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绪论教学初探*1

2016-02-13 18:52戴淑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药学专业

戴淑娟,刘 玮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安徽 合肥 230061)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绪论教学初探*1

戴淑娟,刘玮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安徽 合肥 230061)

摘要: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绪论更是课程教学过程中承前启后、提纲挈领之笔.笔者结合数年教学经验,从七个方面对绪论教学进行探讨,以提高效果.

关键词:药物化学;绪论;药学专业

药物化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合成、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发明新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依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对本专业学生而言,药物化学是其最先接触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因此,能否学好药物化学,对后续其他专业课学习、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开学第一课”的绪论,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笔者从事多年课程教学,对绪论教学有着一些切身体会,愿与各位同仁探讨.

1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绪论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它的重要性

绪论,又称绪言或者序言.就教材而言,它不仅是一本书的开场白,而且是整本书核心思想之浓缩,是对所授学科最精炼的概括、总结和导入,具有统领全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之初,学生对课程几乎一无所知,通过绪论学习,使学生明了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了解课程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学习任务和方法,对未来本课程教学意义非凡[2].目前,部分教师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绪论内容“假、大、空”,上课草草准备、敷衍了事,使教学流于形式.教师不重视,学生只听不思考,绪论教学走过场,必将影响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树立“绪论是教材重点与难点”的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下功夫上好“开学第一课”.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认识绪论的重要性.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我校是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堂教学目的;同时密切结合职业定位,科学组织教学内容.目前,我们选用的是由刘文娟、林小兰主编的高职高专药学创新教材《药物化学》,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绪论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概念、药物化学的内容与任务、学科发展简史,还增加了药物质量与标准、药物的名称和药物作用靶点等内容.受学时所限,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面面俱到、详细讲解,否则即使勉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听得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决定打破原有教材框架,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理解、熟悉和了解.对课程相关概念、药物化学的内容与学科任务等重点内容精讲,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对药物质量与标准、药物的名称等熟悉内容简要介绍,使学生明白即可;其余内容如药物作用靶点稍作涉及.实施分层授课,一举突出了重难点,教学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听课的盲目性.在学生听明白的同时,也完成了预期教学目标.

3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树立“用药安全第一”的理念

众所周知,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帮助这些未来药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理念,不仅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是授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在讲解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知识点时,我们展开如下介绍:省药品食品管理局进行GSP验收时,对药品的储存进行严格规定,要求所有零售及连锁药店在药品存放区域配备空调,并准确记录该场所温度和湿度.我们知道,药品的储存温度可划分为冷处、阴凉处和常温.常温指温度在10℃~30℃之间,阴凉处指不得超过20℃,冷处指温度处于2℃~10℃之间[3].为什么GSP验收对温湿度的规定如此严格呢?原因很简单,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药物化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很多药物质量不稳定,受温度或湿度影响,会变质失效,甚至产生毒性.阿司匹林片就是个典型药物,若储存不当,由白变黄,不仅失效,还可能加重过敏、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故对温湿度进行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稳定的必要措施.笔者发现,在绪论教学适当引入药物生产经营使用等一线工作实际,如GSP、GMP流程,处方配伍分析等内容,会极大提高学生对用药安全的关注程度,潜移默化地把“药品质量第一”的理念深植于学生心中.

4教学手段灵活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导入式开场白效果通常最好.比如,设计以下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药物化学第一章绪论.正值学期伊始,大家会发现几乎每门课都要介绍绪论.现在请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什么是绪论?为什么要学?我们要学什么呢?”以上导入语立刻让课堂活跃起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而且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为后续理论教学穿针引线,埋下伏笔.

同其他课程一样,药物化学绪论的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较多.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点讲解,忽视教学方法手段,整个教学过程平铺直叙,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很快丧失听课热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设问法、举例法、板书结合多媒体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手段[4].

例如,药物化学的研究任务之一是合理应用现有药物,包括药物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化学稳定性和体内代谢过程等.讲解此类知识点时,举例法非常有效.笔者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任一代表药物,如“盐酸吗啡”,结合书本对该药物的介绍来说明此知识点,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接受.

(2)设问也是笔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为安全有效应用药物提供理论支撑;第二,为生产合成药物提出简便高效的工艺路线;第三,为研究开发新药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在说明该知识点时,笔者会预先设问:同学们,本课程有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你们认为,与各位未来职业定位最为密切的是哪个方面呢?学生经思考讨论后,普遍认为第一点较重要,随后教师很自然地展开阐述.如此既推进了教学进程,又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

(3)图示法在介绍“药物的名称”这一知识点时非常有效.药物的名称分为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这三种.我们在课堂讲解时,向同学展示三张胃药“吗丁啉”的图片,分别描述了中国药典 “多潘立酮片”的记载页、有注册商标标识字样的“吗丁啉”,以及与药物化学结构对应的名称.结合图片告诉学生:药典收载的是通用名,广告宣传的是商品名,说明化学结构的是化学名.此法简单实用,事半功倍.

(4)在药物的质量评定中包括一个重要知识点“药品的杂质”.此知识点虽然很简单,但如果想引起学生重视却并不容易.案例分析法这种教学手段对此非常适用.笔者在讲授理论内容之前,先播放一段“反应停事件”多媒体视频.所有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都很震惊,获知该事件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药物所致的大量胎儿畸形.个别学生会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老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豹儿呢?”教师趁机进一步揭示出事件的根本原因:“药物的杂质,也就是反应停的体内代谢产物之一,即S-(-)异构体会干扰胎儿的叶酸类生化反应过程,最终造成胎儿肢体发育不全[4].如果我们事先知道此杂质会致畸,采取方法去除,这一人间悲剧便可避免.”由此,借助案例分析,教师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药品杂质”的危害,同时还加强了课堂师生交流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5以人为本,以学法指导辅助课程教学

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学”,重记忆、轻思考,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较难适应大学教育重思考、重实践的教育方式.此外,作为高职院校,我校药学专业学生在入学时“分数低,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因此,首次上课时进行学法指导非常关键.虽然教材内容中没有学习方法指导,但我们在课堂上特意安排此内容进行教学.

笔者认为,学法指导[5]中首要一点是安排学生复习巩固基础化学知识.例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虽然在大一刚学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化学,但在新学期开学后,不少学生忘了其中重要知识点.针对学生基础化学基础不扎实的情况,我们特别强调,想学好药物化学,必须先学好基础化学.课上明确指出基础化学中和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如一些常见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请学生课下复习巩固.就本课程而言,归纳总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举例说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归纳总结.比如,笔者会板书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说明该药物名称直接提示了其主要官能团,包括乙酰基、酰胺基、酚羟基等.主要官能团不仅直接影响药物的化学性质,而且决定了该药物的区分方法.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通常容易被氧化,具酰胺基的药物通常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我们以此例告诫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药物总结分类,就能牢记不同药物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和鉴别区分方法,最终极大程度地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此外,笔者还从帮助学生总结个性化学习方法、如何记听课笔记、加强知识点记忆等方面入手,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建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6及时评价教学效果,以评促改

如前所述,绪论授课难度较大、且对后续教学有导向作用,真正讲好这一堂课是需要教师投入很大精力的.教师如果不对授课效果予以关注、课讲完便了事,对今后本课程的教学非常不利.对此,笔者认为,随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师生交流等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及时课评,一方面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学生需求,从而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促进增进师生交流,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亲切而认真”的教师形象,从而建立教师威信.

综上,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绪论”第一课是本课程教学的第一步,甚至是最关键一步.任课教师应为稳稳迈出这一步而努力工作、辛勤耕耘.

参考文献:

[1] 刘文娟,林小兰.药物化学(第一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杨卓娟,杨晓东.关于高校课程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 (12):3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4] 王锋尖.植物学绪论课的教学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12.

[5] 程燕,王振纬,王雪琴.军队院校高等数学绪论课的教学设计.关于高校课程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 (7):30.

(责任编辑:王海波)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4.028

*收稿日期:2015-09-08

基金项目: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 “药学省级特色专业” (2011jxtd076)

作者简介:戴淑娟,女,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2-0091-03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药学专业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