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方法

2016-03-02 19:15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学苑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板演智力因素学习效果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田 鑫

谈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方法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田 鑫

数学教学 因材施教 针对性

因材施教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它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造成,而主要是后者。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摸清情况,因材施教,切忌把整班学生当作原有水平相同的情况来组织实施教学,否则“掉队”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也使教学质量越来越低下。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目的性

要使全班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讲“无理数”前,以历史故事讲述无理数一词的出典:古希腊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正方形对角线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比来表示,即遭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反对,认为这是无理的,希伯索斯为真理献身,而产生了无理数,通过探究可顺势导入无理数的教学。

二、上课提问、板演应有针对性

教学的基点应放在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原有水平上,把“差”生尽力拉上来,把“优”生努力推上去。

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总的原则是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

1.教学目标主导性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位置不可颠倒。

2.学生参与原则。采用有效手段强调学生参与意识,推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3.交往与民主原则。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往,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

4.巩固强化原则。要求学生时刻不忘学习效果,而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及时克服困难,巩固知识,使之顺利进行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注意双基,开发潜能,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还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连续提出新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差”生通过诱导渐渐跟上,“优”生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在数学教学中,板演最能看出学生当堂课掌握知识的程度,课本中的“练习”基本上应尽可能多地由“中”或“差”生完成,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指出、改正,同时让“优”生讨论,思考课后的“想一想”。如学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后讨论: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而有的却没有?又如讨论:若关于(y2+4y+a)∕(y-3)=0的方程有增根,求a的值。

对有独特见解,一题多解的学生的板演进行鼓励与比较,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应给予提醒,让学生如老师那样讲解和改正。教师也可采用讲题目时故谬的方法,准备一系列有错解的题目让学生识别、纠错。如下列合并同类项中是否有错?错在哪里?

①3a+2b=5ab; ② 5x2-2x2=5;

③ 5p-5p=p; ④-6p2+5pq2=-p2;

⑤ 7xy-7yx=x;⑥5x3+2x2=7x6.

从讨论与纠错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合并同类项。

三、课堂练习设计应有层次性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他们已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以加深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而难度较高的题目,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还可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起点要放得低些,使之解题正确率高些,以此提高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课堂练习必须多层次设计。

总之,在实施数学课堂中,因材施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板演智力因素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数学课堂学生板演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莲心宝宝有话说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板演问题的探析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