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探讨

2016-02-13 07:52李亚军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受体

李亚军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探讨

李亚军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目的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研究分析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特点,提高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合理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处方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采用不同治疗药物的效果。 结果全部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都接近1,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最多,都获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用于治疗的抗高血压药都能做到合理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抗高血药物;临床应用

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的较多,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占一半左右。只要高血压患者存在糖尿病就属于高危群体,并明显提高产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提升了死亡率[1]。经临床诊断后,基于饮食和运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应采用药物进行降压。针对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对其血压进行严格控制,这对于患者血糖的控制作用更大。在抗高血压药物选择方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普通高血压患者是有区别的,不仅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降压效果,还要注意患者电解质水平、糖、脂代谢与肾功及脑血管并发症受抗高血压药物的影响,所以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应采用对上述几方面产生较小负面影响的药物,对抗高血压药合理选用,使降压效果长期有效,降低其它并发症的发病及致死率。该研究收集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处方资料,用于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药物治疗情况的了解,为提高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提供重要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处方资料,主要分析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度及联合用药情况。其中有35例男患者,65例女患者,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59.3±2.5)岁。在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按照世卫组织制定的药物利用日限定剂量作为药物利用单位,对临床医师用药合理性采用药物利用指数进行评价,日限定剂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临床用量进行确定,用药频度为药物总用量与其日限定剂量之比值,药物利用指数为用药频度与用药时间之比。

2结果

在收集的100例患者处方中,有62例患者处方为单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16例患者)、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有15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16例患者)及钙通道阻滞剂类(有15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占62%;31例患者处方为联合用药方法,占31%,其中14例患者联合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钙通道阻滞剂,所占比例最高。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果采用单一用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主要还是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全部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都接近1,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最多,都获得良好效果。

3讨论

该研究收集的患者有关数据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类用药比例分别达到37.5%、17.2%,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用药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临床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目前还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类用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具有预防水钠潴留作用,相对于其它药物而言,可使尿蛋白显著降低,进而对产生终末期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延缓和阻止作用,并有效降低产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对糖脂代谢不具有任何不利影响,使胰岛素抵抗作用有效降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2]。钙通道阻滞剂可选择性地结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抗AngⅡ的药理作用,继而实现降压效果。

[作者简介]李亚军(197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的优势比较明显,一是可通过完全阻断受体途径产生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不产生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成分的逃逸;二是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具有反作用,不会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血管紧张素Ⅱ3型、血管紧张素Ⅱ4型受体介导的有益作用产生影响;三是不影响激肽系统,也不会产生咳嗽等不良反应;四是其中的氯沙坦成分具有对尿酸的排泄功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比较独特且有效,可使患者产生糖尿病蛋白尿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使糖尿病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降低产生终末期肾病的额可能性。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提高,在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应特别关注其应用剂量,以免产生低血糖症状[3]。此外,还要对患者血钾和肾功能进行定期检查。

钙通道阻滞剂对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膜具有选择性作用,阻止钙离子内流,使外周脉阻力降低,实现良好的降压效果。因交感神经不会被新的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所激活,对糖脂代谢的异常影响较小,对心血管通常不会产生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比较适宜。在临床中的普遍观点是,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禁忌因素相对较少。该研究收集的患者资料显示,钙通道阻滞剂类用药构成比约占三分之一,仅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而位居第二位,尤其是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用药频度排序处于第3、5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于患者糖原分解及异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患者低血糖时产生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予以掩盖,进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对于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加重。该研究采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作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并应用剂量较小或采取联合方式用药,其对血脂几乎不产生较大影响,并对且胰岛素诱导不产生延迟导致的低血糖症状具有恢复作用。传统医学观点表明,利尿剂可导致患者血钾水平降低,对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及尿酸代谢等指标产生影响,进而使胰岛素抵抗作用增加,引发糖尿病并使其病情加重。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应谨慎使用或尽可能避免应用。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利尿剂的小剂量应用不会使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症状加重,高血压患者如具有正常肾功能不只是对降压具有良好效果,还能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且不具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在临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利尿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较小剂量或联合方式进行用药。应特别注意利尿剂的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患者出现低钾、低镁、脂代谢紊乱甚至加重胰岛素抵抗作用。在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逐渐认识到血压控制的作用高于血糖控制。及时发现患者高血压症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有利于对产生脑卒中、冠心病及糖尿病肾病及其发展进行有效防范,使产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对于肾脏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国外对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血压的严格控制可明显降低因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约25%,也能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约45%。

为明显提高降压效果而降低产生的不良反应,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单一用药通常只能达到50%的控制水平,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时,超过2/3患者的血压都能得到良好控制。其优势主要表现降压效果提高,不良反应减少,使保护靶器官作用得到增强,患者依从性得到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上述对收集患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总体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科学合理,充分表明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水平较高。但因该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对患者处方上中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反映的现象还比较片面。在统计患者全面实际用药状况及个体之间的差异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结果具有局限性,只对于临床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间接指导作用。而在临床实际中应充分结合患者实际对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并进行联合用药,尽可能预防药物产生的各类不良反应,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程虹谌,贻璞,杜兆鹏,等.氯沙坦不依赖血压的降尿蛋白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3,8(11):99-102.

[2]黄树松.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15,2(10):76-81.

[3]周齐娜,付青梅.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14,5(18):153-156.

[4]薛临萍,柳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4(17):122-126.

[5]苏定冯,缪朝玉,王永铭.2004年药理学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1-315.

R587.1

A

1672-4062(2016)06(b)-001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011

2016-03-21)

猜你喜欢
钙通道阻滞剂受体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抵抗素样分子家族与钙通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豚鼠心肌组织Cav1.2钙通道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击除颤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