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思考力 让数学思想闪光

2016-03-02 19:15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沈青芳
学苑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圆柱体积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 沈青芳

培养独立思考力 让数学思想闪光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 沈青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保持安静课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空;选择互动方式,教给独立思考的方法;变式练习,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 情境 思考力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面对某件事时,根据自己的思考成果应对,而不被别人的言论左右。“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独立思考的动力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的自主探索中能够积极思考,并保持旺盛的思考激情。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先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接着直接提问1:“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引导学生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圆锥的体积公式学习做铺垫。提问2:圆锥的特征有哪些?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提问3:“你能猜想一下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吗?”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培养,形成习惯。这里,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就是通过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明白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同时渗透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新知识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这里几个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为学生打开一扇独立思考的门。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独立思考注入了活力。

二、保持安静课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空

纵观当下的一些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常常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如林、活动频繁、气氛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缺少了什么?我觉得: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如果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倍的认识”教学中,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一道选择题:羊有4只,牛有8只,猪有24只。选一选:牛的只数是羊的( )倍,猪的只数是牛的( )倍,猪的只数比羊的多( )只。然后出示五个选项:A.6B.2C.20D.3E.16

习题出示以后,我没有让学生举手回答,而是明确要求孩子,先认真读题,想一想:你准备怎么选?再把答案写在作业纸上。这里我注重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安静的思考环境。让孩子们静静地观察,独立思考,写下答案来,最后集体交流进行反馈。没有小组合作的热闹,更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游戏,却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反馈也更加真实有效,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每一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

三、选择互动方式,教给独立思考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互动的学习方式都非常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选择互动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观察比较(一眼就能看出的两个物体表面的大小)——重叠比较(两个长方形宽相等,长相差不大)——有“障碍”的比较(两个图形长宽都不相等)——引入比较标准(统一的小方块)——统一标准——“面积单位”。

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分析之后,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串。在师生问答、生生交流的互动中,使学生不仅清楚地理解了“面积单位”这个抽象的含义,而且也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的简单过程,亲身体验了面积。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四、变式练习,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的一些练习往往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业经常是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机械地模仿,不需要一丝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忘记了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变式练习,丰富练习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不断强化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千以内的数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先发问:小朋友,你们会不会数数?学生回答:会。教师接着问:你能用10秒钟从0数到1000吗?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大多数学生说不能,有一个学生说能。教师说:那么就请你来试一试。学生一百一百地从0数到了1000。教师及时鼓励,真不错,是不是还有不同的方法呢?这时又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可以二百二百地数0,200,400,600,800,1000。”“还可以五百、五百地数,0,500,1000。”“同学们太聪明了,你能不能接着老师地往下数呢?”出示:985、986、987、___、_____、_____。950、900、850、_____、______、_____。919、828、737、_____。由于第一个学生“整百整百地数”的方法给了全班同学“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从0数到1000,也是由于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热情高昂,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识之一。让每一个孩子有所发展,让每朵花尽情绽放,是教育的最终追求,它也应该被我们老师们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圆柱体积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圆柱的体积计算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谈独立思考
谁的体积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