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体:后危机时代的文化反思

2016-02-26 18:06张建云
学术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

张建云



回到主体:后危机时代的文化反思

张建云

[摘要]2008年以来发生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与以往危机没有本质区别,但是所处的时代却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根本性变化。在后物欲、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反思危机发生的原因、走出危机的路径、避免危机的方略等等,要转变传统的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思维方式,要从主体自身、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深刻反思。确立劳动至上的价值理念,确立人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以审美心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和生活,是超越经济危机的宿命、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的自然性;劳动至上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每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人们都要对危机进行反思,对危机爆发的原因、应对危机的策略、走出危机的路径和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成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性质与以往的危机并没有根本不同,但是危机所处的时代却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根本性变化,因而应对危机的反思亦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逻辑,适应时代要求,由此才能真正找到应对危机的策略、避免危机的方法等。

一、值得反思的反思:当前反思经济危机的研究评价

(一)当前反思经济危机研究的主要内容

正如每次危机发生后一样,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理论界对危机进行了全面反思。一般认为,本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住房贷款过度扩张,风险控制不严;金融产品花样翻新却难以准确估值,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低利率扩张性货币政策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纵容金融风险直至危机爆发,等等。随着危机的发展,众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如有学者认为是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和有效需要不足造成了危机;有学者认为是现行国际货币制度造成了危机,即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保障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因为二者功能是矛盾的;有学者认为,虚拟资本超常规运作会挤占实体经济存在的空间,导致西方国家的产业空心化,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有学者从基本社会制度角度,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等等。

关于化解危机的策略、路径和方法,归纳起来,多数学者都从改革现行货币体系、创新现代金融制度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全球统一、有效的监管制度和合作体系,以及利用新兴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复苏和增长,等等。还有很多学者对于我国如何应对危机作出了更多思考,多数学者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在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建立由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摆脱依赖需要扩张的规模赶超型增长模式,向稳定需要与供给激励相结合的内生增长路径转变;等等。

综观当前对经济危机的反思,可以说,人们所关注的都是事物的对象、客体,所考虑的都是如何向外,或通过科技创新,或通过制度创新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通过增加物质财富来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而较少有回到主体,从文化角度反思主体自身,通过改造人自身的自然性,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力量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这已经成为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人们反思危机的思维逻辑和传统。如果说,在生产相对落后、物质财富绝对匮乏的年代,这种以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反思危机的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它实质上是通过单纯增加物质财富的方式满足人的自然欲求来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但是,在当今时代,在后物欲、互联网时代,这种逻辑和思维方式必须要转变。

(二)回到主体:后物欲、互联网时代的主体诉求

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代,由此带来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变。

一方面,现代科技进步、生产力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摆脱生存危机、解决温饱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祈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梦想不断变成现实。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发生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即不但全球贫困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而且脱贫人口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世界银行于2013年4月17日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称,1981年到201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加了59%,但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下的贫困人口比例已从50%显著下降至21%,全球仍有12亿绝对贫困人口。对此,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在2015年以前实现将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等目标。就以全球贫困人口12亿计算,贫困人口占全球72亿总人口的比例也不到二成,这就意味着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口摆脱了赤贫,人类在总体上不用再为生计问题而担忧。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单纯的物欲时代结束了,真正的属于人的人类史即将开始。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和消费方式,也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少数人依赖特权强制多数人的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信息的双向、互动、网状式、球面型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精神世界的鸿沟壁垒,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历史之间实现了无限互联和普遍关系,人民群众成为普遍密切联系的整体。现代技术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保障,社会结构从等级层次结构过渡到网络扩散结构,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和社会发展主体,这将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质的飞跃。

人类社会实践的现代发展表明,人类幸福的实现将不仅仅是增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的自然欲求,相反,人类仍无法逃脱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等的现实表明,单纯局限于身内自然的个体性和物欲性本身,局限于物质世界本身,人就无法看到人化自然中人的本质力量,就无法超越物质之上,构筑一个理想的意义世界,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主客体的分化和全面统一,走不出动物世界的轮回。人类幸福的实现必须要靠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靠人的创造性的全面发挥。由此,文明的进步、幸福的提升,不仅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物欲的满足,更体现为对单纯个体性和单纯物欲性的超越,因而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全面超越。这种超越的力量既来自知识理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来自人的道德理性、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的不断提升,来自主体自身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无疑,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为实现这一超越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当前人类面临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当前人类面临重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等的根本原因,是由人类实践的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人对自身认识相对落后造成的。人虽然表面上成为身外自然的主人,却没有成为身内自然的自觉主体,没有自觉为类主体,实质上仍然是身内自然的奴隶。

(一)身内自然的奴隶:人对自身认识的局限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的主体性日益强大,这个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与外在自然关系中,人类藉此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与此相应,人认识到人是外在自然的自觉主体,并将这种主体性发挥到极致。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没有认识到人同时也是身内自然的主体,因而人还是身内自然的无意识的自发的主体。在人与身内自然的关系中,人如同原始社会一样,受个体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控制,把直接占有作为满足需要的首要方式,只有当无法实现直接占有或者自然界的现成产品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才通过劳动创造方式满足需要。因此,尽管人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表现出计划性、目的性,而实际上人的活动仍然是受身内自然控制,因而仍然是盲目的、不自觉的主体。在人与身内自然关系上,人并没有超出动物多远,并没有走出精神的动物世界。日益丰富的科学知识(工具理性)、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价值理性)等都不过是人们实现身内自然性的纯粹工具而已。人被身内自然所控制,被身内自然牵着鼻子走,人作为主体,与对象世界、与客体分离对立。人与自身的这种分裂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分离对立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这种被迫的主体状态在自然经济时代、在衣食无着的传统社会是必然的,因而那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及社会的对立比现在更为紧张而剧烈,只不过因为那个时代人类实践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活动被地域等相对分割开来,早期经济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污染还能被自然界所吸收、净化,毁灭一处生态环境还有别处可以转移;战争是局部的,武器也不足以杀死全部人类。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全球化、网络化已经将人类联结为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军事等不论哪个领域出现问题都是全球性的,谁都跑不掉。因此,当今网络化、全球化时代,由于人与自身分离对立而导致的一系列危机包括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必须要直接面对、必须予以解决的时候了。

(二)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价值体系的局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不仅在于私有制本身,而且在于与此相应的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体系,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立足于单纯满足而不是超越人的个体性和物欲性,以物的思维方式认识人、理解人、对待人,把人看成物。

个人主义和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是内在相联的。市场经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1](P104),从而战胜了自然经济时代“人的依赖性”,使个体不再受制于“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个体的这种独立性是有局限的,即它以物的依赖性作为人的独立性本身,这使它深深陷入物质主义之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尽力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最基本自然欲求的必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顺应了人类生产的必然趋势,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以私有制为制度基础的社会模式,尽管在历史发展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个人主义和私有制与生具有内在缺陷,表现在以动物式的最直接的掠夺和占有为手段去追求个人利润、满足自我物欲。物欲横流的价值导向在以个人为本位理念的统领下,使得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唯我主义内在相通,这是社会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当今时代人类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乃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等根本原因之一,都是源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它使人既没有看清自身的个体物欲在普遍联系之网中的位置,更没有看清他人在这个普遍联系之网中的位置,所以明知有金融泡沫却还要继续制造泡沫、明知欺骗别人违背道德却还要去欺骗,这在物种思维时代可能还会有一时投机成功的可能,危机危害也还有局限,但是,在普遍联系的类主体时代,终将会导致普遍的危机出现。确立人类性的整体性思维代替物种思维是避免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

在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引导下,个体物欲满足成为人们的首要价值追求。“想要生活得更好是没有错的,错的是那种以‘拥有’而不是以‘生活’为目的的生活方式。”[2](扉页)物质主义导致过度消费,对物的单纯的、无止境占有就是资本主义价值观获得幸福的秘诀。但是,占有了物品就真的能获得幸福吗?没有。恰恰是因为占有了,而发生了空虚和无聊。为了应对空虚和无聊,人们加大砝码更多地占有物品。就是为了占有尽可能多的物品,美国人把自己变成了债务的奴隶,肆无忌惮地从各种可能的渠道借钱,用借来的钱去占有高档消费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用占有物品的方式去解决精神危机既是徒劳的,又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深远根源。

(三)直接占有满足方式的局限

在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价值体系引导下,直接占有这种原始自然的满足需要方式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满足需要的主导方式。

通过直接占有方式满足需要是动物的满足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的自然本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在自己全部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需中度过的。随着工具的发明、生产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通过改造自然界、生产自己满意的人工产品的方式来满足需要,从自然界直接占有的方式不再是满足需要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却并非如此,通过某种特权从他人或社会那里直接占有他人劳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正确的、合法的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食利、剥削、投机等通过不劳而获直接占有他人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被奉为丛林法则,不劳而获被人们羡慕、推崇。

从社会长远和总体利益看,不劳而获、直接占有财富必然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因为无不能生有,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你不劳动就获得了满足,那肯定是白白占有了他人的劳动果实。社会越发展,社会关系越丰富,这种不劳而获的危害就越是容易被遮盖。尽管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越来越精细的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对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伤害行为做出了种种限制和规定。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深刻反思自身的这种满足需要的方式和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价值观,并仍然以此为基本理念安排社会制度,必然是一个动物世界的高级版本。只要没有触犯法律,投机、食利、剥削等不劳而获行为被人们看成是令人羡慕、令人称颂的行为,反而却对通过劳动创造获得收入不以为然。对不劳而获、直接占有行为的赞许和称颂迎合了个体私利的目的,放纵了人的身内自然本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贪婪和不劳而获永远是资本的核心价值观,无限度地追逐自行增殖,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这就是资本的本性,为此它会不惜突破道德极限,甚至是身体极限。正是为了在现有制度范围内尽可能地不劳而获,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发明出如此众多、花样翻新的金融产品,金融业迅速膨胀起来,金融资本家从中渔利最多。这些人投机倒把,劫贫济富,编造谎言,制造泡沫。以雷曼兄弟为例,其研究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金融风险的含义,然而他们的聪明才智却是充分体现在怎样不劳而获地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钱,为此他们疯狂投机赚钱,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贪婪自私愈演愈烈,最终不可收拾,只能靠危机来解决问题。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的最深层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困境的根本原因。

三、化解危机、超越困境的思路探索

(一)靠劳动创造方式实现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困境的根源并不在人的物欲本身,而在于人们满足物欲的直接占有方式。人类要超越危机、走出困境,必须要确立“劳动创造至上”的价值理念,消除直接占有、剥削、投机等现象,“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3](P243)人人都确立劳动至上的价值观念,人人都通过劳动创造满足自身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也为人人都参加劳动、创造财富营造氛围并提供现实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才是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困境的根本出路。

必须指出,人的自然物欲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反思经济危机的时候,要避免走极端。例如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华尔街老板们的贪婪物欲引起人们的公愤,由此有人认为,人类应该节制物欲,避免奢侈,适可而止。正如梭罗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生活简朴,只吃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多种植自己吃不掉的东西,而且不贪心地去用它来交换更奢侈、更贵的东西,那么只要种不到半英亩的土地就足够了。”[4](P53)这种反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倒退到禁欲主义。因为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等身内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消灭物欲、拒斥科学技术进步只有在观念中才能做到的。人的物欲、人对奢侈品的追求是永恒存在的。这要正确区分是什么样的奢侈品,是作为发展资料的奢侈品,还是炫耀性奢侈品;是作为明天的自然必然性(即生存资料)的奢侈品,还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奢侈品。炫耀性、占有性的奢侈品是必须反对和抵制的,但是,对于作为发展资料的奢侈品是必须要肯定并予以满足的。社会生产实际上就是一个满足人的自然必要性需求的奢侈品不断由少数人享受而变成普通消费品的过程,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拒斥科技、压制物欲、限制消费是与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理想背道而驰的。人想要生活得更舒适,更自由,更幸福,这是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是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实现的必然要求,人的实践活动也总是指向人的幸福和人的自由的实现方向。这是无可指责的。因此,要避免经济危机,一方面要倡导劳动至上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关键还在于要以科技创造为突破口,生产出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都有益的产品,而不能一味指责人们物欲膨胀,不能走向绝对的禁欲主义和自然主义。

(二)确立人类整体性思维寻找未来

人走出动物世界后,就成为与物不同的存在。人的活动具有创造性、社会历史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后一代人的活动总是在前代人的活动基础上展开,每个时代的具体个体的活动也总是体现着以往人类普遍性劳动的成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注定了人不同于物,人不仅意味着是一个个的生物个体,而且同时也体现着人类整体,并且重要的是:“在一切存在中唯有人才能不仅自身存在于类的联系中,而且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当作类来对待,以类为自身活动的内在规定,并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行为中去贯彻。”[5](P235)物之所以为物,就在于它是单纯独立的个体,它的存在方式、活动对象、生存领域等都是有限度的,它与它之外的世界没有普遍自觉关系。因此,对人的考察、认识和理解不能等同于对物的考察、认识和理解,必须要把生物存在与人类存在相结合,而不能用物种思维方式来认识人和理解人。在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局限、社会关系的有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为分离和对立,人们也习惯于用物种的思维方式理解人、认识人。但是在当今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实践已经将人类联结为一个整体。互联网的普遍性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历史性,处在普遍互联关系中的任何个体从时间上看,都既生活在今天,也同时生活在昨天和明天;从空间上看,则生活在人类主体能力所及的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大数据网络时代的任何个体绝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个体,不仅仅是一个物,而且同时是一个人类性存在,他和他自身之外的一切都处于普遍的自觉的关系之中,他既离不开这个普遍关系,又是织成这个普遍关系之网中的一个纽结。因此,对人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必须要把他还原到他所在的普遍联系之网的纽结位置上,否则对人的观察和认识就可能陷入偏颇。古人云:“君子之心,常怀敬畏”,这个敬畏实际上就是对这个普遍关系之网的关注和考虑,对他人、对社会的利益,因而也是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和顾及。以人类整体性思维认识人、理解人,并以此安排社会生活,确立各种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等,是超越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以审美心态、按照美的规律去生活、去创造

人的创造性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性,而是来源人的文化性。而文化不仅包括知识体系,还包括人的愿望、理想等价值体系和体验、情感等审美体系。正如朱光潜所提到的对待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植物学家抱着科学研究的态度,商人抱着实用的态度,画家则抱着审美的态度。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实用的态度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是人若局限于此就表现不出更多的创造性才能,不会有超越于其上的更加自由美好的精神文化世界。

美、审美之所以能超越个体物欲、增强人的创造力和本质力量,就在于,一方面,美、审美可以使人摆脱外在规范、知识等必然性的限定和束缚,理想插上翅膀,自由驰骋。人们就可以在艺术作品、审美对象中通过想象去经历他人的遭遇和命运,去体验个体人生中无法遇到的矛盾冲突,去感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景观和意象,由此,有限的现实生活就进入到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人们在这个无限的世界中遨游,就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充满意味的人生,就会获得进一步超越现实的潜能和力量。另一方面,审美活动是主体参与的再创造活动,人在审美中实现了主体自觉。审美活动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和意愿,因而是人的完全自主、自由的活动。在审美创造中,劳动不是一种强制、一种苦役,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劳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劳动也就成了人的自身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的价值的一种证明,它超越了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们一般认为,美、审美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远。实际上,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审美创造遍及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无论物质生产领域,还是精神生活领域,只要打上人类审美情感印记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当然,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美和审美规律的普遍自觉应用、审美心态的普遍自觉确立是有条件的,即它们以人的自然物欲已经基本满足为基本条件。当人们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围绕着基本生存而展开,人们会选择以最直接的方式满足个体物欲,顾不上其他。在这种情况下,审美创造、审美生活是自发发生的,是非自觉行为。但是在当今时代,近九成的世界人口已经摆脱赤贫,基本实现温饱,绝大多数人不再为基本生存而殚精竭虑,则表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为美和审美规律的普遍的自觉的应用、为审美心态的普遍的自觉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审美心态即超越个体物欲心态,人们普遍以审美的心态去生活、去创造,这是人类走出危机、走向美好未来的一个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比尔麦吉本,等.消费的欲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亨利·棱罗.瓦尔登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5]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梅云]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点课题(myy2008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130 -05

[作者简介]张建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哲学博士,北京100732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与警示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后好莱坞电影女性形象的转变(2008—2016年)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从何而来
经济危机对阿拉伯剧变的引发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风险防范分析
经济危机下航运公司如何做好船员管理
论经济危机防控中政府履行道德责任的必然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