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学具操作

2016-03-01 12:54王蓓蓓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培智学具算式

王蓓蓓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滨海 210000 )

浅谈培智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学具操作

王蓓蓓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滨海 210000 )

学具操作是培养培智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培智学生的认知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动作思维为主,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数的计算对儿童来说是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单靠教师教是不行的,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在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探究发现知识,这对学生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合理使用学具,掌握计算知识

数学学具是根据培养智障学生的数学智能目标而设计和制作的。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学具的直接操作,在形象水平和概念水平上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使用学具,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示范作用。如在教学生掌握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借助直观的教具演示,先讲明加法的含义再实施教学。例如,教师请一位学生拿1个苹果站在前面,再请另一位学生拿1个苹果并排站好。教师问:“小明有1个苹果,小红有1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一共有2个苹果后,教师及时鼓励学生算得对,同时再提出问题:“你们用什么方法算的?”这时,教师再进一步通过活动演示加法的含义,教师边将两位学生的苹果合在一起,边说明:“要算出一共有几个苹果,就是要把两个学生的苹果合在一起,就是1个苹果加上1个苹果,一共2个苹果,用的是加法,用算式来表示就是‘1+1=2’,加法得出的数是变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具(苹果)作为演示,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起相应的加法算式与组合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生既看到两个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了合并的结果,这种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积极使用学具,提高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里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次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学会了6的组成,这时老师提出新的问题:“你能把6根小棒分成3堆吗?试试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总结出6可以分成1、1、4,还可以分成1、2、3,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俨然他们就是探索者、发现者。

在此基础可进行“6-1”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再在树上贴上6个苹果卡片,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然后请一位学生摘下一个苹果,问:“苹果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呢,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请学生上台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学生的情绪再一次出现高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人人有学具,个个自己动手操作,在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巧妙使用学具,开发数学智能

在培智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巧妙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智障学生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学具的数学操作,前后要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将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笔者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学具摆设有序,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实践。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1+3”时,学生拿着豆子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粒,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笔者就拿着豆子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豆子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6+9”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6粒,再数出9粒,笔者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5粒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6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了弯路,节省了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通过这样的操作体验,不仅轻松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智能,也使智障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如:自信心、坚持心、自制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四、创造使用学具,培养操作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用学具操作,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并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用“凑十法”计算8加3时,起初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凑十,怎样凑十,我就为学生准备了8朵红花和3朵黄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凑一凑,最后我操作演示给学生看:8朵红花,差2朵凑成十,所以把3朵黄花分成2朵和1朵,8和2凑成十,十加剩下的1朵得11朵。填写算式,然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再分一分、摆一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练习,学生理解了“凑十法”。实践证明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不仅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学具操作在培智数学计算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效果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按一按,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计算乐趣!

猜你喜欢
培智学具算式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怎么写算式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