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2016-02-13 09:38闫金荣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鸡西15813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科胰腺炎胰岛素

闫金荣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鸡西158130

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闫金荣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鸡西158130

目的针对内科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科临床治疗的有关资料,并加强临床护理。结果对患者采取内科护理措施后,有20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转院治疗。结论内科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内科护理;护理效果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主要是指消化酶由胰腺分泌引发患者胰腺组织产生自身消化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胰腺组织分泌胰岛素、胰高糖素的功能[1]。糖尿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因众多因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或功能缺陷,或上述两种因素存在引发慢性高血糖症状的一种代谢紊乱。患者血糖指标应激性升高能够达到30~40 mmol/L,若对患者治疗不及时将加重患者病情[2]。收集2011年1月—2013 年1月期间的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科临床治疗的有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科临床治疗的有关资料,其中有16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50.8±3.1)岁。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22例,其中有6例患者为新发糖尿病,8例患者具有糖尿病史并口服降糖药,1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针剂,没有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例。12例患者为胆源性,8例患者为高脂血症,6例患者食用高脂高糖食物、未能禁酒,2例患者由于存在不确切病因的疾病,其中8例患者具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

1.2治疗方法

对患者采取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纠正、对血糖指标进行严格控制、胃肠有效减压、禁食、严格按照医生要求采用对胰腺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及必要的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3]。

2 结果

对患者采取内科护理措施后,有20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空腹血糖指标保持在7.1~8.9 mmol/L之间。2例患者因产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转院治疗。

3 护理方法

3.1腹痛护理

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维持患者体液平衡和有效循环等有效措施。一是对症护理。腹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痛药,防止因使用镇痛药物而掩盖病情。一经确诊,可针对性地采取镇痛措施,以减轻痛苦。急腹症病人应禁食,有梗阻症状者给予胃肠减压。二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神情、体态、皮肤及四肢温度;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刺激征、怀疑肠梗阻或出现休克时,应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或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并进行手术。三是维持体液平衡和有效循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合理输液、输血,准确记录出入液量[4]。

3.2监测患者血糖

血糖监测的几个时间点及其作用为:空腹血糖即空腹8 h后的血糖,一般于早饭前监测。可以反映人体基础状态的血糖水平。餐前血糖即吃饭前的血糖。便于调整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量。餐后2 h血糖即从第一口饭算起2 h血糖,反映人体在糖负荷下的血糖水平。睡前血糖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夜间血糖凌晨3点左右监测,有利于判断早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运动前、后血糖是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时间的依据。可疑低血糖时及时发现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危害。

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准确及时监测,对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给糖尿病良好控制提供保证、强化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使用了胰岛素后,更需要坚持血糖监测,这样才有助于及时依据血糖水平指导胰岛素用量,为血糖安全达标提供保障,远离并发症的危害。不可挤压,取血不能在患者输液侧,以防对血糖产生影响而使治疗受到延误,采血应在指腹侧,减轻疼痛感,使患者在血糖监测时减轻疼痛感。

3.3监测患者病情

对患者意识、心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关注心电图变化,可能产生的心肌供血不足及心律失常等变化,对患者24 h出入量进行记录,注意患者呼吸节律与呼气气味。对全身体征及腹部症状认真观察,特别应关注患者腹痛性质、部位、程度等[5]。

3.4输入液体及分布合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早期禁止进食,因身体处在较高的分解代谢状态,大部分患者处在负氮平衡状态,应加强基础需要量和液体量流入组织间隙等营养治疗方法。早期剧烈疼痛具有大汗表现,合并感染时产生炎症反应,较多的失液,从局部胰腺渗出,导致失液状态,因此具有较大的补液量,通常每天在4000~5000 L,患者症状严重时每天在5000~6000 m L,相对采取较快的补液速度,以免患者产生感染性休克,通常每小时控制在250 mL,补液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期进行密切观察。血糖指标降到不足14 mmol/L,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对禁食时的所需热量进行补充,应用静脉高营养液时要按照患者血糖、身高、体重等情况对胰岛素比例进行计算,加入胰岛素量要准确,葡萄糖与胰岛素达到5∶1左右,并控制血糖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3.5饮食合理

急性胰腺炎及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饮食十分重要,急性期应采取严格禁食方法,采取静脉滴注与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胃肠进行减压。患者减轻或消失腹痛,没有腹胀表现,降低血尿淀粉酶达到正常范围,将胃肠减压管拔除,对患者饮食严格控制。食用米汤、藕粉等无蛋白、无脂的流质饮食,禁止食用浓鱼汤、浓鸡汤、肉汤等。观察患者1~2 d,若不存在腹部体征及胃肠道反应,可调整为馒头、南瓜等。进餐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以免病情复发。

3.6运动适宜

对患者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后,可相应参与运动量不大的体育锻炼,因适宜的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脂肪和糖代谢,影响血糖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在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患者基本情况,以便于对其运动量及频度进行合理安排。按照不产生疲劳感为标准,腹痛程度对于患者活动不产生影响时,患者可采取散步方式,开始不可持续较长时间,不超过15min为宜。

3.7健康教育

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健康教育措施也十分重要,主要是积极指导患者及其家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保持身心健康状态,提高自我约束管理水平。对肥胖、暴饮暴食引发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因素提高重视,进而对患者加强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采取非胰岛素治疗及血糖自我监测方法有利于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5%,因此指导患者对血糖进行合理监测十分重要。告知患者及其家人产生低血糖的原因及症状表现及防控措施,指导患者及其家人对低血糖指标进行有效缓解,以免产生意外情况,从而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患者所采取的健康教育应持续到患者出院后,并利用电话回访等比较有效的方法,使患者提高对疾病治疗知识的而了解程度[6]。

4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在临床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病情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难度。对收集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护理中应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避免患者在临床中出现血糖指标的明显波动,严格控制患者在胰腺炎急性期的饮食,使患者明显减少胰液的分泌,促进胰腺组织的良好修复,胃肠持续减压并逐渐提高通畅性,要求患者服用的药物应具有对分泌消化液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对患者的的补液量应合理,主要衡量标准为不产生感染性休克、可达到患者所需、不对患者心肺造成较大负担,对输注的补液速度进行合理调节。胰腺炎患者食用的饮食种类或时机不合适容易造成胰腺炎病情的反复,而饮食的合理可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对低脂低糖饮食严格执行并与降糖降脂等药物进行配合,才能对疾病发展、疾病复发的有效预防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61-372.

[2]马艳.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5(12):72-75.

[3]章玉玲.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2014,7(15):109-112.

[4]颜婷婷.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J].西南军医,2014,8(13):161-165.

[5]侯云英,汪小华,李伟,等.自我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3(10):137-140.

[6]夏睿娟.急性胰腺炎患者再进食时间和种类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12,7(19):201-206.

R587.1

A

1672-4062(2016)07(a)-013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3.137

闫金荣(1970.9-),女,河北定兴人,本科,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2016-04-03)

猜你喜欢
内科胰腺炎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