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2016-02-16 18:45康健张会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吉西他滨胰腺癌

康健 张会勇



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康健 张会勇

【摘要】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胰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与对照组(吉西他滨化疗)。结果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吉西他滨;CIK细胞;胰腺癌

作者单位:136200 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内分泌肿瘤科

胰腺癌属于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肿瘤类型,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经进入疾病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整体预后较差[1]。本文主要分析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男15例,女7例,年龄31~75岁,平均(65.08±6.34)岁;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30~74岁,平均(66.11±6.28)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且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吉西他滨化疗,将吉西他滨注射液1 000 mg/m2加入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2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在30 min内滴完,每周滴注1次,1疗程为3周,1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再开始第2疗程。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吉西他滨化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化疗前采集患者50 ml静脉血,细菌培养2周左右待其细胞成熟后对CIK细胞浓度进行检测,待其浓度达到1×109/L时对培养物实施无菌检测,随后安排患者接受CLK细胞回输,连续输注3 d。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根据KPS (Karnofsky,卡氏)评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若评分低于60分表示患者已经不能接受抗肿瘤治疗。

1.4 疗效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2]对效果实施评价。治疗后,患者病灶完全消失,无新病灶产生,且维持超过4周,视为完全缓解;患者病灶体积缩小>50%,且维持超过4周,视为部分缓解;病灶体积缩小<50%,或增加<25%,视为稳定;治疗后肿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视为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45.45%(10/22);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3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22.73%(5/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64.58±2.85)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为(65.02±2.93)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79.68±3.64)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为(70.37±3.13)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胰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8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时机[3]。虽然给予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放化疗可一定程度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延长其生存年限,但患者临床疗效增加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其不良反应,继而造成患者放化疗耐受性下降,治疗依从性也受到影响,积极探求一种治疗胰腺癌的非手术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现阶段,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细胞因子诱导的CIK(杀伤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活性细胞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5]。CIK细胞属于新型免疫活性细胞,免疫特效理想且还具有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特性,临床治疗价值较高。自体CIK细胞输注疗法指的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采用细胞因子共同培养的方式获得异质细胞CD3+CD8+T细胞,该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从而可增强宿主免疫功能[6-8]。另外,CIK细胞辨别肿瘤细胞能力较强,尤其是放化疗后的肿瘤细胞,可将微小残留的转移病灶清除,改善患者预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45%,高于对照组的22.73%,且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为(79.6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70.37±3.13)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平,张晓伟,郭伟剑,等. CD4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9):1354-1359.

[2] 李洪波,刘崇忠.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9):1232-1236.

[3] 张玉华,王曼华,田勇,等.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4):317-319.

[4] 刘爱华. 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0):76-79.

[5] 张斌,陈小兵.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38-139.

[6] 蔡凯,艾月琴,张闯,等. DC-CIK细胞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3,20(4):449-455.

[7] 王坚. 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疗效[J]. 云南医药,2015,36(2):183-185.

[8] 赵艳飞,贾晓菲,贾志勇,等. 胰腺癌患者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31-33.

Clinical Analysis of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Coast CIK Cel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KANG Jian ZHANG Huiyong, Dongliao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yuan, Liaoyuan 13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CIK cel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44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with CIK cells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KPS score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CIK cel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Gemcitabine, CIK cells, Pancreatic cancer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14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99

猜你喜欢
吉西他滨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FOLFIRIN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