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在70例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

2016-03-01 10:30曹会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诊断

曹会芳

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进贤 331700



血常规检查在70例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

曹会芳

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进贤331700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血常规和血沉检验,对比其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沉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常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血常规检查能够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查;诊断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1],炎性病变往往会累及结肠和直肠,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误诊[2]。因此,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探讨开展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炎症性肠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3],被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其中克罗恩病26例,溃疡性结肠炎44例,男女比例为38∶32,平均年龄为(42.78±9.83)岁。选取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5∶35,平均年龄为(41.62±9.74)岁。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于清晨空腹状态时,抽取2ml抗凝外周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沉检验,对比其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沉检测结果。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常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4-5]。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常见临床疾病,包括各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容易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6-8]。目前,在临床上,关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9],临床上普遍认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与遗传、肠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10]。炎症性肠病通常会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1]。因此,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

本次研究选取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沉均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常规检查对指导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是可行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能够吞噬细菌,当肠道出现炎症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增多,变为脓细胞,并进入血液中,浓度增高[12]。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时,C反应蛋白会出现迅速的升高[13]。血沉是指红细胞的沉降速度,与红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时,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聚集,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血小板体积增大,血沉速度明显加快,血液黏稠度增高[14]。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在机体发生炎症感染后均发生改变,因此,当血常规检查各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改变,加上患者出现消化道异常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炎症性肠病。

综上所述,开展血常规检查能够对炎症性肠病进行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荣萍,郭梅梅,肖鹏,等.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2):1247-1250.

[2]徐黎明.探讨开展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207-208.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831.

[4]杨纪国.探讨炎症性肠病中凝血异常与炎性反应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50-151.

[5]杨冬,王贞.炎症性肠病血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43-347.

[6]王为.血清学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5):314-316.

[7]杨伟.探讨炎症性肠病中凝血异常与炎性反应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65-166.

[8]俞静华,单国栋,楼滨,等.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0):675-679.

[9]姚芳,范一宏,吕宾,等.血清学标记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4,19(4):245-247.

[10]李慕然,刘艳迪,郑晓莉,等.血清学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8(6):2425-2428.

[11]古春昱,张玲娟,刘力宾,等.凝血功能异常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1042-1044.

[12]黄勤,王恩,林敏华,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分析[J].胃肠病学,2012,17(7):430-432.

[13]陶东升.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607-3608.

[14]袁晓艳,汤浩,姜敏,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常规和凝血系列的变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3):267-268.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75-02

作者简介:曹会芳(1975-),女,本科,主管检验技师。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患者肝胆肠外表现的检出及治疗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