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致辞里的“国际政治”

2016-02-04 03:08湘溪
世界知识 2016年2期
关键词:朗德卡梅伦枪支

湘溪

岁年更迭原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对普通人来说,不过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天增岁月人增寿,而对于各国政要们来说,大抵是要发表“新年致辞”为新年定调的。

2016年辞旧迎新之际,主要国家领导人新年致辞的调门低沉了许多,主题词大多是“反恐”与“和平”。2015年,恐怖主义成为世界挥之不去的梦魇,巴黎两度遭遇恐袭,难怪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新年致辞中宣称,经历“痛苦和抵抗”的2015年,2016年将是“英勇和希望”的一年。法新社注意到,奥朗德发表新年致辞的地点——爱丽舍宫拿破仑三世厅,正是2015年初《查理周刊》遇袭和11月13日巴黎再度遇袭之后,他两度发表演讲的地方。恐怖阴影并未消散,奥朗德警告法国国民说:“我需要对你们说出真相:我们并未和恐怖主义说再见,威胁依旧处于最高水平。”

恐怖主义猖獗,全球同此凉热,远隔重洋的美国也概莫能外。按照惯例,美国总统不发表新年讲话。不过2016年1月1日,奥巴马在每周例行讲话中,谈到自己的新年计划时表示:“如果国会有些作为,我们的孩子们就会免受枪支暴力的伤害。”整篇讲话几乎都在谈“控枪”,讲话的调子有些沉郁,他甚至谈到“未能完成任务”遏制美国的“枪支暴力泛滥”带给他的挫败感。枪支泛滥已是美国的痼疾,背后也不乏恐怖主义的狰狞面孔,2015年12月2日美国加州南部圣伯纳蒂诺那起造成14人遇难的“枪击事件”,被认为是9.11后美国本土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其凶手就是受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蛊惑。

从各国政要们的新年致辞里,的确能够读出当今的“国际政治”。恐怖主义阴影也折射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新年致辞里,只不过是以“伊斯兰国”肆虐造成的后果——难民危机问题为焦点出现的。当然,默克尔的讲话还是以传递“正能量”为主。她强调了难民带给德国的机遇:“我相信,如果加以正确的处理,大量难民涌入及其融合将成为明天的机遇。”当然,这番话也是说给那些涌入德国的难民们听的,所以今年德国首次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有阿拉伯文和英文字幕的新年致辞视频。新年伊始,难民问题继续发酵。德国西部城市科隆近期传出近百名女性遭性骚扰的消息。这一消息震惊德国,默克尔指示彻查严办,但政界领袖也警告勿因反对难民而将他们当做“代罪羔羊”。

“重要的是,我们不可以被分化!”默克尔总理在新年致辞中的这句话,虽是对那些“仇外”的德国人说的,但在英国首相卡梅伦听来则可能有一丝嘲讽的意味。在新年致辞中,卡梅伦用“颠覆时刻”形容2016年,因为这一年英国将迎来是否保留欧盟成员国资格的全民公投。对于债务危机、恐怖威胁、难民危机等诸多麻烦缠身的欧盟来说,英国的举动多少有点“添乱”的效果。不过卡梅伦发誓说,他将赶在公投前,努力解决英国与欧盟关系中的麻烦。看来这位英国首相在2016年还有“坎”要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2016年是“考验我们气魄”的一年。

同样是麻烦缠身,但一直以强人面目示众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面临杜马选举的重要时刻和难以摆脱的经济困境,但新年致辞的调门似乎显示出一种“轻松”:“我们怀着喜悦、希冀和迫不及待的心情等待着这一刻,我们相信它是美好与光明的。”他还对坚守岗位的俄罗斯人表示感谢,特别提到了在叙利亚的俄军士兵。然而,新的一年意味着什么,普京自然冷暖自知。

南非总统祖马在新年致辞中说,2015年南非人民在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2016年南非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消除不平等﹑贫困和失业。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的新年致辞更加务实,他表示在2016年肯尼亚将启动建造8000公里柏油路的计划,并继续努力构建公平﹑透明﹑负责任和包容的社会。

已经发表过三次新年演说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年的讲话依然备受世界关注,他表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是首要任务。各国媒体还注意到,他在演说中避免明确谈及核武计划。然而1月6日,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引发世界舆论的谴责和担忧。

各国领导人的新年致辞如同一个个“风向标”,对它们的倾听与思考,也成为人们解读新一年国际政治走向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朗德卡梅伦枪支
巴西成为全球因枪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吉朗德露天煤矿高耗水量计算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