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数据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

2016-02-27 16:36王霄宁李安渝王轶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1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协同

王霄宁++李安渝++王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得出物流是跨境电商的瓶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机制,并提出构建物流大数据拍平台等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商务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以其大跨度、多市场的特点,吸引着国内外大中小电商企业纷纷涉足跨境电子商务,例如国内京东商城开通了国外网站,国外的亚马逊、EBay等美资电子商务网站在我国布局。然而,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等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资本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税收政策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复杂程度相较于境内电子商务物流大幅增高,由此物流已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关键性瓶颈。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主要有十余种模式,但主要包括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保税区、自贸区、海外仓等等,它们有各自优势和劣势。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有如下方面:

1.我国跨境物流主要依赖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跨境物流配送时间较长。例如,使用中邮小包或香港小包到俄罗斯和巴西等地,普遍的送达时间在40-90天,使用专线跨境物流也需15天左右;还有一些跨境电子商务卖家不重视进口国监管制度,或目的国海关的贸易壁垒,导致海关扣货查验,再加上有些国家需要人力清关,效率很低,跨境物流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

2.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环节复杂,当发生消费争议时,由于跨境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商务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和偏好、税收政策等等都导致跨境物流配送时间长,使得经营成本构成复杂、经营风险大,单件商品的反向跨境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维权成本很高,导致跨境买家的退换货要求难以得到支持。

3.跨境商品的“供”与“需”并没有完全对应。比如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卖到俄罗斯排名前十的品类,与俄罗斯买家市场需求的十大品类出入较大。原因是跨境物流无法将需求的商品运到消费者手中,可见跨境物流的时效和服务会影响到体验,左右着跨境电子商务在国外的最终表现,从而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瓶颈。

另外,我国目前境内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境外的与境内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国家和物流业不发达国家,会导致包裹实时追踪难或无法追踪。

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交易过程中已实现了即时网络化,但跨境物流模式各有特点,呈现物流碎片化、“物流数据孤岛”等,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品类无限细分化趋势对跨境物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上升,需要快速、高效、安全个性化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所以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以及工业4.0的嵌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背景下,研究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如何协同,最终达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已以及更具智慧的物流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作者在先前研究中已经提出物流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物流管理的核心是服务价值链管理,基于物流本身的服务功能,所以物流服务价值链实质上是物流服务价值链,所以服务价值链管理是物流的核心。服务价值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

敏捷的快速反应是物流能力的重要表现,物流能力包括点能力、线能力和网能力,物流服务价值链成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服务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价值链剩余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分别从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而物流的价值和附加值通过服务价值链剩余可以得到实现。

协同学理论认为,系统间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序参量是子系统之间通过密切合作和协同一致所形成的一个模块,是子系统之间各维度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合力,序参量一旦形成,便成为控制系统的中心,支配和主导所有的子系统,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可见,序参量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力,是表示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宏观量,子系统的协同运作使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

由此,服务价值链剩余是物流系统协同的序参量。本文认为,根据经济学的概念,服务价值链剩余是指物流系统中所有的企业,包括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形成服务价值链后的利润减去形成服务价值链前的利润的差额的总值。

同样服务价值链剩余是在服务价值链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变量,它支配着整个物流服务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在物流服务系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价值链剩余支配着专业化、信息化以及物流服务系统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等因素在整个服务价值链运作中的相互作用,推动整个物流服务系统演进、发展。随着整个物流服务系统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管理深入进行,整个物流服务系统协同运作能力和市场适应力得到提升,物流服务的竞争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服务价值链剩余简称服务价值剩余或服务剩余。可见,物流服务剩余序参量支配和驱动着整个物流服务系统演化和发展,物流服务剩余的关键作用在于提高物流服务系统内企业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的协同运作能力。

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

(1)构建全球跨境物流服务价值链,整合物流资源碎片化现状

基于物流能力打造服务价值链,一方面依赖于掌握大量全球物流需求的信息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求物流专业服务商能提供集成化和标准化的跨境物流服务。此外,不同产业的服务价值链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的跨境物流需求特性也有所不同,跨境物流企业必须有针对地提供专业化跨境物流服务,即跨境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

(2)建立全球统一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构建敏捷物流、智慧物流。以整个服务价值链为平台,整合服务价值链上的各类资源、跨境物流信息,提供一个具有增值价值的服务价值链解决方案。

(3)基于模块化的物流服务价值链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信息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商品质量、服务和交货期等成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网络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来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变为服务链与服务链之间的竞争,谁能迅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率先推出用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谁就能占领城市场,赢得用户。

(4)制定相关关境政策,促进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具有先进性,通过服务价值链的设计与战略性的资源整合,实现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等,满足瞬息万变的城市场需求,通过模块化的组合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跨境电子商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霄宁.基于物流供应链的跨国公司模块化经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34-37.

[2]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1): 45-48.

[3]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的跨境电子商务建模与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3):44-47.

作者简介:王霄宁(1970-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经济学博士,战略管理方向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通用航空、大数据、在线教育、信息经济等;李安渝(1963- ),男,汉族,美籍,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斯坦福大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用等;王轶(1970- ),男,陕西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电子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航空物流等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