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2016-02-13 15:52丁宝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柔韧性太极拳关节

丁宝震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丁宝震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将太极拳作为大中专学生的体育选修课程之一,太极拳教学的广泛开展对大中专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育;太极拳;健康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2.121

1. 概述

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即是以“育人”为宗旨,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在提高其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进德、益智、促美,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前,简化太极拳已经成为各高等院校的选修课乃至部分高等院校的必修课,也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门体育课程。传统体育健身正逐渐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的时尚。

同时,太极拳的训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对场地、器材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对青年学生来讲,随时随地都可以提供身体锻炼的方式方法,非常简便易行。一经学会并坚持锻炼,可终生受益,具有终身体育的作用。

2. 太极拳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六百余年前由陈氏家族创建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打破门规,收外姓弟子杨露禅为徒。杨露禅为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将原老架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工作逐步舍弃,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因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杨氏太极拳架中择取20多个不同姿势动作编串而成的。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说已经充分体现出了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在太极拳的练习人群中,练习24式简化太极拳者占有很高的比例。1996年对北京地区部分太极拳练习者进行的社会调查表明:参加24式太极拳练习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90.8%。由于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的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容充实、易学易练,倍受太极拳爱好者青睐,十分适合作为普及推广大套路。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使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运动和练习。

3. 太极拳功法对青少年大学生的健身功效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级别、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可以连贯演练,也可以选择单式或分组练习。因此,它既适用于体力较好的学生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的学生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3.1 太极拳中的运气法可调节全身气血,增强心肺功能。

对大学生体能的训练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体能只要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来维持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能增进健康,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我们在高校的太极拳教学中,应将锻炼意识防灾首位,运气过程中强调心静、凝神静气、派出一切杂念。整个拳路没有特别发劲和过猛过急的动作,因此能松弛紧张的神经,使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放松。太极拳的“气沉丹田”,等于腹式呼吸,因为吸入气必须灌注全身,而灌注不仅到胸部为止,而是用腹式呼吸,气从鼻吸入到达肺部,肺部膨胀推动横膈膜下压起体内按摩,一上一下地把气由上焦、中焦、下焦散发到四肢,使体内静脉血液回流和淋巴循环,从而消灭淤血和潜在的病因。

相比于高校其他开设的体育课程如球类运动、游泳等,太极拳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有氧运动,不过不及,均衡运动,运动与呼吸相配合,以呼吸养生治病,强身健体,效果要比慢跑、游泳更为理想。如果我们的体育课程能够真正滴从增进学生健康的角度来考虑,就应该有针对性地侧重发展学生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而根据国家体委的要求,与健康有关的体能主要表现在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等五个方面。太极拳中的运气功法,能够有效地调节全身肌肉和骨骼。而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早,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不同程度地威胁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太极拳教学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2 太极拳中的行步练习可塑造身型,加强肌肉收缩和骨骼关节功能。

太极拳是画圆运动,也是锻炼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良好方法。有人说,打太极拳就是全身细胞的总动员,这话一点不假。目前大学生在高中、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长期久坐,而大多数中学并不重视体育课,导致一部分大学生驼背、身形不够挺拔。而太极拳的练习,是非常有助于体型的锻炼的。打太极拳以腰为主宰,腰椎一动,四肢百骸均动,全身个部分肌肉因而均匀丰满、柔韧而有弹性,各关节和骨骼也受附着的肌肉牵引,因而旋转、绞紧与按摩,有助于骨骼之强健及保持关节的柔韧。太极拳的旋式圆形动作使全身各部分肌肉都参与活动,长期演练有助于肌肉均匀丰满,柔韧而有弹性。同时,全身各关节得到多方位的幅度较大而柔和的运动,从而保持关节的柔韧性。此外,肌肉牵引关节和骨骼运动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有助于骨骼的强健。

24式太极拳的运动量并不小,特别是慢练对腰腿的要求更高、对虚实的转换更难,因此运动量更大。我们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要求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到位的话,练习一遍24式简化太极拳就能让人出汗。另外,太极拳的训练不是简单的关节和筋腱的拉伸,而是一动无处不动、一静无处不静,对正处在成长期和青春期末期的大学生而言,更是一种训练身心的良好方法。

3.3 太极拳中的腿功和基本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胯骨关节的肌肉、肌腱、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是绝大多数锻炼项目所必需的体能成分之一,对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预防肌肉紧张以及保持良好的体态等具有重要作用。太极拳中的基本功和其他传统武术具有相通之处,在太极拳的套路中,90%一上都是慢速、平稳、连续的双腿屈蹲和屈伸动作,并且,在太极拳的套路中有“蹬腿”、“下势”等需要下肢大幅度的伸展动作,这两方面的动作都需要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出较好的腿部静力性和柔韧性。因此,在我们的日常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动作达到标准规范,就要根据太极拳的特点,在学练太极拳的开始阶段,以及平时每次练习前后,针对学生的体能状况,选择相应的武术基本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太极拳中的各种步法几乎都不是直接动步,都有一个先移动身体重心并摆或扣脚尖的下肢屈伸的动作,这种被称之为“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太极拳动作特点能够让练习者在身体的灵活性、内力和控制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会增加练习者的毅力、耐心和专注性。

[1] 张颖.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下的太极拳教学设计[D].首都体育学院,2014.

[2] 刘小辉.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增设太极推手的必要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5:225-226.

[3] 严燕,陈建华.普通高校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1:97-98+102.

丁宝震(1983.1-),男,汉族,山东东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柔韧性太极拳关节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