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恩施市积水塘溃口事件窥视媒体危机应对机制

2016-02-28 22:3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溃口恩施市水塘

廖 云 张 谊

(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以恩施市积水塘溃口事件窥视媒体危机应对机制

廖 云 张 谊

(湖北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社会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又因为对环境保护的漠视,使得现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如今,我国已逐渐进入环境危机事件的多发期,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给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恩施市龙凤镇积水塘溃口事件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管窥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的应对机制及改进策略,以期对媒体在环境保护与危机处理中发挥功用提供启示。

突发环境危机;媒体应对机制;策略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但因人口、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则更加需要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政策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1]尤其在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作为具有特殊社会功能的媒体,应完善应对机制,正确助力和协调事件处理。

一、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问题的提起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使得我国环境事故发生频率日益增加。2016年1月14日,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三合村白庙桥附近突发积水塘溃口事故,造成部分人员与车辆被困,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当地政府公布的情况来看,由于湖北恩施市龙凤镇三合村作为恩施市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常年进行施工建设,但是附近的建筑工地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筑垃圾的集中回填处理,而是将渣土等建筑垃圾堆放在河道沿岸,长期的堆积造成河道拥堵,逐渐形成积水塘,由于当年冬季降水较多,导致积水塘发生溃口事故。[2]

一方面,恩施市龙凤镇三合村白庙桥积水塘溃口事故的发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突发环境危机对正常的社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出现,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经验总结与分析。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公众平台,凭借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以及时效性,逐渐成为党和政府收集民情、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重要途径。而突发环境危机中,媒体应对机制的建立对于发展新闻媒体在突发环境危机中的作用,降低其危害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突发环境事件与其特征

管理学家张成福从公共管理的层面出发,将突发性环境危机事件解读为影响社会体制正常运行,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并且这种威胁超过了政府的常态管理能力的紧急事件。[3]国务院在2006年颁发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定义为忽然发生的,对生态环境、社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造成经济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进击事件。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作科学全面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媒体在环境危机事件中的介入点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媒体应对机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下结合事例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三大特点:

(一)突然性与不确定性

突发环境危机事件无论是由人为因素导致还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由于其在发生之前没有明显的征兆,很难进行预防,因此具有明显的突然性。正如恩施市龙凤镇积水塘溃口事件中,刚开始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到积水塘处理安全隐患,后缺口挖大后,旁边的弃土随着流水垮塌,缺口变大,水流也变大,突然溃口。事故造成下游约1公里209国道中断,14名群众被困,128台车辆受困(其中受损车辆正在处理之中),71户农户房屋、农田不同程度受损。

正是由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突然性,使得党和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对其进行提前预防,更无法进行科学的预防,一旦事故发生,在短期内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并且使得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真实信息在短时间内难以传播,从而引发社会恐慌,造成一定的社会动荡。[4]

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是指由于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使得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估计其造成的危害,对其后果难以进行确定。例如,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的旱灾中,由于无法对旱灾的发生区域、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作出明确的判断,使得旱灾的预防与应对工作效果并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危害性与严重程度。[5]

(二)风险性

一方面,由于突发环境危机所涉及的范围较大,一旦发生就会对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与社会秩序的动荡;另一方面,在进行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风险。恩施积水塘溃口事件后,经事故调查组连夜调查,造成事故发生原因有两个:一是工程弃土管理不到位,导致弃土、弃渣将自然溪沟堵塞,形成了积水塘;二是排险方式不科学,对弃土堆积形成的堆积体稳定性估计不足,开挖缺口后,积水下泄冲刷堆积体,造成堆积体溃口。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进行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处理工作中,往往会进行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调动,在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处理,如果出现决策问题,不但会对处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带来不利影响,还极有可能引发次生损失,增加了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风险。

(三)焦点性

由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焦点,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往往成为新闻媒体的良好的素材。2016年1月14日溃口事件发生后,恩施市各大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了事件详情,社交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关于此事件的消息也迅速传开,一时成为当时的焦点事件。在互联网高度覆盖,信息交互十分便捷的时代背景下,突发环境危机事件能够在极端的事件内突破空间的限制,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并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三、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应对机制的介入点与原则

(一)媒介应对机制的介入点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突发环境危机事件通常会经历孕育期、激化期、调整期、结束期四个阶段,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科学梳理,能够帮助媒体应对机制寻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在这四个时间段内,媒体相应介入。比如在孕育期迅速反映事实的真相,激化期把握舆论合理引导,调整期配合协调政府工作、安抚民心,结束期合理总结等,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实现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

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结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由于处理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另一类是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得到科学处理,减少了经济损失,树立了党和政府良好的形象。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通过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报道,在疏导公众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帮助相关政府及时收集相关情况,进行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有效处理。

(二)媒体应对机制建立所遵循的原则

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应对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应对机制的有效应用,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主要流程、媒体应对机制要求、媒体应对机制方案等重点内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应对机制能够满足实践的使用要求。在“1·14”龙凤县积水塘溃口事件中,央视记者为了抢新闻,在没有得到确切官方信息,也没有具体查阅相关堰塞湖资料前,夸大事实,造成报道失实,给恩施市乃至恩施州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中媒体应对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实用性作为原则。由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突发环境危机事件,新闻媒体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最有效、最准确的信息传递出来,以降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然而,在溃口事件中,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与各大媒体沟通,造成媒体报道部分失实,虽然有各种突发事故危机处理预案,但是没有制定任何危机传播方案,错失了报道时机。面对负面信息和谣言,当地各级政府没有设立免费公众信息电话热线、电子信箱等渠道及时了解和监控舆情,没有专人对负面信息和谣言及时作出回应,造成公众询问无门,妄加猜测,媒体采访无路,信口雌黄。

四、媒体应对机制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突发环境危机下,媒体应对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既需要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在突发环境危机处理中的作用,还需要新闻媒体重新进行自我定义,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特点,从介入点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在多个维度上进行应对机制的建立。

(一)新闻媒体报道机制的建立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凭借自身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受众的广泛性以及参与性,在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其报道能力,积极参与环境危机事件处理。这就要求新闻媒体首先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将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公布。由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波及范围较广、危害性较大,自然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通过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地对相关信息进行传播,避免公众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错误解读,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其次,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最新情况进行滚动报道,借助新闻媒体在突发环境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作用,以滚动播报的形式将环境危机事件进行全面解读,并向公众传递最新情况,在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同时最大限度缓解公众的恐慌情绪,从而有助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进行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新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力不断提升,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在不同的领域有着自身的优势,为了提升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力,就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新闻媒体信息播报的广度与深度。[6]

(二)新闻媒体疏导机制的建立

新闻媒体在进行相关信息报道的同时,还要充分进行公众情绪的合理疏导,为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处理工作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为此,就需要新闻媒体积极做好公众平台的有效建设,通过给民众更多发表言论的机会,从而使得民众广泛参与到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中,实现民众情绪的有效疏导,同时做好舆情的收集工作。例如,网络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将民众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态度、认知情况以及行为进行全面收集,从而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做好民众与政府的沟通工作,以自身为平台,将民众与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到同一体系当中,通过良性的互动既能帮助公众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减少内心的恐慌情绪,又能够帮助相关政府部门及时进行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处理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突发环境危机事件的危害性。

(三)新闻媒体援助机制的建立

新闻媒体援助机制的建立,需要积极做好援助工作以及慈善工作的宣传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新闻媒体对突发环境危机事件帮扶作用的同时,能够对相关事件起到良性的宣传作用,将社会责任激发出来,体现人文关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新闻媒体援助机制的建立也需要媒体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同时还要关注灾后重建工作,发挥媒体监督的力量,积极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凤凰网等媒体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报道,并给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有效推动重建工作的开展。

[1]吴廷俊,夏长勇.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0(8):26-31.

[2]江超颖.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青年记者,2015(5):73.

[3]皮燕.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4:68-69.

[4]林碧莺.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危机传播的转型和治理[J].青年与社会(上),2015(7):225.

[5]高雁.新媒体环境下事故灾难传播的转型与治理[J].当代传播,2014(4):42-43.

[6]吴宣.微博咋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3):74-76.

[7]许月刚.浅谈大众媒体在危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5(8):78-79.

G206.3

A

1674-8883(2016)16-0044-02

猜你喜欢
溃口恩施市水塘
水塘
局部逐渐溃坝机理研究及溃口水流模拟
典型堤防溃口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瞬溃条件下不同溃决形式的溃口水力特性研究
醉在水塘
荒漠水塘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
恩施市中心医院:真心服务体现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