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6-03-01 12:54单玉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信息技术

单玉良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学校 江苏常熟 )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单玉良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学校 江苏常熟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目前众多教师关注的主要焦点。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谈谈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整合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将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进而使学生更高效、快速地学到知识,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1]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整合,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语文教学都是通过学生读课文的形式来完成的,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讲的内容没有清晰而深入的认识,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就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下进行学习,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都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网络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恰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其进行高效有序的学习;

最后,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黑板上写板书来整理教学内容,通过多次的强调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将教学重难点清晰地利用多媒体或者一些电子设备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

将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趣味与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主题。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2]

1.设计恰当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初始环节,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主要阶段。因此,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课文《紫藤萝瀑布》时,我就先为学生播放了瀑布的录像,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气势后,我便为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紫藤萝瀑布,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紫藤萝盛开的图片,一簇簇紫色的小花,装点出了美丽的春色,也让学生的心情充满了兴奋与愉悦。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后,学生便都十分积极地学习课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的内容,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众多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就成为了目前颇受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将其巧妙地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既可以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与形式,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眼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课文《陋室铭》时,我就借助了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先为学生录制了几段短小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下先预习这节内容。第一个视频主要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比较好的阅读示例,为了让学生在欣赏时深有体会,我还在视频中增加了音乐;第二个视频则主要是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等,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第三个视频则是让学生对照着课文中的释义,将一些重点的句子进行翻译。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则是主要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探究,从而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效地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从而有效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3]

3.整理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语文课程的知识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一篇课文就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框架,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需要统观全文,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以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着重的整理,让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楚、逻辑分明,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课文《背影》时,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这几件父子之间发生的事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还有些零散,没有形成整体的分析思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我便将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提炼整理,并利用多媒体将这篇课文的框架展示了出来,即“开头设疑——望父买橘——父子分手——结尾思念”,通过这样的整理与提炼,学生就会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分析思路,使其更容易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的环节,并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学生今后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蔡晓玲.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应对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莫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感受型作文教学——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实践中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3]邵建刚.巧借媒体精彩 妙补文本空白——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J].浙江教育技术.2010(0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信息技术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