

2016-02-04 17:59赵富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慧课程教育

赵富伟,吴 琼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监察审计处,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论智慧经济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

赵富伟1,吴 琼2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监察审计处,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与试点阶段,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智慧经济对人的思维方式、高校创业教育主客体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回应智慧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路径,即实现理念互通、深度融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高校创业机制与多方互动的支撑体系等方面来完成智慧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构建.

智慧经济;智慧型劳动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014年8月,国务院八部委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发展智慧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经济是以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挖掘、共享、分析、反馈、应用为核心的跨界型、网络型、创新型现代经济形态,集中表现形式为智慧产业和产业智慧化,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高校创业教育主客体关系和环境等,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历史机遇.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创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指明了方向.在分析智慧经济对高校创业教育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回应智慧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意识不足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析概念、探讨渊源、阐述重要性、构建体系等方面,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创业学术期刊和原创性著作;而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推动和实施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许多高校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政策性任务,将创业教育视为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甚至把创业教育办成了为少数学生服务的未来企业家训练班,使创业教育带有功利性和精英性,而不是培养全体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全员教育.

1.2 师资储备不充足,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任课教师基本没有创业教育专业背景和创业实战经验,大部分由“两课”教师、辅导员及其它专业教师等兼任.全国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KAB项目等培养的创业教育师资远远不能满足各高校开课的需求.创业教育类课程的重要特征是突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因此,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综合性、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1]

1.3 支撑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氛围缺失

高校创业教育学院大多数挂靠在学生处、团委、产业处等部门,往往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机构,几乎没有设立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将《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来开设,教学实践过程没有很好地衔接和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业社团活动、创业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没有纳入高校正规课程体系中[2].对大学生创业缺少明确的制度鼓励和引导,导致学生没有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

2 智慧经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

创新型经济、学习型经济、知识型经济和超越型经济是智慧经济的四个要素,对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是广泛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智慧的运行速度”、“智慧的组合和创造”决定企业创造财富的速度和企业的命运,要求从业者具备技术创新和运用的素质和能力.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人的思维方式、教育主客体关系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高校创业教育是新经济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高校创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和市场一线紧密衔接,从而导致智慧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被放大,更具有显著性和代表性.

2.1 智慧经济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智慧经济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形态,将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感性认识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爆发式增长,打破了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中形成的标准思维和“真与假”、“是与非”、“黑与白”的绝对化判断,拓展和深化了创业教育学科思维的范畴,促使人们的思维从封闭向开放发展、从静态向动态迈进,激活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拓宽了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外延,提高了创业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2 智慧经济对高校创业教育主客体的影响

智慧经济强调主体的创造性、主客体关系的和谐性,同样反映到高校创业教育领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知识创新为主题展开互动和沟通,教育主客体都可以享受到知识创新、技术创造带来的乐趣.基于大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等通过移动终端,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教学模式将逐步改变人们的受教育形式,微信、微博、QQ、MSN等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使信息的获取更具便利性、共享性、快捷性.创业教育的主客体围绕知识创新项目,通过虚拟网络重新组合,由本校和外校、省内和省外、国内和国际等不同领域的创业实践者、专家学者和受教育者组成.

2.3 智慧经济对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的影响

智慧城市建设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资源,将改变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环境卫生、工商业活动等情况,逐步孕育出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拓展人类的生存环境,给人们带来开放性的选择和自由,使高校创业教育不再囿于课堂、拘泥于形式、止步于校门,打破封闭的实施环境,使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失去强制性.同时,从信息社会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个体不再局限于通过图书、期刊、广播等渠道获取信息.但是各种网络信息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呈现出碎片化、拼图化、片面性、狭隘性的特征,对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认同等产生冲击,甚至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意志羸弱、道德沦丧,使创业教育在多种选择面前失去了魅力,导致了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同困境[3].

3 高校创业教育回应智慧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路径

3.1 理念互通,加快高校育人思想的转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个体的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教育层次、创客教育等方面积累了先进经验,对引导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思想进步有借鉴作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理论导向型和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旨在研究和实践企业家精神;英国创业教育分为“启蒙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层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培训环节,也为职场人士提供“回炉”教育[4].目前为止,全世界建立了超过1 400个创客空间(MakerSpace),在美国已经有多所中小学实施创客教育,而在中国创客教育还处于理论认识阶段[5].创客教育在高校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Consumer)转换为创造者(Creator)的转变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6].以信息技术融合为基础的“创客教育”为“互联网+创业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指引了新方向、开辟了新领域[7].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偏向权威化和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强调受教育者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而不是主动调适,很难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潜能对社会环境加以改造,这与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理念和导向上的冲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管理者及教师必须认识到高校创业教育是智慧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建设、科技文化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全社会、全体师生即其他人员的全员教育,高校创业教育要将学生专业项目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密切结合;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企业家精神塑造是伴随个人终身成长的连续过程,高校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计划实践中,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3.2 深度融合,建设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互联网+”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互为补充,促进创业教育与社会融合、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课程组织上,采用普及式和重点式两种模式,将创业课程纳入专科、本科、研究生各高等教育阶段、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有选择地在一些专业重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形式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结合、现场授课和网络自学互为补充的方式,鼓励学生在MOOC等平台上自学相关创业课程,并取得结课证书,作为抵扣学分的依据;在课程类型上,将创业意识激发类课程、创业精神培养类课程、创业知识传授类课程和创业实践能力训练类课程相结合,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项目、参与创业计划、入驻创客空间、从事创业研究.同时,将创业教育延伸和融渗到第二课堂,积极建设符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重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参观访问、企业家座谈、心理测试、模拟创业等.在课程学分管理方面,实施专业课程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互换、线上与线下创业类课程学分互抵、创业实践项目成绩与创业理论学习成绩互认.

3.3 权责分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机制

高校创业教育为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战略输送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高校作为众创教育的实施主体要积极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挖掘和打通各种渠道,贯彻和落实各项创业教育政策,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普及模式和创业项目孵化的精英模式有机结合,形成开放、高效的创业教育管理和实施机制.学校层面成立“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相关创业教育政策方针全面指导创业教育建设工作,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学籍管理、学分置换、教学工作考核机制等;各二级学院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小组,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咨询、策划、模拟实践等;以处级建制成立创业学院或创业教育中心,负责课堂理论教学、创业项目实施指导、对外联络和筹措资金等.设立种子基金、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奖、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等,实现创业教育全程、全员、动态化监督、管理与评价[8].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协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品牌,形成民主、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3.4 多方互动,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战略,政府要加大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需要扎实推进政府相关创新创业政策,引进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KAB、SYB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进行相关创业培训,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力量维持良好的网络秩序,加强“政府、高校、企业”多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对自主创业的学生给予全程跟踪、全面帮扶、全方位指导的一站式服务.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强化产学研中心、创业孵化器、社会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让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实习,切身体验企业的运营和生产过程,亲临岗位进行实战操练.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创业项目指导教师为单位,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学生以周记的形式向教师汇报以上表现,教师要做到及时批复、快速解答、远程指导.同时,平台内设立社会账号,引进社会风险投资,科学评估学生的创业项目,衔接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使各种社会力量有机会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发挥不同创业教育支撑角色的作用,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孵化服务体系.

4 结 论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新经济态势下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阵地,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满足智慧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参照.从理念、课程、实施、资源等方面着手,树立全员全面全程育人理念,构建线上和线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通的课程体系,搭建完整、完善、完备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与实施平台,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各方面力量聚心凝力、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将有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改革的进步.

[1]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2] 杰弗里·蒂蒙斯.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9.

[3] 芮国星.信息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杜 薇.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策[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10.

[5] 李小涛,高海燕,邹佳人,等.“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从基于项目的学习到创新能力的培养[J].远程教育杂志,2016(1):32.

[6] GONG ZHI WU,WU DI, CHEN YANG JIAN, et al. The NMC Horizon Report: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EB/OL].[2014-10-08].http://beespace.net/blog/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4-nmc-horizon-report-he_FINAL.pdf.

[7]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0.

[8] 牛翔宇.上海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10(5):84-86.

OnColleg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underIntellectualEconomyMode

ZHAO Fu-wei1, WU Qiong2

(1.Supervising and Auditing Offi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Hangzhou 310018, China; 2.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raining Center, Zhejiang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t is still in its start-up and pilot phase with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Based on the impact analysis of intellectual economy on people’s thinking mode, and that of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the objec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ath of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iming to meet the talent demand of intellectual economy development, which involves concept inter-work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s well as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 so as to build a support system for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conomy; intelligent laborer;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2016-09-13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资助项目(2014SCG103);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M15JC05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6SCG341);浙江省社科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6N58M);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XGJ-201603)

赵富伟(1986-),女,吉林辽源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G642

A

1008-536X(2016)12-0082-04

猜你喜欢
智慧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