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胺苯磺隆

2016-02-19 08:52马锦陆
新疆农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甲酸定性乙腈

马锦陆

新疆农药检定所(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4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胺苯磺隆

马锦陆

新疆农药检定所(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4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胺苯磺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反应监测;胺苯磺隆

胺苯磺隆,又名金星、菜王星,磺酰脲类除草剂,用于防治油菜田阔叶杂草,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除草效果好等优点。但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容易对后茬作物如玉米造成残留药害。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农业部发布了第2032号公告决定对胺苯磺隆逐步采用禁限用管理措施。建立胺苯磺隆的检测方法,可进一步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也为农药残留检验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MRM模式),为胺苯磺隆提供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Waters ACQUⅠPYUPLC TQD,Masslynx软件。

1.2 试剂与标样

乙腈、甲醇:HPLC纯;甲酸:色谱纯;水:屈臣氏;胺苯磺隆标准品:纯度1 000.0 μg/mL,购自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

1.3 标准溶液配制

将1 000.0 μg/mL的胺苯磺隆农药标准品,用甲醇逐级稀释至1 μg/mL标准溶液。

1.4 色谱-质谱条件

液相条件:Waters ACQUⅠPY-UPLC System,色谱柱:ACQUⅠPY-UPLC BEH C18,2.1×100 mm,1.7 μm;柱温:40℃;进样量:5 μL;流动相:A乙腈;B0.1%甲酸水;梯度洗脱:0minA20%;4 minA55%;4.5 minA80%;7 minA85%;8 minA95%;8.1 minA20%;10 minA20%;流速:0.3 mL/min。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SⅠ+;扫描方式:MRM;离子源温度:150℃;喷雾电压:3.0 kV;锥孔电压:35 V;去溶剂气温度:350℃;雾化气:800 L/ hr;气帘气:50 L/hr;碰撞气氩气:0.12 mL/min;定量离子:411.2>196.2,碰撞能量:17eV;定性离子:411.2>170.2,碰撞能量30 eV;保留时间:4.5 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动相中甲酸的选择

用注射泵直接进1 ug/mL的胺苯磺隆标样,通过对胺苯磺隆进行质谱全扫描发现,在电喷雾离子源ESⅠ+方式下生成[M+H]+离子。用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离子效果差;用10 mmol/L乙酸铵和乙腈做流动相,峰形不理想;改用0.1%甲酸水和乙腈做流动相,离子化效果好,且峰形尖锐对称。

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母离子和子离子的选择:首先选择单级质谱扫描,用注射泵直接进样,以0.02 mL/min流速注入1 ug/mL的胺苯磺隆标样,优化一级质谱检测条件。找到胺苯磺隆的母离子分子离子峰[M+H]+质荷比411.2,以母离子响应为标准,优化毛细管电压和锥孔电压;同时也可以考察去溶剂气的温度和速度对母离子的影响。其次选定子离子,通过胺苯磺隆的化学结构式分析,可能在C-N和C-O处断裂,产生196、170、和142的子离子,采用MRM扫描,打开碰撞气,调节碰撞电压,确定(m/ z)411.2>196.2和411.2>170.2作为定性和定量离子。结构分析和试验结果一致。

3 结论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MRM模式)对胺苯磺隆进行了快速测定,可在10 min内完成仪器的定性定量分析。

[1]刘曙照,袁树忠,戴忠军,等.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玉米的药害研究[J].农药,2000,39(11):40-41.

[2]田苗,宋欢,薛园园,等.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胺苯磺隆农药残留[J].分析科学学报,2010,26(3): 284-288.

[3]朱振华,尚尔鑫,段金廒,等.中药方剂化学成分液质联用分析中标准质谱库的建立和应用[J].分析化学,2010,38(11):1588-1592.

马锦陆(1987年7月—),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

2016-06-18

猜你喜欢
甲酸定性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基于甲酸的硝酸亚铈微波脱硝前驱体的制备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完井液用处理剂与甲酸盐盐水相容性研究
甲酸治螨好处多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
5-甲基-4-氧代-3,4-二氢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乙酯衍生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