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

2016-02-05 20:57闫晓芳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血型实验室

闫晓芳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

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

闫晓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4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并没有进行质量控制,实验组患者则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输血安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输血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能让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得以有效保证。

质量控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

临床中在对贫血患者进行救治时,输血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安全和有效的输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影响[1]。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包括从替补性输血到治疗性输血,从血源性制品到生物技术制品,从输全血到输成分血等。机体血液成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复杂性、个体性等,所以在受血者和输血者之间,可能因为一系列输血不良反应而让输血发生失败,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2]。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要想保证输血的安全,就需要加强血型检验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医疗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3]。该研究主要分析了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4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4.1±6.3)岁;52例患者具有妊娠史,23例患者具有输血史。实验组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4.5±6.1)岁;50例患者具有妊娠史,21例患者具有输血史。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并没有实施质量控制,实验组患者则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两组患者均选择相同的输血检验方法,选择某试剂公司的血型和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系统,鉴定患者的血型,同时给予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反应卡和抗筛普细胞来检验配血。输血检验期间应严格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中的相关规定来严格执行,选择80万U青霉素和12 mL巴比妥缓冲液来处理细胞,并在其中加入O型细胞1 mL,放置在室温条件下,1 h后选择生理盐水进行洗涤,并有效保存。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控制,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①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对医患纠纷进行有效预防: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输血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之一,然而在实际的输血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HIV、HBV以及HCV等部分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合理筛选献血者需要接受的血液检验项目,供血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严格筛查献血者,受血者在输血前也应接受严格的检查,进而来有效促进责任的划分,让因为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事件显著降低。除此之外还能对潜在的传染源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及时治疗和护理,进行有效的操作隔离保护,防止感染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临床中在采用输血方式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时,也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通过成分输血能让部分疾病的传染风险有效降低,但是因为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排除病毒感染的存在。所以应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可输可不输,则应坚决不输;如果患者必须进行输血治疗,则应对输血策略进行合理制定,主要实施成分输血;如果患者选择择期手术,则应选择自身输血方式。

②加强输血前的血标本检验工作: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来采集和运输血标本。在采集血标本之前,应严格按照输血申请单上所填写的信息,来对患者进行认真核实,两者应完全保持一致。输血申请单的资料应保证完善,采集的血标本应能代表患者现阶段的免疫状况,因此在配血试验中,所选择的血标本采集时间应小于3 d。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试管上及时贴好标签,做好真实和详细的登记,防止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和稀释等现象。在将受血者和输血申请单送往血型实验室时,应由医护人员或者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负责,同时应认真核对。血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时记录冰箱的温度,另外还应加强有效和积极的消毒工作。

③加强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第一,鉴定ABO血型:输血前,鉴定ABO几种血型是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交叉配血的基础。在进行血型检验时,所选择的标准血清应具备有效的批准生产文号,而且血清应保证处于有效期内。应严格根据相关的操作规程来进行试验,而且应对血球和血清的比例加以关注和重视,针对部分特殊疾病患者,如蛋白异常患者或者肝病患者,在鉴定血型时应尽可能选择洗涤红细胞。在鉴定患者血型时应正反定型,从而来进行相互验证。ABO几种血型的正反不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正定型不合、反定型不合、血浆或者蛋白质异常、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和。如果在鉴定血型中发生正反定型不合的情况,则应重新开展全部试验。第二,鉴定Rh血型:Rh血型系统也是临床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具多态性的一种血型系统,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如果患者存在妊娠史或者输血史,其发生免疫性抗Rh抗体的几率也就更高;所以应加强Rh血型的常规检查,应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来进行Rh血型的定型操作,进而让血型鉴定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输血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输血安全事件包括配血问题、输血传染病问题、输血前后的消毒问题以及职业暴露等。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1起输血传染病问题、1起职业暴露问题,并没有发生配血问题和输血前后消毒问题,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0%(2/200);对照组中,发生7起职业暴露问题,12起输血传染病问题,7起配血问题和4起输血前后消毒问题,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5.0%(30/200);实验组患者的输血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一项主要措施,然而输血工作存在较多的环节,涉及面非常广泛,同时过程也比较复杂,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发生问题都可能影响输血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临床中应加以关注和重视[4]。临床中要想让输血的安全性得以有效保证,就需要对血液标本采集和血型鉴定进行标准化,同时进行有效的交叉配血等,另外这也是保证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血的前提,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来讲,应该掌握丰富和扎实的血型血清学知识,临床实践操作要比较熟练,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工作态度严谨,工作责任感强,积极预防各类情况,让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以有效保证[5]。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则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输血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能有效降低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输血安全性。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交叉配血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让输血有效性、安全性得以有效保证的检验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的试验中应对以下问题加以关注和重视:首先应对是否存在溶血现象和血液凝集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患者存在输血史或者妊娠史,则应对患者进行血液不规则抗体检测[6];其次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应认真检查供血者和受血者样品有无混淆现象,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试验操作,并准确填写样品标签[7]。最后在采集交叉配血信息时,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同时对报告单进行认真填写。按照以上标准和要求加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并对血型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率[8]。只有通过对输血检验的相关操作进行规范,对血液标本进行有效保管,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质量干预措施,同时合理划分医护人员的责任,最终实现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

总之,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能让输血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临床输血的质量和安全得以有效保证。

[1]苏金初.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J].当代医学,2016,22(2):56-57.

[2]霍艳峰.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4):6983-6984.

[3]史明岩.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48.

[4]高龙霞.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医药卫生,2015,1(6):286.

[5]高玲.简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4):622.

[6]郭路生,蒋召志,任晓玲.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89-190.

[7]向健.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28(B06):192-193.

[8]贺西章.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及输血安全问题研究[J].今日健康,2015,14(5):339.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Transfusion Test in the Blood Type Laboratory

YAN Xiao-f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3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transfusion test in the blood type laboratory. Methods 400 cases of patients needing transfus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0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out quality control,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nhance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fusion test in the blood type laboratory,and the transfusion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ransfusion saf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fusion test in the blood type laborato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ransfusion safe events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linical transfusion quality and safety.

Quality control;Blood type laboratory;Transfusion test

R446.11

A

1672-5654(2016)07(b)-019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190

闫晓芳(1975.2-),女,河北磁县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及输血方面。

(2016-04-11)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血型实验室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