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力的培养

2016-02-24 12:53张雅琳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思辨性能动性主体

张雅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力的培养

张雅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作为高等本科院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的本科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鉴赏这门学科,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思辨性,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本文将从审美主体能力培养策略入手,探讨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动性与思辨性两方面的内容。

能动性;思辨性;音乐鉴赏

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批判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大学里丰富的学术资源及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为其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启迪智慧;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其人文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培养审美主体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

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是多样化的,有情感宣泄方面的,也有精神传承方面的。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以欣赏聆听为基础,营造审美环境、激发听赏兴趣、促进情感代入,可以满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需要。

(一)有助于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主要包括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首先,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其的听赏要依靠听赏者的听觉积累和内心感受。对音乐的感受人皆有之,但音乐素养的优劣、音乐经验的多寡、生活经历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各不相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其次,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运用想象力才能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而言,它的非语义性使想象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只有展开想象才能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深入感悟和理解。音乐鉴赏课不仅是让学生单纯、被动地欣赏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感受、鉴赏、想象、表现等能力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审美主体创新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这意味着音乐的非语义性使音乐作品变得模糊、含蓄,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音乐的音响效果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听觉神经,冲击我们的内心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音乐的这一特性,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调动学生的听赏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审美主体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将“感受与鉴赏”放在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之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一位。在音乐鉴赏教学方面,强调以音乐为基础,从音响本身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指导启发为辅,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的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个性感受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审美主体能动性与思辨性的培养无疑践行着新课标的教育发展要求。

(一)培养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最具有动力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动力性得到发挥,首要前提就是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音乐学习将会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为他终生热爱音乐和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以往的音乐鉴赏课把音乐视作客观存在的,详细分析创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创作习惯、风格特征等或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乐谱和声或音响效果进行分段肢解,从曲式到配器再到演绎或从音乐表现的角度对作品的含义进行讲解,把权威的解释奉为“教义”强行灌输,要求学生理解记住。完全忽略了音响聆听、审美体验、情感交流、精神陶醉这些重要的过程。使课堂变成了音乐知识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新的教学改革尝试,笔者认为,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应当使学生从枯燥的乐谱和声分析和音响理论的探讨中解放出来;从经典教义的解说中解脱出来;从规则教条的意义阐释中摆脱出来;回归到音乐审美的本质,即专注地聆听音乐旋律的走向、和声色彩的变幻、乐器音色的搭配、复调线条的碰撞,认真地体验情感的流露、品味意蕴的多彩、感受生命的张力。课堂设计要能运用学生的感性思维,引领学生融入到音乐之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探索欲望。

(二)培养审美主体的思辨性。在音乐鉴赏的听辨过程中,把对音乐的感知和思考通过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和个性特征结合起来运用到艺术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创新传统经典,思辨地传承优秀文化。音乐鉴赏教学是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自身便带有特定的文化特质。所以在现实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运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文化的拓展,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鉴赏西方巴洛克主义时期的音乐时,可引导学生借助美术、造型、土木工程、历史、哲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激发想象力,启发思维的碰撞,深入多角度地探寻巴洛克音乐的多层意义。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不仅能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地整合共享,而且能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共同协作的实际能力。

G642.0

A

1007-0125(2016)12-0249-01

猜你喜欢
思辨性能动性主体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