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16-02-17 03:12汪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肿瘤科风险管理实验组

汪慧

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汪慧

目的 对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显著效果。

肿瘤科;PICC;置管;护理风险;管理

本文将我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通过红篮球抽取的方式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指征,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异常者、精神系统异常者、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伴有其他病史者剔除本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25例患者的年龄为27~74岁,平均年龄为(56.52± 10.72)岁,男性18例,女性7例,包括7例超声引导、4例盲穿及14例心电定位。

对照组25例患者的年龄为29~71岁,平均年龄为(51.64± 12.35)岁,男性17例,女性8例,包括8例超声引导、8例盲穿及9例心电定位。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护士长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正常的护理工作,并及时解答护理疑问。

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4]:

1.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成立3~6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计划,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护理工作,另成立考核小组,对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改进护理中的不足之处。

1.2.2细化风险管理 完善风险管理报告,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对于棘手的问题应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1.2.3风险防范 根据医院PICC置管现状,再次学习PICC置管技术准入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培训对象、操作者资质审定、相关资料备案等,对可能出现的置管并发症进行评估,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1.2.4风险措施评估 护理结束后,每日定时对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护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小组会议的形式加以讨论,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管理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管理效果呈反比关系,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管理效果呈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均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进行处理,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04±10.72)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0.33±10.1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置管操作过程中贯穿着较多的护理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5],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医院的形象不利,因此,在肿瘤科PICC置管护理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十分的重要[6]。

与常规的护理管理相较,护理风险管理更注重风险防范,整个管理过程更具专业性和系统性。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可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7],进一步减少护理安全事件;通过细化风险管理可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通过风险防范可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风险措施评估可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的不足[8]。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3%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给予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具有较好效果。

[1]虞萍,奚爱芬,贺春华,等. 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3):91-92.

[2]王舞妮,孙墅,戴轶,等.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57-159.

[3]俞培敏,茹晚霞,王广芬,等. PICC护理门诊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126-127.

[4]王焕云,杨琳,马秀红,等. 风险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110-111.

[5]李力,曾从容,杨春雪,等.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风险管理的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5,30(3):7-9.

[6]孟燕. 风险管理对减少新生儿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66.

[7]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等. 应用FMEA模式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临床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09-311.

[8]李玉珠,赵翠兰,陆玉田,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中的价值[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171-2172.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Cancer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WANG Hui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Lianyun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2, China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ICC in cancer department. Methods 50 cases of PICC placement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randomly selected red basketball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with 25 ca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23%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ICC in cancer department has a signifcant effect.

Oncology department, PICC, Indwelling catheter,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R473

A

1674-9308(2016)22-023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2.156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二科,江苏 连云港222002

猜你喜欢
肿瘤科风险管理实验组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