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评价

2016-02-05 20:57许萌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静脉炎成功率肢体

许萌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评价

许萌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河南南阳473000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个体化、规范化PICC相关健康教育,并与历史数据比较PICC置管成功率和留置导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PICC相关健康教育,患者对PICC导管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置管成功率达98.6%,高于健康教育前的72.4%;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3.7%,低于健康教育前的12.2%血栓形成、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顺利完成6~8个化疗疗程。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的个体化PICC相关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导管置管成功率,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保障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健康教育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生存环境的恶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输注高浓度的抗肿瘤药物,来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延缓肿瘤蔓延。化疗药物因剂量大、浓度高、需反复多次输注,对患者血管破坏很大,因此,建立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2]。PICC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静脉输液通路,它是将一种特殊材质的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直达上腔静脉中下1/3处,利用此处高流量血流,快速稀释药液,降低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3]。虽然PICC导管具有安全、便捷、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实际应用中总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将对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PICC相关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化疗并留置有PICC导管的乳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4~71岁,平均年龄(48.3± 4.3)岁。采用导管品牌:美国巴德导管48例,箭牌导管25例,BD导管31例;规格为为4Fr导管82例,5Fr导管22例,穿刺血管:贵要静脉53例,肘正中静脉31例,头静脉20例,均采用3M公司10cm×10cm透明敷贴固定。

2 健康教育措施

2.1置管前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PICC导管相关知识匮乏,导管置入术又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患者受学历、认知能力、经济条件、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反应。对此,护士应首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原因,然后根据患者认知能力,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PICC导管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对患者损伤小,可带管出院等优点,使其接受该项操作;另外还要向患者介绍成功患者认识,相互分享治疗效果,告知患者置管步骤,使其对操作有一个基本了解[4];还应告知患者注意将要置管肢体清洁卫生,穿宽松衣物等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告诉患者置管护士经过专业学习且经验丰富,以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

2.2置管中健康教育

嘱患者做好置管准备,协助平卧于床一侧,置管侧肢体外展与躯干呈90°角[5],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移动肢体,避免污染已消毒区域,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放松肢体,避免过度紧张而造成痉挛,影响穿刺和送管。置管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生命体征,也可采取与患者交谈等方法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避免因患者紧张而影响穿刺成功率,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3置管后健康教育

置管成功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①穿刺点出血:导管留置后应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对穿刺点进行适当加压包扎,特别是曾经反复送管的患者,加压包扎后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置管侧肢体,并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肿胀等症状,发现出血应立即通知当班护士,并进行紧急止血处理。②肢体肿胀:穿刺24 h后,穿刺点无明显出血,便可解除加压包扎棉球,术肢可进行洗脸、刷牙、进食等简单日常生活活动,也可进行适当握拳、旋腕等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静脉回流,避免发生肢体肿胀[6]。③预防静脉炎:日常生活活动及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会对导管及术侧肢体造成损伤,但应告知患者避免用术侧肢体提重物、测血压等活动,而且防止剧烈活动,增加导管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一旦出血延穿刺血管走向的条索状红肿、疼痛,应考虑静脉炎的发生,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也可局部涂抹喜辽妥软膏[7],积极控制静脉炎的进展,若得不到控制,将影响导管正常功能甚至必须拔除导管。④血栓形成:导管使用后应用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内药物,然后在用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避免导管血栓形成。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打喷嚏等能够使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的活动,避免用术肢参与劳动或体育活动等,避免血液返流至导管内,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⑤预防导管感染:向患者进行预防感染的健康宣教,提高其防感染意识,告知患者不可自行换药,不能自行去除透明贴膜,防止操作不当污染穿刺点,造成导管感染。教会患者带管洗澡方法,可固定后导管延长段后用保鲜膜包扎导管,再用透明胶带封闭保鲜膜两端,洗澡结束后立即去除保鲜膜及透明胶带,若透明贴膜有卷边、打湿现象,应立即消毒穿刺后后更换贴膜。若出现导管感染症状,应积极进行细菌培养,指导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反复感染,不能控制者,应拔除导管后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

2.4出院指导

患者可带PICC导管出院回家,在出院期间,如何进行PICC导管的自我维护,对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①自我保护:出院后没有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导管意外拔除发生率较高,出院前护士应教会患者自我保护导管的方法,比如运用丝袜固定导管延长管,穿宽松衣物,休息时避免长时间压迫术肢等,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②导管维护:嘱患者出院期间按时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定期更换无菌贴膜,并重新进行封管,避免长时间不用导管造成导管堵塞。教会患者进行术侧肢体清洗方法,使患者注意个人卫生。③导管观察及紧急情况处理: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导管,包括导管是否存在脱落,贴膜是否需要更换,导管是否出现断裂、破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是否有轻度静脉炎等症状,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医,接受正规处理[8],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④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出院期间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若出现导管脱落现象,不可自行送管;洗澡时应采取淋浴,不可进行盆浴;避免高强度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压迫术肢等等。

3 效果评价

通过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的PICC相关健康教育,置管前患者均已对导管操作步骤及应用导管目的有所了解,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术中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穿刺操作,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分别达98.8%和 98.6%,与历史统计数据(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73.7%和72.4%)比较,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均有大幅度提升,有效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置管成功后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对PICC导管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仅为3.7%,与以往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前(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仅为12.2%),比较明显降低。系统健康教育前,血栓形成、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1%,系统健康教育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均明显降低,均顺利完成6~8个化疗疗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充分说明了PICC导管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运用PICC导管进行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还有效保护了患者血管,避免了因化疗药物外渗而对患者血管及组织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及疾病治疗的认识,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强了导管自我维护知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均有明显效果。

[1]王景花.个性化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11-112.

[2]李荣.PICC患者置管期间的管理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436-437.

[3]易芳.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3,3(8):374-375.

[4]宋红荣.强化全程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2):321-322.

[5]范爱飞.PICC门诊带管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原因分析与处理[J].护理学杂志,2010,29(5):788.

[6]张海燕.肿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6,1(2):141-144.

[7]单慧斌.肿瘤患者留置PICC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27-228.

[8]李建丽.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10(36):510-512.

PICC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XU Meng
Department of Mammary Gland and Thyroid Gland Surger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PICC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planned,individual and standardized PICC relevant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habits,educational background,cognitive ability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the PICC catheter success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during indwelling catheter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patients for PICC catheter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implementing systematical PICC relevant health education,and the success rate of catheter reached 98.6%,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health education,(72.4%),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health education(3.7%vs 12.2%),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thrombogenesis,catheter obstruction and phlebitis obviously decreased,and 6~8 chemotherapy treatment courses were finished successfully.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al and individual PICC relevant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of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atheter,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 relevant complications,prolong the usage life of catheter,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PICC;Health education

R473.73

A

1672-5654(2016)07(b)-010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103

许萌(1988.2-),女,河南南阳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2016-04-11)

猜你喜欢
静脉炎成功率肢体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肢体语言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