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历史学科开展第二课堂的有效途径

2016-03-02 19:15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学校常淑敏
学苑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墙报教具第二课堂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学校 常淑敏

浅谈我校历史学科开展第二课堂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学校 常淑敏

历史学科 第二课堂 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历史学科而言,除了必要的第一课堂教学之外,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在我们广大农村中学,尽可能选择常用的且有实效的具体形式。下面就谈谈我校历史学科第二课堂是怎样开展的。

一、组织课堂专题辩论

组织专题辩论,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选好辩论的内容,二是选好辩论的形式。内容要结合教材,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状况,选择一些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而又让学生能说且敢说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西安事变中是杀蒋还是放蒋?是值得学生讨论的,辩论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指定双方若干人发言,在初中应采用“辩手”发言。当然,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专题辩论,学生须在短时间内回答或驳倒对方,要经受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的锻炼,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程度。

二、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的历史兴趣小组

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历史教师可把格外爱好历史学科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历史兴趣小组。小组人数不宜太多,大约十人左右。可打破班级界限,但不要跨年级,小组的活动要丰富多彩,例如:搜集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的小故事编册,制作历史教具,调查访问当地的老革命家,编演历史小短剧等。

三、组织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及观看影视剧活动

课外阅读不仅是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而且能扩大学生历史知识面,激发学生学史兴趣。教师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例如有很多的历史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众多的历史科学著作,包括历史文献,也建议学生欣赏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如《林则徐》《甲午风云》《西安事变》《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大决战》等,这些好的课外读物和历史影视剧都是比较适合中学生能力水平的。

四、编辑学校和班级墙报,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历史爱好者编辑出版历史墙报,以及举办历史知识竞赛,这不仅是传播历史知识,交流学习经验体会的好园地,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竞赛是把竞争机制纳入课外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墙报刊名可用“历史天地”“历史之窗”“历史长廊”等,墙报内容可随时需要设置,“史海浪花”“人物春秋”“读史心得”等。竞赛内容应包括课内和课外知识,知识面要宽,灵活性要大,综合性要强,难易要适度,形式应活泼多样,应避免平时课堂测验用的题型,可使用影视录像、挂图等教具,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教具

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教具,既能解决目前历史教具缺乏的问题,又可通过制作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限于目前普通中学的实际条件,学生可制作的历史教具主要有:历史挂图、历史知识卡、历史幻灯片或历史名人名言条幅等。这些学生亲手制作的教具,虽不够精致。却是他们自己劳动的结晶,因此更能激发他们的学史热情。

六、安排学生参观访问

参观访问,是指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实物展览馆和实地参观,以及去访问历史名人后代,熟悉某个历史阶段情况的老人。安排学生参观访问。在各地各校都是容易做到的。例如:讲鸦片战争,可以参观虎门销烟纪念馆;讲七七事变可以参观卢沟桥纪念馆等。

总之,中学历史开展第二课堂,给了历史老师和爱好历史的学生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为历史教师的课改思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和依据。既能够使学生从多种渠道接受各种历史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又能够培养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墙报教具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第二轮通知)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老人自费办报十年“墙上报刊”已连载61期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可以自由出墙报
学校办墙报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