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

2016-02-16 18:45武丽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手术室

武丽媛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

武丽媛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切口感染。

【关键词】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室;护理干预;切口感染

作者单位:265700龙口,山东省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手术室

开放性四肢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治疗[1],术后患者骨骼、血管和肌肉会出现损伤,造成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以及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导致患肢局部肌肉坏死和疼痛,严重情况下会引发切口感染[2]。有研究资料表明,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手术切口感染。为验证这一结论,本研究选取68例患者,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作用和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为18~55岁,平均年龄为(42.14±5.63)岁;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为18~57岁,平均年龄为(42.87±5.0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注射抗生素、常规备皮、消毒等[3]。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第一,术前实施巡视探访。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和患者实施积极的沟通和交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宣教,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目的、特点和患者的配合事项等[4]。第二,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手术间的准备和器械物资的准备。外伤患者由于失血失液,对手术间温度敏感,对保暖要求高,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护士将手术间温度调高1℃。手术器械的准备方面:伤口清创所用器械单独准备在小器械车上,与手术器械分车准备完全隔离,清创操作后将清创的器械车及器械全部撤台,保证手术全过程的无菌操作。第三,手术护士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执行手卫生观念。患者伤口周围皮肤及手术区域的油垢和污渍要彻底清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污渍清洁运用生理盐水加入双氧水、抗生素、肥皂液等进行冲洗和消毒[5],然后用聚维酮碘进行术前消毒。第四,做好术中配合工作。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护理人员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且遵医嘱实施扩容[6],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防止由于失血和失液过多而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7];为患者采取保暖措施,在输液和冲洗之前对液体进行加温[8]。

1.3 护理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感染切口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情况,若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快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则为甲级愈合;若患者切口发生红肿、积液、硬结等轻微炎性反应,但没有发生化脓症状,则为乙级愈合;若患者切口发生化脓感染,并且需要实施进一步治疗,则为丙级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患者16例为甲级愈合,13例为乙级愈合,5例为丙级愈合,5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4.7%;干预组患者19例为甲级愈合,12例为乙级愈合,3例为丙级愈合,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9%。干预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最大特征为伤口是开放性、已发生污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更大,一旦发生术后感染的后果更严重,因此更需要严谨、完善的手术准备和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实施正确的冲洗和清创术十分重要,能够从本质上降低细菌感染的概率。单独准备清创器械、清创完成后全部撤离,再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开始处理骨折实施手术,保证手术全程无菌操作;实施心理护理和保暖措施。这些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9],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4.7%,并且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并且促进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 马伟.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7):90-92.

[2] 王鹃,周虹莉,尤佳. 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临床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1):258.

[3] 张杰敏,黄素碧,陈柯,等.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4(15):1867-1868.

[4] 胡静,张华. 股骨颈骨折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740.

[5] 李晴华.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1):145-146.

[6] 陈慧华,陈海华,林福秀,等. 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95-3396,3399.

[7] 李宁.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567-568,575.

[8] 谭萍娟,刘彦勋,贾斌. 有限切开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75-176.

[9] 倪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进展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42-144.

Effect Analysis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in Open Fracture of Extremities

WU Liyuan, Yantai dragon mine central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of Shandong province, Longkou 265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xtremities fractures open incision infection. Methods 68 cases of open limb fracture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usual care)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and incision healing. Results The incision infection incidence of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 of patients, the wound healing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infection of incision.

[Key words]Open limbs fractur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fection of incision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22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159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