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16-02-12 20:09程岩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书目全民图书馆

程岩

(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程岩

(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家庭阅读推广对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以家庭阅读渊源为切入点,阐述了推广家庭阅读对全民阅读纵深发展、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图书馆职能角度,讨论了引领回归我国古代家庭经典阅读的传统、推广家庭阅读弥补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缺失、坚持公益性运营模式保障家庭阅读推广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经典阅读家庭阅读早期阅读公益性

UNESCO于1995年确定4月23日为“世界图书版权日”,并且在1997年成功组织了首届“全民阅读”活动。2005年,我国将“提倡全民阅读”作为核心任务纳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并在第一版《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正式指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责任即为加强全民阅读,促进公民终身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1]。自此,“全民阅读”由普通的阅读活动转换、升级为全国性、有组织、有规划、目的明确的“系统读书工程”。在“全民阅读”大背景下,家庭阅读推广在强化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民众阅读质量和水平等方面逐渐成为全民阅读活动中重要环节,能够极大地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1 家庭阅读渊源

我国家庭阅读传统历史悠久,《尚书大传·略说》中就提到“耕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余子皆入学”[2]。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家庭阅读“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情景,家庭阅读也从产生、发展到繁荣,形成其独特的阅读秩序。另一方面,古代家庭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陈氏家规指出:“若家有读书之人,则礼仪有人讲究,纲纪有人扶持,忠孝节义从此而生,公卿将相由此而出,读书二字关系如此。”[3]《黄山岘阳孙氏家训》则指出:“各家教子者,先之《四书》《五经》,以植其基,次之《通鉴纲目》,以广其蓄,参之诸子百家,以绎其趣,上下古今名物,以悉其蕴,其学亦云正矣。”[4]。可见古代家庭阅读强调循序而致精。凡所读之书,必选择精要的来阅读,以阅读书目的选择和控制来保障阅读内容的经典性,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体验中渐次达到阅读效果。另外,从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变换气骨”“贵博亦贵精”“明事理,尊经重道”“学而优则仕”等阅读观念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根本要务也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皈依。因此在当今社会全民阅读背景下,重拾古代耕读传家思想,对家庭阅读重建、对家国同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家庭阅读推广的意义

2.1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

“阅读推广”即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全民阅读率和阅读效果。如今,我国已进入全民阅读推广阶段,家庭阅读推广作为一个分支,在推动人人阅读、正确引导大家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质量和能力、增强阅读水平和效果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古代,家庭阅读严格遵循“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即博览经史子集儒家经典,以达到修德养性和明经以仕的目的,其传统家庭阅读秩序的构建,对于当代依旧具有普遍的价值认同。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全民阅读日益繁荣,家国同构逐渐成为新秩序。因此,家庭阅读推广与国家主流文化体系互为表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但担负着早期教育的启蒙,而且是重建“仁义礼智信”礼仪之邦的重要阵地。从我国古代家庭阅读秩序中提取、借鉴优秀的阅读精神推广家庭阅读,将是推动中华伦理体系发展和推进我国阅读文化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2.2推动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发展

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家庭阅读教育。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发起的“Bookstart”阅读计划、美国的“Born reading”阅读计划、德国的乌特·哈赫曼女士设计的“阅读测量尺”阅读活动,都是针对家庭阅读推广策划和兴起的。家庭是早期阅读推广的起点,也是早期阅读推广的基本主体之一。

我国家庭阅读教育尚属于觉醒阶段,远没有形成体系。如何让每个家庭把握好儿童早期阅读的最佳时机,将是家庭阅读推广首先要重视的问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早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如今大部分家庭并不十分注重家庭儿童早期阅读的培养,而是在“婴幼儿阅读推广”阶段,以学习钢琴、绘画、舞蹈等特长占去时间,有的贫困地区甚至缺失阅读意识,任意放养孩子,错失了儿童早期教育的良机。0-6岁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最好的时期,在该阶段合理开展家庭阅读推广,可推进早期教育实施与发展,是调整家庭早期教育思路,引领家庭早教走上正轨的必经之路。

3 家庭阅读推广策略

家庭阅读推广应定位于3个方面:一是重拾我国古代家庭经典阅读的传统;二是以家庭阅读弥补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缺失;三是坚持公益性运营模式以保障家庭阅读推广的发展。

3.1图书馆引领经典阅读传统的回归

近年来,图书出版事业日趋繁荣,但未成年人读物还不够丰富,贴近时代、贴近儿童生活的作品也不是很多,而那些魔幻、卡通、灵异的作品在图书市场中仍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未成年人阅读往往会产生误导。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阅读日渐红火。仅凭举手之劳,在网上什么都可以找到,更使有的人迷恋于网络,以致于非网不去,非网不读。自然对书本阅读疏远了,那些经典的深阅读则更谈不上。

阅读经典是我国古代修德、行孝的必然选择。在国家层面,“以孝行治天下”的礼制思想和家庭宗法制度在伦理上具有高度的契合。经典书籍是指权威的、典范的、经历史长河的洗礼而能流芳百世的书籍。历史上非常重视经典阅读,虽然各个时期的阅读书目有所不同,但经典阅读始终占据家庭阅读的主流。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其著作《涑水家仪》中所列书目就有《论语》《尚书》《春秋》及诸史等经典书籍。当今社会,家庭阅读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定,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滋养身心,修德明理,提升阅读品位。引领家庭阅读进入经典深阅读,是传统的回归,是家国同构文化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不但有助于培养民众思考、阅读、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而且是提升文化修养、重建信仰的基点。而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指导经典阅读。

3.1.1以社区图书馆为主要阵地,调研了解家庭阅读需求,根据所需有效推介经典文献。社区面对的是每个居住家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家庭成员的第一手资料,社区作为家庭阅读推广的主体,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或者上门调研等方法,搜集到第一手读者信息,然后进行整合,通过同图书馆、其他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的合作,策划活动主题,根据读者心理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推介,包括纸本、视频、音频等文献资源,打破读者盲从性阅读心理以及趋同性心理。

3.1.2兴趣是万事开头的良好动因,开展社区读书讲座,聘请相关专家讲解、传授经典阅读的方法,同时旁征博引,激发读者经典阅读的兴趣。经典阅读需要静心深阅读,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元,这不但需要读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底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思想内涵,这样方可持续经典阅读。专家可有针对性地通过实地授课或通过社区网络平台讲解,经常举办家庭经典阅读书评、读后感等活动,建立读者之间、家庭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社区还可以担负起小剧场的功能,组织家庭参加经典剧本演出,让家庭每个成员走进经典人物,从而激发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分享与交流中真正促进经典文献的阅读,并在阅读中逐渐体味到经典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家庭阅读真正地将经典阅读纳入阅读的主流,重拾古代家庭阅读之精髓。

3.1.3采取传统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阅读模式开展经典阅读。家庭成员年龄层次不一,年轻人往往喜欢电子文献阅读,而年龄偏大的家庭成员更倾向于纸质书籍的阅读。全民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各种手段让每一个人与书籍最终建立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打开经典阅读的通道,传统阅读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将是激发各年龄阶层读者阅读经典,培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推动家庭经典阅读的开展,图书馆可针对传统纸媒阅读的读者群,开展家庭读书节、读书沙龙、书目推荐、图书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月座谈等活动,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兴趣和习惯。而面对喜欢互联网和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终端设备阅读的人群,图书馆应拓展网站的功能,开展在线名家指导、网络课程经典导航、经典书目书评、微博互动、网络阅读红人评选等活动,采用微信公共号推送经典书目,如微信平台订阅号《看书有道》每天会向读者推荐一部经典书籍,或者定期推荐经典书单,使读者清晰看到经典书目言简意赅的内容介绍,从而产生阅读欲望。还可以利用网站推荐经典书籍,以视频的方式对优秀书籍加以展示,配合图像、导语、名家书评等形式,增强网站导航推荐功能,从而提高家庭阅读率。

3.2图书馆跨界合作发展家庭早期阅读教育

家长是孩子接受教育与接触阅读的第一人,孩子们第一次进入图书馆,大多是由家长引领的。孩子们到图书馆阅读,家长的支持很重要。因此,要与家长们做好互动,重视创造吸引家长带孩子来馆阅读的环境。可在图书馆低幼区设置“亲子阅读区”,让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满足他们依恋父母的心理需要;在少儿阅读区旁设置“家长阅读区”,放置报纸、家教育儿专刊、生活休闲杂志,供家长阅读。家长们感受到来图书馆对孩子有益,对自己也很有帮助,会变偶然带孩子到图书馆为经常性的行为,天长日久,孩子们也从不适应到适应,能乐意、主动到图书馆阅读。

一般认为,学前儿童通过颜色、图形、字体并感知成年人的读、说来了解以图为主的幼儿读物的过程称之为早期阅读。而家庭阅读,即儿童处于未正式入学阶段(6岁以前)的阅读,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职能。目前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儿童学龄前阅读的需求,在家庭阅读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在某些家庭属于缺失状态。国外非常关注早期阅读教育,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与“阅读基金会”联合实施的“阅读起点——阅读的三个里程碑”项目,10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通过地方图书馆向刚出生的婴儿赠送阅读礼包。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显示,与人类感官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相联系的脑神经元通常在1周岁前达到发育高峰,在5-8岁基本定型。这说明,早期教育直接影响着人类脑神经细胞的发育。2013年6月20日,IMLS发布《Growing Young Minds》早教报告,呼吁政府决策者、学校、家庭以及社区开展早教工作。由此可见,家庭作为孩子生长的摇篮,其对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策略,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阅读教育的成败关键是合适的书目推荐,目前权威推荐机构包括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出版社、儿童阅读推官网站等,其引导儿童在阅读中充分领略优秀作品的魅力,在倡导儿童爱读书、读好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陈蔚认为意愿性、适合性、主题性、品质性、适量性是早期阅读书目推荐应遵循的原则。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缺乏独立选择书目的能力,在海量的阅读书籍之中,如何选出高品质,同时又适合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籍,成了家庭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2010年2月发布了《亲子阅读推荐书目》,面向0-12岁儿童及家长推荐亲子阅读读物就达到100种。再比如英国Bookstart项目,其针对婴幼儿,致力于建立世界级的阅读推广项目,核心服务是为婴幼儿发放免费阅读包。美国的Born to read项目,针对准父母和新生儿父母,提供相关书目并开展阅读指导,让父母认识到阅读什么时候都不算早。美国的触手可读项目,计划让每个儿童在入学前读10本书,并甄选出书目,让家长认识到大声朗读的重要意义[5]。澳大利亚Read4Life项目,通过发放适龄儿童阅读包唤起儿童看护人对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视,并通过大力宣传,强调父母在儿童早期阅读中的重要性,将活动推向高潮。阅读包是由社区督导组设计并由昆士兰州立图书馆负责材料整理及印刷的。包括适龄儿童阅读的书籍、儿歌CD盘、阅读技巧手册以及索取该项目更多信息的联系表。通过阅读包的分发,为家庭阅读提供了优质的阅读书目以及视觉、听觉不同的阅读体验。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很多国家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婴幼儿阅读书目推荐,这些优秀书目不但促进阅读习惯的培养,激发阅读兴趣,而且是家庭早期阅读推广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3.3坚持以公益性图书馆运作模式开展家庭阅读推广

家庭阅读推广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分支,属于公共文化工程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推广其公益性。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必须同样重视家庭阅读推广,在资金投入上更应该携手社会各界力量给予更多的扶持。澳大利亚Read4Life项目就是一项惠民活动,为了更好地推广家庭阅读,参与者参加该项目任何活动都是免费的,项目活动经费通过企业赞助、政府拨款以及自筹等途径来实现。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www. booktrust.org.uk)每年都由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并吸纳社会慈善基金,开展“阅读起跑线”等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在家庭阅读推广中,由于资金匮乏,致使阅读推广难以快速发展,与国外形成明显的差距。

民间公益图书馆(室)不仅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家庭阅读的机会和资源,提高国民阅读数量、兴趣和文化知识水平,还可以为具有相近或者相同阅读兴趣的人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兴趣和质量。最具代表性的是青番茄网络文化公司运营的咖啡图书馆,其在全国有千余所,由青番茄提供书籍,咖啡馆提供阅读场所,还不定期举办签售会、读书会、影展等文化活动吸引读者,做出了自己的独立公益品牌。2011年国内私人读书馆——武汉文泽尔图书馆提供1500本德、英文原版书,10000本中文书供会员免费阅读。该馆主要服务于知识群体,举办书友会,发展态势良好,还计划开分馆。海南省第一家私人图书馆——黄葵图书馆和海南省图书馆、海口市图书馆及高校馆合作,建立流动图书室。在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靠一些乡村书屋的书籍来汲取知识养分。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大顾村陈玉文老奶奶的儿童图书馆,接纳中午放学不午休的孩子到她的小院子读书。重庆市江津区的荆竹村家庭图书室创办者赵志成起早贪黑跟网吧“竞争”,办起了家庭图书室“抢夺”喜欢阅读的学生。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全民阅读环境下家庭阅读的成绩骄人,社会群体和家庭个体显示的力量和作用不可小觑。

4 结语

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推广日益昌盛,家庭阅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古代家庭阅读中借鉴优秀的传统阅读精髓,重拾家庭阅读,已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家庭阅读秩序的建构、推广、发展将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1] 张凤仙.2010年中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现状分析与研究[J].贵图学刊,2010(3):31-34.

[2]皮锡瑞.尚书大传[EB/OL].[2014-12-25].http://ourartnet⁃Com/sikuquanshu/jingku/zhushu/shulei-006.Asp.

[3]周秋芳,王宏.萍邑姜岭陈氏家规[G].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家规族约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61.

[4] 周秋芳,王宏.黄山岘阳孙氏家规[G].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家规族约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65.

[5]李慧敏.婴幼儿童(0-6岁)阅读推广案例特色研究——以英国、美国、德国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109-112.

程岩女,1975年生。副研究馆员,少年儿童服务部主任。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

G252

(2016-02-19;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书目全民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