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早产患者的治疗体会

2016-02-05 11:31莹白封秀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胎膜早产

赵 莹白 桦 封秀梅

30例早产患者的治疗体会

赵 莹1白 桦2封秀梅3

目的 探讨早产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早产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本组30例分娩患者中,经阴道分娩者9例,阴道产钳助产者2例,剖宫产者19例;新生儿窒息者4例,肺部感染者3例,颅内出血者2例,NRDS者1例,其中新生儿存活31例,存活率为96.88%。结论 对早产患者行合理处理,可提升新生儿存活率。

早产;治疗;处理方法

早产患者是指妊娠满28周但少于37足周的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为1 000~2 499 g,且各器官发育未成熟[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0例早产妇女,对其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早产者共30例,妇女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24±2.18)岁,其中<35周者17例,>35周者13例;胎膜早破12例,双胎2例,臀位3例,习惯性早产2例,其他原因11例。全部患者均行住院治疗。

1.2 方法

1.2.1 抑制宫缩药物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子宫平滑肌中的β2受体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活动,延长妊娠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糖升高、血钾降低等,孕妇有合并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应慎用[2]。目前常用药物如下:利托君,150 mg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液,稀释成0.3 mg/ml的溶液,静脉滴注,滴速维持在0.15~0.35 mg/min,并于48 h内滴完,待宫缩抑制后持续滴注12 h,再改成口服10 mg/次,4次/d;沙丁胺醇,首次剂量为4.8 mg,以后每隔8 h服用2.4~4.8 mg,口服,待宫缩抑制时停药[3]。(2)硫酸镁:可抑制子宫收缩,镁离子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拮抗钙离子对子宫收缩的活性。使用时将16 ml的25%硫酸镁加入100~250 ml的5%葡萄糖液中,于30~6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再将20~40 ml的25%硫酸镁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液中,维持1~2 g/h的速度滴注,待宫缩停止[4]。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尿量变化和膝反射。(3)钙拮抗剂:可选择性地减少慢通道的Ca2+内流,干扰细胞内的Ca2+浓度,影响细胞功能,从而抑制子宫收缩。常用硝苯地平,5~10 mg/次,3次/d,舌下含服,注意观察孕妇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禁止与硫酸镁合用。(4)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并抑制前列腺素释放来抑制宫缩。常用吲哚美辛,首次剂量为25 mg,每隔8 h服用1次,并于24 h后改成每6 h服用1次。但当前列腺素合成酶缺乏时导管可能过早关闭,导致胎儿血循环障碍,应谨慎使用,必要时仅能短期(不超过1周)服用[5]。

1.2.2 控制感染 感染的主要诱因就是早产,应用抗生素治疗对早产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泌尿道感染、羊水细菌培养阳性或阴道分泌物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的患者。

1.2.3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于早产妊娠期小于35周的患者,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24 h~7 d,促胎儿肺成熟,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下降。患者可于分娩前应用地塞米松,5 mg/次,3次/d,肌内注射,连用3 d;或应用倍他米松,12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2 d[6]。如情况紧急时,还可经羊膜腔内注入l0 mg地塞米松,并对羊水胎儿肺成熟度进行检查。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本组收治30例早产孕妇的分娩方式如下:经阴道分娩者9例,约占30.00%;阴道产钳助产者2例,约占6.67%;剖宫产者19例,约占63.33%,其中阴道分娩时受阻而转至剖宫产者3例。

2.2 早产儿结局

本组30例分娩妇女共计32例新产儿,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者4例,肺部感染者3例,颅内出血者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者1例;新生儿存活者31例,存活率为96.88%。

3 讨论

早产主要表现为子宫收缩,开始为伴有少量阴道流血与血性分泌物的不规则宫缩,逐渐发展为规则的宫缩,与足月临产时相似,主要为胎膜早破,宫颈管逐渐消退后扩张。患者通常伴有晚期流产、早产史及产伤史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少量的阴道流血或阴道流液。通常早产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需要与妊娠晚期的生理性子宫收缩相鉴别。正常的生理性子宫收缩表现通常无痛感、无规则,无宫颈管消退;对孕妇妊娠期满28~37周时当发生规律宫缩20 min内大于4次,伴有宫颈缩短大于75%,宫颈扩张超过2 cm 时可诊断为早产临产[7]。

对早产孕妇患者治疗时,应注意如临床检查胎膜未破,无胎儿窘迫,胎儿存活时应抑制宫缩,尽量继续维持妊娠。如胎膜已破,当早产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首先,早产者应选取左侧卧位,可以减少自发性宫缩,增加子宫血流量,促进胎盘对氧,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适当选取抑制宫缩药物,并注意控制感染,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时可作会阴后—侧切开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等[8]。总之,给予早产妇女合理的处理方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新生儿存活率。

[1] 马玉燕,郭艳艳. 各类早产的治疗原则[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3):170-172.

[2] 于丽霞,李叙华,徐琳瑛. 关于药物治疗先兆早产指征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93-394.

[3] 朱卫怀. 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50例临床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205.

[4] 耿宇宁. 利托君抗早产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J]. 医学综述,2011,17(18):2811-2813.

[5] 朱立新,谭毅. 宫缩抑制剂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2):181-184.

[6] 林树荣,林茜婷. 探讨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147,153.[7] 张爱荣,陈丽君,荣风年. 妇产科诊疗思维技巧[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0-262.

[8] 冯晓霞. 先兆早产的治疗及护理36例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721,729.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Premature Patients

ZHAO Ying1BAI Hua2FENG Xiumei3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Qiqiha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China,2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Qiqiha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China,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Qiqihar,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reterm labor. Method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premature women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re were 9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in 30 cases,2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19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4 cases of neonatal asphyxia,3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2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NRDS in 1 case,of which 31 cases of neonatal survival,the survival rate was 96.88%. Conclusion Reasonable treatment of preterm labor can improve neonatal survival rate.

Premature delivery,Treatment,Approach

R714.2

A

1674-9316(2016)23-005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29

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胎膜早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