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读推广多元化发展研究∗
——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6-02-12 20:09王忠霞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馆员馆藏

王忠霞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66)

图书馆阅读推广多元化发展研究∗
——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王忠霞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66)

以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图书馆的本质、图书馆特色馆藏、图书馆专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阅读推广策略的多元化发展问题。

图书馆本质特色馆藏多元化服务学科馆员文化建设专业化

1 图书馆的本质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已为人们所了解并接受。其中第一条定律:“书是为了用的”一语道破了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本质。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其为读者服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就是现代图书馆所体现出来的传媒和资源的特点。这些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审视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办馆理念,科学规划管理与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机构,具有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办馆理念的多元化到服务模式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图书馆依然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但与以往相比较,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环境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逐渐成为图书馆收藏的对象。目前,数字资源已占馆藏资源的半壁江山。有很多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购置费远远超过印刷本文献。除了资源品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外,传播媒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阅读中心,还是学习研究中心。现在高校图书馆打破了以往纯粹的借阅服务模式,引进了更多先进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每天到馆读者大概有五千多人次,馆内2800多个阅览座位,利用率在70%以上。这说明图书馆是大学里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沈阳农大图书馆不仅实现了借阅一体化,还设立了读者研讨室、视听研讨室;有普通阅览座位也有电子阅览室,另外,还辟有教师研修室、多功能报告厅。读者不仅可以在此看书和阅读报刊,也可以自修学习,与学科馆员进行讨论研究,可听学术报告或通过网络联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第三,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场所。①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文化。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成长过程。图书馆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特定场所,图书馆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全面。大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阅读优秀书刊,达到陶冶情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可进一步发挥其自身优势,对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水平,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了解历史、社会和自然。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新馆自投入使用以来,以其大气、宽敞、静谧及现代化的氛围赢得了师生的喜爱。据统计,截至目前,图书馆报告厅已举办报告会、文化讲座、学术报告100余场,参与师生16000余人。代表性的活动有图书馆与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联手举办的“九一八”事变史实及东北抗战历史图片展;“美丽辽宁——辽河治理保护成就”摄影作品展。②构建科学发展、资源共享的藏书文化。图书馆藏书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讲,藏书作为人类知识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从内容到物质载体都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高校图书馆藏书文化随着文献载体的变化也在不断发展。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书香沈农 智慧人生”阅读推广、“资源与服务”咨询活动、励志图书展、科技查新培训、文献传递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全校师生共享图书资源,营造自觉阅读的浓厚氛围。广大读者踊跃参加活动,在“图书馆我想对你说”的粘贴板上写下温馨寄语。③构建舒适高雅、相得益彰的环境文化。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文化,既能诱导读者的学习欲望,又能陶冶读者的心灵。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体现出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装饰追求庄重、典雅、大方,色彩搭配合理。和谐的室内装饰再配上协调的绿色植物,舒适的书架桌椅,整个图书馆的环境让人爽心悦目,从而激发出读者一般情景下无从产生的悟性、灵性和创造热情。④构建陶冶情操、劳逸结合的休闲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不仅拥有宏伟的建筑,幽雅的环境,更拥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我的图书馆就是我称心的花园”,莎士比亚对此作了精彩的比喻。而休闲文化恰恰需要这样一座“称心的花园”。如果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休闲环境和休闲阅读区,大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和休闲阅读,能缓解人生的压力,放松心情,愉悦思想,梳洗心灵,使大学生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学习和工作。

2 构建特色馆藏

如何体现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特色是一个重要课题。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决定了服务的特色。每个馆都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一来才能应对图书馆多元化发展的读者需要。但具体到每个馆该如何多元化,服务特色该如何呈现,则不能一概而论。就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而言,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互联网时代,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进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数据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批大型的国家级文献数据库竞相问世。这些数据库大多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商品化、社会化程度高,标准规范,其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主渠道。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陆续引进了CNKI、维普、万方、ScienceDirec、,EBSCO、Wiley等中外数据库24个。电子期刊31888册,电子图书20万册。自2007年加入“全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CALIS)农学中心文献传递网”,为校内外广大读者搭建高校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平台。现在本馆数字资源的购置费已占全部文献购置经费的50%以上。

其次,加强特色馆藏建设。经过60多年的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农业、生物学科文献为主,兼顾理、工、经管文献等多种载体的馆藏体系,馆藏农业古籍图书13797册。此外,图书馆还收集了本校所有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科文献中心。

再次,特色馆藏数字化。馆藏资源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借助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现在各馆也都开始重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工作。本馆建立的《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数据库》,就深受读者欢迎。

最后,与时俱进的管理特色。现代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必须以相应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支撑。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新馆于201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0149平方米。图书馆功能布局采用藏、借、阅、检合一的大流通全开架模式。新馆投入使用后,图书馆在技术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等方面都有新的拓展。校园一卡通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主要功能包括自助借还书管理系统、座位管理系统、电子阅览管理系统、自助打印复印系统、公共查询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现代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提供了保障。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读者借还图书自主进行。读者到图书馆使用“一卡通”,几乎所有资源都可以零距离接触;馆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极大方便了读者的需求。

3 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提供专业化服务,其关键在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5年前就建立了学科馆员队伍,并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馆员为牵引,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一定的学科资源为基础的信息服务,旨在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的联系,使师生充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已从原来简单的借还书变成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意味着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深化。学科馆员服务可以参与到读者的研究中去,体现了专业化服务内涵。本校学科馆员面向全校各学科二级院服务,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有组长1名,负责召集学科馆员深入院所开展活动。如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深入农学院水稻所为研究生举办电子资源专题培训讲座,介绍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另外,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小组通过举办图书馆中文数据库使用专题培训的形式,为土地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和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的本科生介绍常用电子资源及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科技文献丰富、电子信息资源齐全的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重要使者。服务“三农”也是本馆专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帮助铁岭西丰、昌图县和本溪地区的乡镇建立村图书室,扶持农民合作社,编印农业科技资料,确立科技服务示范户,将农民急需的图书资料、致富信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家门口。为了把农民急需的最新致富信息及时传递出去,本馆组织编印了《致富信息》《种植养殖手册》等资料,无偿送到农民手中。十多年来,已编印《致富信息》《种植养殖手册》共10000余份。还确立农业科技专业示范户,建立示范户和课题档案,分项管理,跟踪服务。

总的来说,未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会体现出以下4种特点:特色化、数字化、个性化与专业化。所谓的特色服务就是各馆根据本馆情况,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所谓数字化服务就是利用电子、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优质、方便、高效率的服务。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就是在外界技术资源应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服务于读者,最大限度满足读者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需求。所谓专业化服务就是通过学科馆员制度,构建专业化的馆藏资源体系,发挥图书馆员的专业优势,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更细致的、专业化的服务。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图书馆正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学科服务、专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1]康存辉.论建立21世纪图书馆文化的重要性[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3).

[2]谢伟涛.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新探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3).

王忠霞女,1969年生。馆员。

G252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w2015337)成果之一。

(2016-03-12;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馆员馆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