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16-02-05 00:19陈松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

陈松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1)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陈松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分析当前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综合总结分析医院目前的医疗器械维修的状态,找到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随着管理措施的一步步实施,医疗器械的报修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医疗器械科室使用着和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明显提高了。结论: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潜在概率,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医疗工作整体效率和患者的健康质量。

医疗器械 维修管理 现状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升高,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先进的医疗设备往往代表着甚至决定着一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其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所以各大医院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的医疗服务[1]。然而,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检测结果。随着大量精密设备的引进,面对现阶段水平偏低的维修手段和维修质量,医疗器械的维修以及维修管理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挑战,因此针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如何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1.医疗器械维修及维修管理现状

1.1 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很多医院不能意识到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所以医院聘用的维修人员或者当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启用的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而正是由于这种低门槛的启用条件使得整体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学历基本上只有中等学历,他们具备的维修知识和经验基本上来自于师傅的传授或者自己从实践中积累而来,掌握的技术和方式较为落后和单一[2]。又因为视野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设备出现重大事故时,思考方式陈旧,思维跳跃转换能力较差,难以发挥维修的潜能,会浪费很多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

1.2 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的不重视

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器械正常使用和精度保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即时发现问题和潜在故障,从而能降低医疗器械的故障发生率,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4]。然而大量实践表明,我国大多数医院并不重视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医院没有制定或者没有标明相关设备使用的标准操作规范和日常设备维护检查,也没有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调试检测,这将影响设备的精密度和使用年限,甚至会留下故障隐患。

1.3 维修技术不先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大,医疗器械被不断开发和应用,医院的医疗器械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然而相对应的维修技术却跟不上医疗器械更新换代的脚步。新的医疗设备更多的结合了物理学、电子、机械、化学、自动化等各个领域,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器械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深[5]。目前医疗器械的维修人员并不接受能到如此专业和全面的技术培训,具有的仅仅是相对传统的维修技术和经验,这无疑成了器械维修的一大挑战。所以,当医疗器械发生经验之外的故障时,维修人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问题,或者不能彻底解决。传统的维修技术效率低,一旦大型先进医疗器械发生重大,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

1.4 维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医院,虽然对医疗器械有相对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多以规章制度为主,只作为一个形式上的存在悬挂在医院的墙上,并没有深入实践执行,也没有定期考核维修保养人员的技能,使得医疗器械维修不规范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在国内没有专门致力于医疗器械维修的机构,如果仅仅依靠医院进行医疗器械的保养、维护和维修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则显得有些片面性[6]。所以,就目前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很不完善甚至不规范,导致医疗器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受损,影响病情诊断,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医院的信誉。

2.医疗器械维修及维修管理对策

2.1 加强维修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也在推陈出新,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7]。邀请技术开发人员对新技术进行介绍和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使维修人员更快的了解并掌握新型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维修水平,并分享给其他维修人员,促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相互交流,整体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水平。当然,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设置相关考核制度,考核合格的人员才具备从业相关器械维修的资格。

2.2 确保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

明确规定医疗器械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事项,要求每一位使用者执行,并安排监督检查工作,如每天要检查设备的电源电压,设备使用前检查仪器状态,使用后对设备进行整理清洁,做好仪器的维护措施。同时,医院组织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排除潜在故障,检查仪器部件的磨损程度,这样可以降低仪器故障的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并且,定期对设备进行精度校正,及时更换设备的相关零件,升级检测软件,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2.3 鼓励新型维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由于维修技术跟不上新型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速度,我们更需要鼓励创新型的维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医院或者政等相关机构,组建完善的技术开发团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大新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实行奖励政策,对新开发的技术大力支持,以鼓励和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此外,我们应当逐步建立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以提供更加全面、先进、高效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手段。

2.4 完善和规范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

对医院原有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严禁书面形式上的规章制度,而是完善相关器械的具体日常保养、定期维护检查、潜在故障维修注意事项等。另外,提高启用维修人员的门槛,对于医院聘用的维护人员安排学习交流的机会,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在竞争的聘用环境中,带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医疗器械维修的记录工作,分条详细记录原因及注意事项,归类存档,实现医疗器械维修的存档管理。鼓励医院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提高管理能力,鼓励建立创新型维修管理制度,健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8]。

3.小结

在进行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时,切实做到真实可靠,深入实践和全面学习,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能够提高我国医疗器械维修行业的整体水平,能够发挥维修的最大潜能,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延长,使设备的诊断结果真实可靠,能够提高医院的信誉,能够为患者提高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总之,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能够合理有效地提高医疗器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能够促进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邝玉妍. 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对策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10(23):192.

[2] 解其芝.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及管理难点之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4(9):175-156.

[3] 滕宏烨. 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4(14):47.

[4] 侯俊红, 邱凌梅, 解军燕, 辛海艳. 谈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8(36):145-149.

[5] 李伟. 现代医院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医学装备, 2009,6(12):26-28.

[6] 周忠军.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1(35):80-82.

[7] 黄燊强. 医疗器械使用维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5(11):63-64.

[8] 袁鸿霸.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构[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20(24):234.

1006-6586(2016)11-0111-02

R197.39

A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