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管理,造就亮丽民族班
——浅谈寄宿制民族班的管理

2016-03-02 19:15广西灵川县第六中学文勇军
学苑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值日寄宿制

广西灵川县第六中学 文勇军

特色管理,造就亮丽民族班
——浅谈寄宿制民族班的管理

广西灵川县第六中学 文勇军

在寄宿制民族班的管理中,教师要创立班级标志,营造班级文化;倡导学生自主管理,推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彰显主人意识;创办班级荣誉墙、个人风采栏和心语栏,建立喜报制,丰富班级文化;注重感恩教育,深化班级文化;开好两会,促进家校齐抓共管;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抓两头带中间”的班级管理模式,推行“抓中间促两头”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寄宿制民族班特色发展。

班级标志 自主管理 荣誉墙 感恩教育 开好两会 抓中间促两头

一、创立班级标志,培植班级文化

一个有特色的班级必须有反映自己班级特有内涵的标志。寄宿制民族班23班有苗、瑶、壮、回、毛南族五个民族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边远山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与县城学生相比自信心严重不足。而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根据班级这一特点,我鼓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征集班徽和班级座右铭活动,结果每个学生都创作、设计了一份作品,最后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采用周同学创作的:“不要等到太阳升起,黎明时分就该起航。”为班级座右铭,勉励大家要赶早努力,珍惜时间。采用赵同学设计的:以海燕为背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托举镶有五颗明珠的皇冠图案为班徽,寓意我们是早晨的太阳,我们在翱翔,成功属于我们。这些独具班级特有内涵标志的创立,既满足了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又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归宿感和自信心,也为培植班级文化确立了方向标。

此外我还向学生提出:“我们23班就是23班”的口号。号召大家要想到与众不同、做到与众不同。例如实行与众不同的早训制度,不论三九严寒,还是炎炎夏日,每天早晨都要比其他班提前半小时起床,全班集体早跑。并利用第一次班会课与学生们共同确定班级目标:创建纪律、学习双优班级。以此来磨砺集体,增强集体凝聚力,培植班级文化。

二、倡导学生自主管理,推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彰显主人意识

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也只有学生真正把自己看成了这个班级的主人,才会珍惜班集体的荣誉,积极主动为班集体建设出力,为班集体争光。我在寄宿制民族班23班推行了“值日班长负责制”:让非班干学生按座次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在班委会的指导下负责管理当天班上的日常事务,值周班干负责对当天的值日班长工作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形成一种“以班干为主体,班干与临时班干(值日班长)相结合,人人都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管理机制。促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置身于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找到主人的感觉,并以主人的心态自觉管理自我,自主管理班级。经过不到一个学期的培养,23班学生就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该班连续6个学期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两个年度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

三、创办班级荣誉墙、个人风采栏和心语栏,建立喜报制,丰富班级文化

走进23班教室,最醒目的就是那一面集体荣誉墙。由一张张整齐排列、饱含着全班学生心血、汗水的文明班级、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集体奖奖状构成的荣誉墙,不论是谁看了都会为之一震,一种集体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维护集体尊严的使命感也就自然形成。它在激励学生们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为自己是23班的一员感到无比的自豪、光荣,也就更加珍惜集体的荣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个人风采栏,凡是在上一学期获得了个人荣誉(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文明学生、优秀值日班长、思想学习进步奖等)的学生,都可以在上面贴一张展现自己风格和个性的生活相片,并在相片下方注明自己所获荣誉的内容。这样既让上榜的学生在感到光彩的同时,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又能促使没有上榜的学生在羡慕的同时,获得参与竞争的动力,学会合理竞争。

心语栏,记录下全班师生最想对彼此说的心里话,在相互激励、相互共勉中,创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建立喜报制,每当有学生获得荣誉和奖励,我都会用最原始的通讯方式——书信,向家长寄去喜报。尽管很麻烦,但它能拉近我和家长、学生的心理距离。特别是我家访时,看到那一张张被张贴在厅堂最显眼处的喜报时,更坚定了我这样做的决心,因为我更懂得了那一张喜报的份量。

四、注重感恩教育,深化班级文化

每学期我都会选择时机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如感恩党、感恩政府、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等。让学生牢记党和政府的扶助、关心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的手足之情。同时开展些诸如:唱响革命红歌、帮父母洗洗脚,观察父母的白发、皱纹,给父母写一封信,主动帮老师擦擦办公桌,主动帮同学打饭、整理内务等活动,把感恩之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教会学生做人,深化班级文化。

五、开好两会,促进家校齐抓共管

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我都定期召开两会:表彰会和家长会。表彰会一般在开学的第四周进行,主要对上学期表现优秀和进步大的学生及相应的优秀家长进行表彰。参加的人员有全班师生、优秀家长和校级领导。我特设了一个让家长和学生感到惊喜的环节:校级领导给优秀家长们颁奖,优秀家长给获奖学生或子女颁奖。肯定家长的付出,让家长分享子女的荣誉和进步。促使家长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乐意配合我的工作。家长会一般在期中考试后进行。我要求全班学生一同参加,以圆桌会议形式召开。除了我和各任课教师作详细汇报外,学生代表也要谈谈自己及同学们的一些想法,再听听家长们的想法和建议。做到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相互沟通,加深理解,共同为班级建设、学生健康成长服务。这样的家长会有内容、有想法、有沟通、有收获,所以家长们都乐意参加。营造了和谐的家、校关系。

六、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抓两头带中间”的班级管理模式,推行“抓中间促两头”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

“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重视的是少部分的学生,而漠视了大部分的学生,形成本末倒置,管理成效肯定是有限的。我在民族班23班积极倡导推行“抓中间促两头”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它符合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其着眼点放在大部分学生(中等生)身上。中等生既没有优生的优越感,也没有差生的自卑感,容易开展工作。只要拿出往常做优生和差生工作一半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中等生身上,就足以调动起中等生的进取心,开发出中等生的潜力。占全班学生大部分的中等生进步了,提高了,就会对优生形成压力,激起优生与中等生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可以打掉优生的自大自满心理,产生紧迫感,有利于促使优生更优。当中等生和优生这占全班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成绩上升了,纪律性增强了,班上就形成了“正气足”“邪气消”“学风浓”的氛围,潜移默化中就可以感染差生,带动差生进步——这样转化差生的效果,其稳定性、内在性,要远远超过我的说教。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践,这一管理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寄宿制民族班(23班)这些原本文化基础差的山里娃硬是取得了该年灵川县第三中学最好的中考成绩:一等成绩人数占全校54%,升学率达98%,重点升学率达50%,六个中考科目,有四个科目的“A”、“B”率居全县第一名。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余益中厅长说:“寄宿制民族班是一个创举,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作为寄宿制民族班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寄宿制民族班办出特色、管出实效。这需要我们从事寄宿制民族班管理工作的同行们共同努力探索,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值日寄宿制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寄宿制小学推广花样跳绳的有效策略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利息
太阳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小河马值日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