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怎样体现自主教学

2016-03-01 12:54史春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案内容

史春燕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 河北丰宁 068352)

浅谈英语课怎样体现自主教学

史春燕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 河北丰宁 068352)

在课堂中,让课堂活起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动口,动手,动脑,更好的完成学习内容,使课堂更高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探究 点拨展示 练习检测

在课堂中,教师是引领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动口,动手,动脑,更好的完成展示的学习内容,使课堂更高效?我认为必须做好三个方面:学习探究、点拨展示、练习检测。

一、学习探究

“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说明教会学生自学,对学生终身学习大有益处,所以一节课中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学。教会学生学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记笔记、学会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自学中求进步,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主体性才能达到充分的体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教师在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题,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并养成不断积累总结的习惯。日积月累,就是学生知识日益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探究”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主体性的培养。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探究性学习主要诱发学习情趣,重视参与;提倡质疑,鼓励创新;倡导合作,激活思维;扩大视野,积极探究。要吃透、用好、用活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建构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探究与创新的精神,通过激励评价,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探究性学习中,活动的目标是多层次的,让学生分层达到各自的目标。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导学生合作,这里有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小组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共同创设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

二、点拨展示

“点拨”就是教师的点拨。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点评时,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题、新题和突发事件。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独到见解或思维误区而组织开展的评价。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如果一时拿不出成熟的意见、解决的办法,教师可以用“适时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点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示”就是课堂展示。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用简洁生动的表现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展示的形式多样,可以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比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利于口头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利于书面展示。有些内容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展示内容的效果。抽象的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实物模型、道具,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展示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目标要明确,绝不是对导学案上的问题重复讲解,统一答案。在实践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或自荐按照顺序把学习任务中的内容一个一个都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抓住重难点;也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中安排的内容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展示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出现较多错误的题目。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并不是把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黑板上,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就不必展示。

三、练习检测

“练习”就是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达到熟练程度,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练习。新授课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应当在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不宜过难,应当以基础题为主;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形成技巧。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所变化,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横向沟通、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要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检测”就是课堂达标检测。达标检测可以使学生在检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检测。教师可根据检测效果,及时对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和教学方法做出有效的调整。设计的检测题要“精”,量不能太多,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否则一节课不能完成。要体现层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还要有拓展性,提高学习能力的检测,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检测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观察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情况。各组长的达标检测情况由教师当面检查,纠错、批改。而后指导各组长检查本组当堂检测完成情况。再要求组长认真检查找出哪些同学出错了,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请小组成员评价说得对不对,对有争议的可在组内展开讨论,如果组内没有解决的,可在全班进行交流。各组在讨论交流中,教师要巡视查看各组出错的原因,共性问题有哪些,个性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汇报自己错误的原因,尽管费时费力,但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必要。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还能避免其他孩子犯此类错误。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这些内容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我们课前认真准备,精心选择,才能在课堂上进行顺利。才能使展示的内容更加高效。才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乡愁导学案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主要内容
“比例尺(一)”导学案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