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

2016-02-12 20:09刘芬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众图书馆微信

刘芬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6)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

刘芬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6)

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应用现状的分析,从模块设置、应用推广、用户体验等几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特点,从读者实际需求出发,以更加科学的模块设置,丰富的平台推介内容,不断增强用户体验,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服务推广应用用户体验

1 微信公众平台为图书馆移动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移动阅读已成为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任何移动设备上均可实现的一项功能,人们即时性、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在无形中也对图书馆移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在人们常用的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上顺利实现,通过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并最终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未来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方向。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应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强大的社交功能、极高的传播效率等特性的基础上,为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1微信与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适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它是一个介于QQ(及时通信设备)和微博(异步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三种社交媒体,是目前我国注册用户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工具。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18日正式上线,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企业号三类平台,个人和组织通过建立公众号与关注用户进行文字、图片、语音等自媒体活动,即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是目前社会流行且应用广泛的一种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模式,它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力推动了企业业务推广及品牌营销。

1.2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运用的背景

据腾讯2015年10月发布的《微信生活白皮书》所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5.7亿,其中60%用户是15-29岁的年轻人,而高校学生作为微信的忠实粉丝,为高校移动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大学生群体提供移动服务带来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和发展空间。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一对一的通信模式,既可通过图文素材、消息群发满足图书馆服务信息的精准推送,又可通过后台关键词触发自动回复或管理员人工回复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粘度。另外,微信公众平台与微信朋友圈的完美结合,也让公众号的传播威力得到了倍增。信息在被阅读、转发、分享的过程中,突破了原有关注用户的限制,形成了信息的“二次阅读”,甚至“N次阅读”,这无形中的“口碑”,便成为了图书馆移动服务有效拓展的利器。

2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在互联网经济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相比2014年为数不多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以来,高校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微信公众平台以“大学图书馆”及“学院图书馆”等关键词进行搜索,能检索到600多家高校图书馆的公众号。

2.1移动服务方式的选择

自2014年9月18日起,微信公众号在原来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种公众号——企业号。但是,由于企业号仅适用于企业与员工或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沟通,并未被图书馆移动服务所采用。服务号和订阅号相比之下,申请认证服务号门槛较高、手续复杂,每个月可群发4条消息,对科技水平和开发能力要求较高,使用者可在开发环境中建立嵌入更多模块和服务来实现许多高级功能;而订阅号申请认证相对简单,可以每天群发1条消息,经过微信对公众平台编辑模式的不断升级优化,目前可实现简单的拓展编辑及菜单设置功能。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申请认证的复杂性、群发消息的数量限制以及后期开发的技术难度,都让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选择订阅号作为其提供移动服务的方式,尤其是随着订阅号高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有效介入,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在编辑模式下不断丰富和健全其公众号功能,有些原本同时建立服务号的高校图书馆逐渐转移其开发重点,甚至停用了其服务号。

2.2移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随着用户数量的与日俱增和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微信正在一步步实现其连通一切的伟大目标。而建立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从原来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开始向纵深处发展。内容上,除了传统的开闭馆公告、培训通知、资源更新公告等资讯,还出现了语音、音乐、视频、图文消息等多元化信息,紧跟潮流的主题,精心挑选、编排的内容,不但有效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和关注,更营造了深厚的文化氛围,加深了与读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模块设置上,与2015年以前相比,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都在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下设置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和书目查询等功能,除了定时或不定时发布推送信息,还能在微信上绑定读者证、检索书目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信息查询,不但满足了读者需求,避免了多平台查询的麻烦,还通过微信管理平台设置热点问题关键词自动回复和即时回复,在后台与读者进行“一对多”“一对一”的对话,极大地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增强了用户粘度。

2.3公众号应用推广力度不大

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号应用的推广主要集中在馆内及其组织的读书活动、讲座中,推广环境相对局限。如果其公众号开发得较好,移动服务各项功能较齐全,对读者来说可以及时接收信息、查询馆藏、预约座位、续借图书,馆际互借,等等,实用性较强,则关注度较高;如果开发相对滞后,主要功能仅仅停留在发布信息和检索书目,对读者来说有“鸡肋”之嫌,则相应的关注度就较低,分享推荐的次数也较少,如此,推广难度较大,甚至沦为为“僵尸”账号,根本无法发挥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效力。

2.4读者用户体验度参差不齐

服务号发布推送消息不折叠,而订阅号发布推送的信息会被折叠,这就好比自动下载文件到电脑桌面和指定文件夹,除非有明确的使用功能或者吸引人的理由,否则人们一般不会及时打开订阅号阅读信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其服务群体具有明确的功能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健全功能设置,如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吸引人们关注就成为打造优质移动服务平台的关键。目前,尽管各高校图书馆公众号在功能设置上较之以往已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图书馆自身实力和公众号开发程度不同,在用户体验方面,差别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菜单设置不科学、模块分类不清晰。部分高校图书馆公众号不能将所能提供的移动服务合理地分门别类,重点不突出;二是模块功能开发不够,只是将web相应内容进行链接,不能有效提供深层次移动服务;三是有的公众号在框架建立后,不能及时、适时更新内容、调整模块,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3 建议与对策

3.1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优质公众平台

高校图书馆在建立公众平台时,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校方做好沟通,规划好公众号的发展方向,从公众号服务方式的选择到日常建设维护,争取跨部门间的技术支持和协作,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情况出现,为公众号建设打好硬件基础。其次应立足实际逐步加大对公众号的功能开发力度。高校图书馆公众号较之其他微信公众号有先天的优势,其服务对象与微信有着近乎百分之百的高度重合,并且服务对象对其可提供的服务功能需求也是毋庸置疑的。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在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发公众号服务功能,在书目检索、馆藏查询、读者借阅操作等功能的基础上,开拓图书馆特色服务,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能力和水平。再次是科学运用微信数据分析功能,通过查看各模块、各级菜单、自动回复的发生数据,以及推送消息的阅读量等信息,以读者实际需求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调整菜单和模块设置,以最简洁高效的服务功能满足读者需求。

3.2丰富信息内容,提高公众号关注度

高校图书馆公众号以订阅号居多,发布的消息如果被折叠,就无法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然而,根据2015年《微信公众号媒体价值研究报告》显示,20%的用户选择从订阅号里挑选内容阅读,而80%的用户选择从朋友圈里寻找阅读内容,也就是说,信息被分享的次数越多,则被阅读的次数也就越多。微信用户这一阅读习惯对高校图书馆公众号提高阅读量和关注量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出了发展方向——在功能日益完善的同时,不断丰富推送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以分层次、多元化、有创意的信息内容,吸引推动读者分享关注,以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从而提高公众号应用推广的原动力。

3.3创新营销渠道,丰富公众号推广维度

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基础上开展移动服务,除了充分运用公众平台开发编辑功能,合理布设编辑服务菜单,还可将其网页、微博、微信、APP等自媒体有效结合,组建一张立体、多层次宣传服务网络,满足读者不同的服务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宽公众号推广营销渠道。例如,利用目前常见的“易企秀”“易速推”等h5自营销服务推广平台,对图书馆文化宣传、读书活动、问卷调查等活动进行宣传推广,通过抓人眼球的广告策划、精美绚丽的画面设计、封闭式的信息搜集和数据统计,在短时间内引起读者关注,提高关注量,从而取得传统营销模式难以实现的营销推广效果。

4 结语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移动服务为高校图书馆轻松融入读者群体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好操作、传播快的高效途径,在更加便捷地传播图书馆资源的同时,也使图书馆成为读者社交生活中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的嵌入和开发提供了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可开发的资源实现更多可提供的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交流环境,发挥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交流中心的作用。

[1]360百科.微信.http://baike.so.com/doc/5329667-5564841. html.

[2]360百科.微信公众平台.http://baike.so.com/doc/5335445-5570883.html.

[3]张正.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

[2] 李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4(6).

[3] 艾瑞咨询集团.2015年微信公众号媒体价值研究报告. 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506/2393.shtml.

刘芬女,1985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技术。

G250.7

(2016-03-1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公众图书馆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图书馆
微信
微信
微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