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核酸检测筛选阳性献血者的跟踪采样技巧

2016-02-05 20:57李玉琪钱惠忠江苏省无锡市中心血站江苏无锡214021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窗口期无锡市血站

李玉琪,钱惠忠江苏省无锡市中心血站,江苏无锡 214021

浅述核酸检测筛选阳性献血者的跟踪采样技巧

李玉琪,钱惠忠
江苏省无锡市中心血站,江苏无锡214021

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输血,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应用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是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的重要一环。无锡市中心血站在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筛检血液的实践中,成功地阻止了一例HIV“窗口期”血液的发放,该文就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筛选出的阳性献血者跟踪采样的实践情况作一介绍。

核酸检测;追踪分析;沟通技巧

输血是传播HIV的重要途径之一,防止HIV经血传播是采供血机构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血站开展ELISA检测后,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1]。采用“核酸检测技术”筛查献血者血液,可进一步缩短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最大限度防止经输血传播的风险。无锡市中心血站自2014 年10月开始使用酸扩增检测技术筛选血液,从ELISA阴性标本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再次检测,成功地筛检出—例HIV RNA阳性标本,经过连续3次追踪检测呈现血清学转换,确认为“窗口期”感染,现就跟踪采样的技巧作一分析。

1 该血站开展核酸检测筛选血液的实践

为更好地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无锡市中心血站于2014年10月—2016年2月对献血者血液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HIV/HIV-P24、TP等项目,通过两次检测阴性的99620份标本,再次进行PCR核酸检测,经核酸检测阴性的血液判定为合格的血液才能用于临床。核酸筛检不合格的标本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证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检测。

2 对献血者跟踪采血技巧的实践

2.1献血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男性,25周岁,籍贯甘肃,高中肄业,来锡打工3年,从事美发行业。3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经常外出打工,童年由爷爷奶奶带大,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均已正常婚嫁。献血者性格内向,处事温和,为人谨慎,处世冷漠。先后于2015年2月15日在该市单采血小板ACD-A/ 1U,检验合格;2016年2月16日单采血小板ACD-A/ 1U,检验结果HIV-RNA阳性。经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献血者已有5年同性恋史,春节前后曾于2月5日、2 月6日、2月13日有数次无套同性暴露史。最后一次暴露接触后1周,即献血后4~5 d有1周左右的感冒样症状,体温达38.5℃,就医对症治疗后好转。

2.2献血者的人际沟通技巧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沟通,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理解对方的意图,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具体的沟通效果还要看在实践中的语言以及非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是人类素质的体现,会说话是更是一种行为艺术[2]。

因此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沟通对象的特点。在与献血者接触之前,血站跟踪采样的工作人员要分析“他们是谁?”,对于不同人群应当由不同的沟通方式,不同年龄、地区、性别和文化背景的献血者在沟通交流方面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使用同一种沟通方式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献血者进行沟通,其结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工作人员应仔细分析眼前沟通对象的特点,从而灵活选择沟通方式。

其次工作人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沟通不仅要注重语言沟通,更要关注非语言沟通,声音语气、姿态手势、脸部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和身体动作。工作人员任何细微的动作都可能会对献血者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以“明确受众利益”的前提出发,可以告诉献血者跟踪采样对他了解自身健康的具体好处,以及不这样做对他们可能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让献血者自己权衡利弊,从而使献血者更乐意接受献血和跟踪采样,保障跟踪采样的正常开展。

其三要注重不合格献血者的心理分析。不合格献血者的心理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反应,所以当献血者确切得知自己为HIV检测阳性时,内心通常都会极度恐慌,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较大,从而会产生排斥、自卑、回避的心理防御反应。所以工作人员在对不合格献血者进行跟踪采样时,应先了解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安抚献血者的情绪,尽量不要刺激到献血者,使献血者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减轻献血者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微笑服务是各个服务行业所要求的,也是最基本的礼仪,它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能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所以跟踪采样人员在与献血者沟通时不仅要注重语言沟通,更要关注非语言沟通,声音语气、姿态手势、脸部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和身体动作等,尽量多给予献血者微笑和鼓励,使献血者能够感到心情愉悦,更好地配合跟踪调查。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跟踪采样人员的必备素质,对跟踪采样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

2.3献血者的跟踪采样技巧

实施跟踪检测时,往往会遇到各种情绪阻抗行为。本案献血者就存在隐瞒真实暴露过程,数次更换居住地址,到异地城市更换工作等情况。因此在跟踪采样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次跟踪采样时,需要运用保密、共情、会谈等相关心理咨询的技巧,增强献血者的配合度,且会谈中应合情应用倾听、鼓励、询问、澄清、面质等技巧来疏导献血者的心理压力,稳定献血者的情绪,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使,以献血者的态度为中心,尊重献血者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引导献血者正确面对困难,取得献血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

3 结果

每周定期跟踪检测HIV RNA阳性献血者3次,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为阳性,明确该标本为“窗口期”标本。

2月17日经ELISA两种试剂检测阴性,经核酸检测HIV RNA为阳性,其CT值为混检36.52,拆分33.51,HIV核酸定量检测<20 cp/mL;第7天 (2月22日)后追踪采血检测,其CT值为20.7,HIV核酸定量检测<1.03×105cp/mL,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第14天2 月29日追踪采血检测,其CT值为17.8,HIV核酸定量检测>1×107cp/mL,ELISA检测结果双试剂呈反应性S/ CO值分别为3.53、5.07,(S/CO值大于1为反应性)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为不确定;第21天3月7日追踪采血检测,结果CT值为22.4,HIV定量检测2.1×105cp/mL,ELISA检测结果S/CO值分别为8.89、6.17,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为阳性。

4 思考

4.1排查感染隐患,需要多项措施并举

用血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但是因为输血而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案例仍时有发生,献血者如果在献血前感染了HIV和梅毒等疾病,这类献血者在献血时的检测结果通常会显示为正常,可实质上已经感染了疾病,这个期间被称为“窗口期”,“窗口期”是导致HIV等疾病血液传播的重要时期。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自知有危险行为暴露史的人,会借用献血的形式,来为自己做免费的验血体检,这为采供血机构的安全用血制造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案献血者每年献血一次,就是一个典型的借用献血的名义,做免费检验的事实案例。由于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去献血的话,不能被传统的艾滋病检测技术检测出来,极容易发生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件,国内也有相关报道。所以,相关部门应严把血液质量关,要从血液的源头抓起,要切实加强献血前的咨询,保障献血者的质量,要尽可能做到在低危人群中筛选献血者。

4.2开展核酸检测,有效缩短“窗口期”

“窗口期”是导致血液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就必须有效缩短“窗口期”,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在血液筛查方面,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无疑是增加血液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相关报道表明,核酸检测可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的ELISA检测窗口期由原来的45 d、72 d和22 d左右,分别缩短至25 d、33 d和 10 d左右[3],可以有效保障用血的安全性。从该站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能明显缩短经血传播疾病的窗口期感染时间,该献血者从暴露到被检测到病毒的时间在11 d左右,完全符合相关的报道,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

4.3合理应用技巧,顺利完成跟踪采样

建立献血者追踪程序,对献血者进行跟踪采用,对献血者检查结果的回迁、及时就医、假阳性献血者归队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跟踪采样人员要想顺利完成跟踪采样,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沟通技巧,这也对跟踪采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跟踪采样人员要能耐心应用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与献血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二是跟踪采样人员能热心接待献血者,同情接受献血者的现况,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歧视献血者的言行和表情;三是跟踪采样人员应诚心关怀爱护献血者,为初发者给予相关业务咨询的指导和服务。

[1]欧阳玲,黄建国,谢秀华,等.核酸检测技术在深圳地区献血者备注病毒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 (7):764-766.

[2]宫娜.志愿者工作的人际沟通技巧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15):229-230.

[3]蔡丽娜,陈定安.核酸扩增技术(NAT)在献血者备注初筛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验血游学杂志,2014,22(4):1171-1176.

[4]朱春燕,邹晓东,钟展华.惠州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情况调查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J].河南医学研究,2015,7(13):29-30.

[5]崔丽敏,张俊玲,赵莉,等.1例HIV抗体阴性但HIV RNA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 (11):994.

Analysis of Tracking Sampling Skill of Nucleic Acid in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of Positive Blood Donors

LI Yu-qi,QIAN Hui-zhong
Wuxi Central Blood Station,Wuxi,Jiangsu Province,214021 China

Transfu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HIV transmission,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ransfusion relevant infection diseases has already been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and the application of pathogen nucleic acid test technique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further improving blood safety.Our station has successfully prevented the issuing of a case of HIV“window phase”blood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nucleic acid test technique in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of bloo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racking sampling practice of positive blood donors screened by the nucleic acid test technique.

Nucleic acid detection;Tracking analysis;Communication skill

R7

A

1672-5654(2016)07(b)-010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109

李玉琪(1965.6-),男,江苏无锡人,本科,中级,主要从事卫生行政管理。

(2016-04-15)

猜你喜欢
窗口期无锡市血站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三项举措”探索执法可视化新路径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
把握窗口期乘势而为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邂逅“生成”的美丽——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窗口期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