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16-02-05 11:31孟津鑫郑建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数据录入卫生统计统计数据

孟津鑫 郑建中

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孟津鑫 郑建中

旨在阐述信息技术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作用,剖析并总结和展望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领域中的应用方向和实践方法,为卫生统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卫生;统计;信息技术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的重点,高效便捷准确的数据采集与深度挖掘的数据分析对于充分发挥卫生信息化建设服务决策和支撑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现状

卫生统计业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明显复杂化、采集范围和采集指标大大扩展,对卫生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1]。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出现,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卫生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2]。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结合越来越密切,已深刻地影响了卫生统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 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卫生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卫生统计工作主要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调查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信息发布,包括统计调查内容涉及到数据录入、审核、传输、存储、管理、分析、发布等各个环节[3],下面主要通过这5个模块来介绍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对象管理系统化 调查对象是指接受调查的各个单位。手工管理调查对象信息繁琐且容易出错。计算机管理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维护,能显著提高统计调查的设计效率。使用计算机管理调查对象,可包括调查对象的名称、单位性质、单位地址、行政区划、机构类别、负责人联系电话、开业时间等多项信息。实现系统信息与调查对象实际情况实时同步、快速地增删改调查对象信息、根据调查主题灵活地筛选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更细化 统计调查内容主要是指根据调查需要来确定调查项目。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可极大地丰富统计指标的内容。通过计算机辅助录入减少填报工作量后,常用的汇总数据可拆分为更细的分项指标进行收集。如:卫生技术人员可分为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检验技师、影像技师等多个细项。床位使用率通过展开床位总日数和占用床位总日数自动计算获得。在减少了录入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采集的数据量。

2.1.3 报表分发自动化 传统的统计调查,需要将纸质调查报表分发给各调查对象,流程繁琐且浪费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网络方式来交换报表信息及数据信息,快速方便,能极大地提高统计数据的采集效率。

2.2 数据采集

2.2.1 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是指调查对象录入调查信息的过程。采用计算机辅助录入可减少录入的手误、加快数据录入速度。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录入技术包括:

(1)多选信息使用代码组辅助录入,如行政区划,使用下拉条辅助录入;

(2)日期信息通过图形化的下拉框辅助录入;

(3)指标间的交叉运算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

(4)基本信息做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如机构名称、机构地址、机构所属类别等信息;

(5)录入本期数据时,同时提示上期录入数据,方便核对。

2.2.2 数据审核 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准确的卫生统计数据是进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依据。信息技术在数据审核应用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在数据录入源头进行质量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给出动态提示;

(2)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立即返回给调查对象重新填写,主要的数据审核手段包括:①与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比较,判断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如: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的审查。②与本单位上期数据比较,判断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如:年收入、机构总人数等指标的审查。③指标完整性核查。对一些必须填写的项目,采取强制填写措施。不填写完整,不允许上报。④指标规范性核查。除了通过代码组来保证数据录入的规范性以外,还能建立更高强度的核查机制。如:门诊总人次不应为负数、乡镇卫生院门诊人均费用一般不应高于1 000元、三级医院门诊人均费用一般不应高于3 000元等。

2.2.3 数据上报 被调查单位需要将调查结果通过某种信息载体,传递给调查方。信息技术在数据上报方面的优势体现在:

(1)数据通过网络报送,高效、快捷;

(2)数据通过网络实时报送,降低了数据报送延迟的风险;

(3)电子数据长期保存,调查单位可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历史数据,提高信息利用率;

通过网络报送电子数据,免去了被调查方与调查方传递纸质材料的时间投入、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同时,上级单位能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下级单位能更及时地报送、修正填报数据。

2.3 数据存储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明显复杂化,采集范围、采集指标都大大扩展。统计数据的使用价值明显提高,数据的可重复使用、持久化存储、实时更新、多重备份等需求日益突出。

目前,卫生统计直报数据采用部省两级部署。从应用和功能出发,在省级卫生厅内建立适度超前并具有良好扩展能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省级平台通过互联网与部级平台交换信息。实现数据的分级存储、分级利用、多重备份。

2.4 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在卫生统计数据分析上的应用,提高了数据查询的准确性、方便性。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卫生统计数据越来越多,手工整理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使用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查询技术,可极大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加工,提炼关键信息,是采集统计数据的最终目标。通过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如:查看卫生人员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机构、不同人员类别上的分布情况;查看不同等级医院的门诊人次比例、次均费用高低、药占比情况;查看各地区不同病种历年的收治情况、费用情况、平均住院日情况、治疗质量情况等。这些信息都能很好地辅助于卫生统计决策。

2.5 信息发布

体现统计工作价值的关键在于服务。服务对象不仅在于卫生统计部门,也应包括社会各界及各行各业。

对内,统计数据应服务于卫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对外,统计数据应通过统计年鉴向社会各界公示。

通过信息技术、统计理论,从统计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自我增值。一方面服务于卫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另一方面,支持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数据质量。

信息的处理、传输成本和效率将不再是制约卫生统计数据应用于统计实践、促进健康医疗的主要障碍。应该通过统计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使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广泛应用高新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度。

3 新技术展望

3.1 云计算与卫生统计结合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使得中心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4]。更进一步的理解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5]。

现阶段,随着统计信息的不断发展,数据也变得越来越臃肿,海量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将变为非常昂贵的事情;云计算时代,这些庞大的数据只用被保存在本地,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联合运算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云计算时代,统计数据的报送工作,更多是实现与各云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为主;通过构建信息交换标准,实现各云平台与统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并不以明细数据交换为主,充分发挥云计算平台优势,统计信息平台只用接收其他云平台的数据计算结果即可[6]。

如:某医院诊疗人次;并不是将本医院所有的诊疗个案交换给统计信息系统,只需其所属云平台将该医院的诊疗人次计算汇总后,将结果交换给统计信息系统即可。

3.2 统计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

统计理论是数据挖掘的基础,信息技术是实现工具。两者结合能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用尽可能少的体力劳动,获取尽可能多的关键信息。

随着统计理论方法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各类统计方法(如:异常值检测、聚类分析、决策树、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分析等)来分析采集的卫生统计数据变得不再那么困难[7]。数据挖掘是对已有统计数据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基础。统计工作水平的高低由此可充分体现出来。

虽然统计数据的利用相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如:数据的图表结合展示、数据分析报告与word、excel的交互、KPI指标界面的建设、统计数据与地理地图的融合、数据的层层钻取等[8]。先进的信息技术总是能极大地促进统计工作的开展,带领统计数据的利用步上一个新台阶。

[1] 徐勇勇,刘丹红,王霞,等. 我国卫生统计现状与挑战[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1):14-19.

[2] 周红,薛明,胡建平,等. 卫生统计工作与卫生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2):21-24.

[3] 钟鸣. 卫生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2):21-24.

[4] 许德泉,郝惠英. 对云计算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4):32-35.

[5] 屈晓晖,李岳峰,杨龙频,等. 国家卫生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初探[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4):286-291.

[6] 张姝颖.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卫生统计科学发展[J]. 管理学家,2011(9):29.

[7] 高集荣,田艳. 统计信息系统与统计信息技术[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4):100-102.

[8] 杨鑫. 浅谈Excel在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J]. 通讯世界(下半月),2015(12):283-284.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sp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ealth Statistics

MENG Jinxin ZHENG Jianzho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1,China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health statistics,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prosp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tatistics application direction and practice method,for health statistics workers.

Health,Statistic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P311.13

A

1674-9316(2016)23-000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02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猜你喜欢
数据录入卫生统计统计数据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新医疗背景下卫生统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思考
基于SPSS软件在市场调研中的数据录入方法
面向海外数据库的一种通用数据录入方法的研究
浅谈加强卫生统计工作的作用及措施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基于SPSS软件在市场调研中的数据录入方法
我国卫生统计的深化与改革探讨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