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6-02-17 03:12王培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普外科丹参下肢

王培宏

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培宏

目的 研究分析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其他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普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由深静脉无法正常凝结所致,尤其下肢是高发部位, 一旦发病患者常感觉侧肢体疼痛、肿胀, 劳动能力受到限制,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病情严重者引发肺栓塞而死亡。临床研究表明, 肿瘤静脉内化疗以及妇科手术是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4]。因此,应充分的加大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治疗[5],减少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近年来,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人数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恢复情况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术后卧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多有发生,要深入分析引起下肢深静脉[7]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因素进行防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1.2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11月接收的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女性患者为17例,男性患者为13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45.6±6.8)岁;实验组中的女性患者为16例,男性患者为14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年龄为(47.2±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借鉴意义。

1.3治疗方法

(1)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普外科手术方式以及常规护理。(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诊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于手术前3 d进行用药,每天经由静脉滴注20 ml,并在术后的12 h后再次进行用药,连续使用4 d,用药量与术前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

(1)手术1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粘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比;(2)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APTT为(12.9±0.8)s,PT为(28.7±3.3)s,Fbg为(3.33±0.32)s,血栓形成率为28.5%。观察组患者APTT为(12.5±1.2)s,PT为(27.8±3.4)s,Fbg为(3.27±0.31)s,血栓形成率为8.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几率为8.6%,对照组血栓形成几率为28.5%;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8]。截至目前为止医学临床上仍然未能明确导致该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另外从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恶性肿瘤会引发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的降解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上的异常反应(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以及凝血酶时间上的延长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不良现象。而丹参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同时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凝血倾向、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因此其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几率。该项研究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有较为明显体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栓生成率低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丹参注射液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佘盛飞. 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3(32):79,81.

[2]潘展霞,邓丽芳,巫苑玲. 外科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44-45.

[3]奚卫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2010,9(4):64-66.

[4]韩亚南.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8-39.

[5]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米娜瓦尔·吾加吉. 98例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 (26):74-75.

[6]狄亚丹.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118-119.

[7]苏静. 预防老年妇产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119-120.

[8]张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3):205-207.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ANG Peih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Hegang, Hegang Heilongjiang 154101, Chin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Clinical observation

R285

A

1674-9308(2016)22-007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2.046[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60 cases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ere studied,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s not given other drug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given danshe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lood viscosity,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enzyme,protein fber and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comparison result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for preventing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thrombosis form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鹤岗 154101

猜你喜欢
普外科丹参下肢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