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切口中造口感染致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伴造口回缩的患者的护理

2016-02-05 11:31林雅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
关键词:肠造口酸盐造口

林雅明

1例切口中造口感染致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伴造口回缩的患者的护理

林雅明

总结1例切口中造口感染致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伴造口回缩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全身、局部伤口的评估,应用湿性愈合理论,采取心理护理、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护理、指导饮食护理,解决该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和切口感染的问题。最终,患者切口愈合,造口与周围皮肤粘贴紧密,造口乳头与周围皮肤平齐,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回肠造口;切口感染;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湿性愈合理论

回肠造口是将回肠末端拖出腹壁做一个造口,以达到排泄、转流肠内容物的目的,是一些结肠、直肠疾病必需的手术[1]。造口黏膜分离是指造口黏膜与腹壁缝合处皮肤愈合不良,使皮肤与黏膜分离造成的伤口,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术后1周内[2]。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医院感染,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既影响患者的身心,也增加其经济负担。2015年8月10日~10月9日,我们应用湿性愈合理论为1例“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盲肠外置术(造瘘术)+盲肠穿孔处粘膜活检术”后切口中造口并发切口感染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伴造口回缩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的评估,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控制切口感染,同时也使用了泡沫或藻酸盐和水胶体等新型敷料为创面提供了湿性愈合环境,起到了吸收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保护创面,减轻疼痛的作用,缩短愈合的时间。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3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痛3 d”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T:37.4℃,P:77 bpm,呼吸:20 bpm,BP:142/97 mm Hg。2015年7月26日予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盲肠外置术(造瘘术)+盲肠穿孔处黏膜活检术”。术后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抑酸护胃、补液、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术后5 d出现切口感染并脓毒血症,体温最高达39℃,同时见造口处皮肤和黏膜完全分离伴造口回缩,造口袋无法贴紧造口周围皮肤,致使肠液继续污染伤口,2015年8年10日(术后第15 d)请造口护士会诊,协助造口进一步护理治疗。

2 评估及处理过程

2.1 全身评估

老年男性,63岁,现BMI 17.1,提示营养较差,在与患者交谈中,患者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为减少造口排出物而不敢进食、进水;因切口感染、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而导致造口袋无法粘贴而频繁更换引起剧烈疼痛和数夜未眠。此外,亲友日夜不眠的照顾,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内疚。同时,患者缺乏手术后造口护理的知识,对自我造口护理缺乏信心,担心自己成为家庭负担。

2.2 造口、伤口局部评估

患者平卧,右下腹可见感染手术切口,长11 cm,宽3 cm,深3 cm,内装满黄色稀便,予清洗干净后可见基底一盲肠造瘘口,呈现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采用时钟法,分离范围为造口全周,深度为3 cm,宽度为4~4.5 cm,回缩状态造口大小为20 mm×15 mm,除造口外,切口基底为75%肉芽组织,25%黄色腐肉,触之易出血,渗液量中等,有粪臭味,拍摄照片,比较疗效。

2.3 处理过程

为促进该患者切口、造口皮肤黏膜愈合,从2015年8~10月,共对患者的切口、造口进行5次处理,过程如下:

2015年8月10日进行首次处理,先用0.5%碘伏清洗伤口及伤口旁皮肤,用棉球塞住造口,使造口暂停排便,再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擦干伤口处及周围皮肤,围绕造口一圈放置一层藻酸银离子敷料,在敷料上用塑型后防漏条绕造口一圈粘贴,与周围皮肤平齐,其余分离处创面填上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上面再用上裁剪过的无粘性泡沫敷料,与伤口周围平齐,上面再使用水胶体敷料粘贴,佩戴微凸造口底盘,使用造口腰带固定,取出棉球。

2015年8月14日进行第2次处理,此时创面大小为长11 cm,宽2.6 cm,深2.4 cm,过程同前,分离处创面肉芽组织更加新鲜,生长明显,渗液减少,感染得到控制,遂将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改为藻酸盐敷料,藻酸盐上用防漏膏覆盖,上面为水胶体敷料。佩戴微凸造口底盘,使用造口腰带固定。

2015年8月17日进行第3次处理,此时创面大小为长10 cm,宽2.5 cm,深2 cm,切口周围皮肤出现外翻,处理过程同前,切口内藻酸盐填塞,使免缝胶带拉合外翻伤口,用防漏膏覆盖,上面粘贴水胶体敷料。佩戴微凸造口底盘,使用造口腰带固定。

2015年9月11日进行第4次处理,伤口大小为长9 cm,宽2 cm,肉芽已填满创面。创面直接使用造口护肤粉,上面粘贴水胶体敷料。佩戴微凸造口底盘,使用造口腰带固定。

2015年10月9日进行末次处理,切口愈合,造口与周围皮肤粘贴紧密,造口乳头与周围皮肤平齐,结束造口门诊护理。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造口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其对肠造口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况[3],进行造口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心理负担,若再出现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和切口感染等造口并发症,更会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及恐惧。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非常重要,该告知其肠造口的相关知识,适时进行安慰和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切口感染护理

相关文献表明[4],高龄、切口长度、肥胖、基础疾病等因素增加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患者的感染伤口使用了藻酸盐银离子敷料,银离子有相当不错的杀菌能力,并且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保持创面的湿性环境,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5],加快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患者的总费用[6]。

3.3 造口皮肤黏膜完全分离护理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通常是由于造口缝线断裂脱落、造口缺血坏死、高龄和营养状况差等原因造成的[7],导致造口内陷,出现一个开放性的创面,使排泄物积聚于凹陷处,影响伤口的愈合。造口清洗干净,擦干,应用湿性愈合理论,使用藻酸盐敷料填充,表面平实,内部松软,用上无粘性泡沫敷料,造口周围再涂上防漏膏,选择凸面的底盘,配合使用腰带,根据渗液情况,2~3 d换药1次,直到伤口愈合。

3.4 饮食护理

由于回肠造口指导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饮食,尽量少吃产气或者气味大的食物,如萝卜、豆类、洋葱等,忌油腻辛辣,少量多餐,由于回肠造口的排出物较稀且量多,富含消化酶,对皮肤的腐蚀性强[8],必要时予收敛剂口服,抑制肠黏液的分泌,使大便呈糊状,减少渗漏。

3.5 指导自我护理能力

主要通过造口手册、操作示范、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对造口、造口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饮食、生活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维护患者的自尊,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9-10]。

4 小结

造口术后出现黏膜分离并切口感染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一方面,对患者的全身和造口局部情况应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估,正确的处理,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解决皮肤黏膜分离和切口感染的问题,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另一方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造口及造口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安抚患者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 魏青,王永媛,朱蓓. 全程化护理管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2):1098-1100.

[2] 喻德洪. 肠造口治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

[3] 沈艳,姜珍娣. 直结肠癌造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88-2489.

[4] 黄政渊,薛超荣,陈文轩,等. 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116-1118.=

[5] 陈秀君.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重度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0-1712.

[6] 王清华,何海霞,苏秋妹,等. 湿性敷料应用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79.

[7] 樊慧,金鲜珍,乔莉娜,等. 1例回肠造口术后伤口裂开合并造口旁肠瘘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7):884-887.

[8] 耿朝辉,徐洪莲,袁长蓉. 肠造口患者术后居家造口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6):2759-2762.

[9] 王凤,陈晓霞,郭晓鹏,等.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7):1285-1287.

[10] 蔡艳,王姗,李娟,等.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 261-262.

The Caring of One Case with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Completely Separated and Stoma Retraction in the Incision

LIN Yaming
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3,China

To summarize the caring experience of one case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incision infection. Systemically assessed the patients’whole body and local wound,applied the wet healing theory,took the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caring and diet caring. Finally,the incision was healed,the stoma and surrounding skin pasted closely,and the nipple of the stoma was flush with surrounding skin. Finally,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was improved.

Ileostomy,Incision infection,Isolation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Stoma retraction,Wet healing theory

R473

A

1674-9316(2016)23-019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109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 厦门 361003

猜你喜欢
肠造口酸盐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尖晶石型铁酸盐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