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2016-03-01 12:54王玉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习作作文

王玉玲

(淮南市谢家集区柯湖小学 安徽淮南 232000)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王玉玲

(淮南市谢家集区柯湖小学 安徽淮南 232000)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作文质量一直不高,所以如何提高小学作文质量则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文将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提高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观察 分析 想象能力 循序渐进 课外活动 指导 批改 讲评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总是不尽人意,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给人无滋无味的感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能力,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观察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写好作文的敲门砖。许多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关键是缺乏“活水”,缺乏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具体指导入手。观察前要讲清楚目的意义,提出观察的要求,指导确定观察点,掌握观察顺序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明确观察的重点。春天到了,我班上开展“春游”活动,让学生放眼世界、尽情寻找,及时记录春天的痕迹。观察后,我启示学生讲述所看到的景物,并用书面语言叙述。一时间,学生兴趣倍增,“有的发现树青了,水绿了;有的发现田间虫子出来了;有的发现地面松了,潮湿了;还有的发现河里的鸭子叫得更欢乐、、、、、、、”春天被同学们说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有个学生在后来的作文中写道:“春天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使桌面也绿了起来、、、、、、”我不能不为他们细致地观察,敏锐的眼光所折服。要写活动我就让他们亲自参与;要写家务活动,我就让他们老老实实去做;要描写人物,我就在班上找一个“模特”、、、、、、总之,要养成不观察,不作文的习惯。这样不断地训练,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养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有了充分的材料准备,下一步就是对材料的选择整理、分析思考阶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比较法。让学生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把“绿”字与“吹”、“到”比较,就能明确“绿”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2、层层深入剖析的方法。对文章进行由整体到部分,再见到西部的逐层解剖分析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有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3、因果分析法。引导学生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的提交,使作文具有一定的浓度和新意。

想象能力是经验、智慧和创造力相结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从事一切创造性活动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注意不能离开现实这个基础。因此,它往往与观察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如指导学生观察防汛大坝,就可以从防汛大坝的宏伟形象进而联想到劳动人民挥汗如雨的建设情景,从而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抒发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注意到想象的现实基础,才能使想象具有合理性,也才能使想象有深刻的意义。

二、循序渐进,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分步到位

作文教学应当从说话、写话,再至命题作文;从写几句话,一段话,再到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还应当从仿写到习作,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种说与写,读与写的紧密结合是作文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的根本方法。低年级加强词与句的训练,抓说话成段,写话成段的训练;高年级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写话成文。在写话、写语段和写成文训练的时候,都应该先仿例文写作,从而过度到独立习作,乃至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作文基础,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目前,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现有资源,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知道喜悦的心情不只可用“高兴”、“很高兴、”“非常高兴”之类的词表达,更可用“跳起来”、“唱起来”、“眼中流出幸福的泪花”等形象准确的词句;相反,描述“生气”可用“气愤”、“眼睛瞪得像灯笼”、“像激怒的公牛”、“面如土色”等。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并将其归纳,这样,用起来就不会出现抓耳挠腮,表达起来自然会思如泉涌,得心应手。许多学生就是在这些语文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增长才干。因此,语文老师应当重视并安排好语文课外活动。

四、改进作文指导、批改、讲评方法

当前作文指导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放得太开;二是抓得过紧。前者教师放弃了主导作用,后者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当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作文指导课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景,提出明确要求,在教师指点下思考问题,审题立意,选取材料,安排材料。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组织活动,并选取与本次活动相类似的课文作为例文指导学生习作。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天空云彩变化,教师预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回来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天空的云彩》的作文,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观察天空的云彩变化的所见所闻,结合《火烧云》一课的写法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习作既有材料,又有范文可供借鉴,写起来就不困难了。

当前作文批改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作文批改当成一种负担,不批改或少批改;二是批改中批评多,肯定少,指责多,鼓励少;三是批改方法单调,事倍功半。对此,作文批改要讲究方法,热情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不断努力;有针对性地重点批改,不必面面俱到。除了老师批改外,可以采用典型作文全班共同批改的方法、互批互改的方法、自批自改的方法。修改作文的能力就是作文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正是我们作文批改的努力方向。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学生经过习作,又经过教师或同学的批改,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了感性的认识。教师再结合阅读教学,认真的做好评讲,可以使学生把自己习作的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在讲评中应当分析好的典型作文,表扬取得进步的学生,甚至于把他们推荐到校刊、报刊发表。在方法上应当力争多样化,启发学生多发表意见,明确修改方向,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诵自己的好作文,谈写作体会和修改打算。

让我们从作文教学工作的这四个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作文模式,使广大学生不再谈“文”色变,使广大教师不再对作文教学心有余悸,使作文教学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王玉玲(1980-10) 女 学历:本科 最高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工作单位:淮南市谢家集区柯湖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习作作文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习作展示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